問題詳情

12到16為題組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自從宋玉在他的作品(12)中,以衰颯寂寥的秋天為背景,抒寫心緒之後,「悲秋」成為中國文學作品裡經常出現的主題。透過秋天之蕭瑟與悲戚,或藉以傳達離愁別恨、羈旅思鄉之情,如:柳永的八聲甘州、雨霖鈴。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13)。」這幾句為人所愛,傳唱千古。又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僅以二十八字便表現出天涯遊子的淒苦,(14)中,稱讚這一首小令是「秋思之祖」。 有些作家渲染蕭條蒼涼的秋意,或登高懷古,憑弔古人之餘,不免感傷自己的遭遇,如:王粲的登樓賦、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詠嘆秋色的經典名句,便足以使王勃不朽,然而滕王閣序裡:「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15),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16)難封。」真是曲盡心境啊!才華出眾卻潦倒失意的王勃,道盡古來多少文士的傷悲!
12 ………………
(A)九辯
(B)幽憤詩
(C)九章
(D)詠史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1),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