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日治時代針對臺灣社會的弊病開立診斷書──臨床講義,並提出處方來改善臺灣「智識營養不良症」的知識分子是
(A)蔣渭水
(B)林獻堂
(C)蔡培火
(D)楊肇嘉。
(A)蔣渭水
(B)林獻堂
(C)蔡培火
(D)楊肇嘉。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83505
統計:A(76),B(11),C(5),D(3),E(0)
內容推薦
- 中共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幾乎全國每一位學生都會熟背附圖中的「小紅書」。請問:這應該是指下列哪一時期? (A)國共內戰時期 (B)三面紅旗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 位於屏東火車站附近的唐榮國小,早在日治時期即已創校,當時是屏東地區『時稱阿猴』臺人子弟就讀的場所。日治後期,毀於美軍轟炸,臺灣光復後,屏東士紳唐榮先生捐資重建,因此得名。試問:唐榮國小在日治時期的
- 二次大戰前夕,軸心國家日本、德國、義大利除了向外侵略,還有哪一個共同點? (A)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 (B)侵略過程皆大量屠殺猶太人 (C)三國都主張反共 (D)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被英、美、
- 下列有關“二二八事件”發生背景的敘述,何者正確?(A)為支援對日作戰,行政長官公署將臺灣的米糧、資源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物資飛漲、物資不足 (B)行政長官依據”六三法”集大權於一身 (C)臺籍
- 1935年,總督府終於同意舉辦了臺灣第一次地方議員選舉,民眾紛紛互相告知參與投票。試問:此為哪一個組織不斷努力的成果?(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民眾黨 (D)
-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
- 「臺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唯一能代表臺灣人的言論機關,該報以平易的漢文報導,評論當時的國內外新聞,並介紹各種實用性知識。試問:「臺灣民報」的發行單位為何?(A)臺灣議會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
- 下列有關中華民國歷任總統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首位民選總統為蔣中正 (B)首次政黨輪替上任的總統是馬英九 (C)推動中央民意代表改選,修訂憲法的是蔣經國總統 (D) 現任總統是行憲後第13
- 臺灣人一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治時期開始出現定期休假,使社會大眾有了「餘暇生活」的時間,總督府也開始推廣運動會、音樂會等各種餘暇活動。這種休閒生活觀念導因於下列何種制度的引進?(A)公
- 陳奶奶曾於日治時期就讀「金瓜石小學校」,但該校後來改稱「金瓜石國民學校」,這項作法是為了配合當時哪一項政策?(A)無方針主義 (B)內地延長主義 (C)皇民化運動 (D)健民運動。【背面還有試題
內容推薦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1年之久,可以哪兩場戰爭作為此一時期的開始與結束?(A)日軍犯臺、第一次世界大戰 (B)英法聯軍、第一次世界大戰 (C)中法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D)甲午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十世紀初,歐洲有「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聯盟組織;到二十世紀中葉,又出現「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組織」兩大集團。這些國際結盟是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經濟互惠 (B)軍事合作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主和共產兩大集團間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為何? (A)以阿戰爭 (B)韓戰 (C)越戰 (D)美伊戰爭。
- 中華民國行憲後歷任總統,依照就任先後順序排列為?【甲】李登輝【乙】蔣中正【丙】陳水扁【丁】馬英九【戊】蔣經國 (A)乙丙甲戊丁 (B)乙甲戊丙丁 (C)乙戊甲丙丁 (D)戊乙丙甲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分成東德與西德的原因是什麼? (A)聯合國為避免德國再起戰端,決定加以瓜分 (B)冷戰期間,美、英、法三國與蘇聯在德國領土對峙的結果 (C)國內納粹陣營與反納粹陣營內戰
- 日治時期「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多次到日本國會請願,呼籲廢除「六三法」及相關法規,要求設立「臺灣議會」,目的是要爭取臺灣人的 (A)行政權 (B)立法權 (C)司法權 (D)獨立權。
- 我中華民國原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如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在聯合國席位請問正確時間及原因為何? (A)1949年十月,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B)1949年底,國民政府失去大
- 中華民國政府曾於臺灣實施戡亂與戒嚴。下列有關兩者的比較,何者正確?【甲】因實施動員戡亂造成「白色恐怖」【乙】解嚴後開放黨禁、報禁【丙】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的總統是蔣經國,取消戒嚴的是李登輝【丁】
- 請問人類研發出原子彈後,哪個城市成為首先被轟炸的對象? (A)廣島 (B)長崎 (C)東京 (D)京都
- 蘇聯也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為何今日由俄羅斯取代在聯合國席位? (A)美因冷戰因素排除蘇聯 (B)1989柏林圍牆拆除 (C)1990東西德統一 (D)1991年蘇聯解體
- 19世紀某位思想家聲稱:「解放工人階級的工作,必須由工人階級自己來克服。」「除了鐐銬之外,勞動階級沒有什麼好損失的。……全世界的工人,團結起來吧!」此思想與下列哪一事件的發生關係最密切? (A)
- 下列哪一位政治人物,在歐洲與中國人的心中評價兩極,同時也主導了西歐國家在二次大戰後的復甦計劃? (A)馬歇爾 (B)麥克阿瑟 (C)甘迺迪 (D)羅斯福。
- 中國在1937年被日本侵略,直到何事發生後我才正式對日宣戰? (A)日本扶植溥儀成立滿州國 (B)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 (C)日本占領南京展開大屠殺 (D)日本偷襲珍珠港
- 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不斷進行軍備競賽,並且曾經因為部署洲際飛彈的問題,差點引發兩國之間的核子戰爭。上述事件所指為何? (A)韓戰 (B)越戰 (C)古巴危機 (D)柏林危機。
- 民國四十、五十年代,情治單位經常以「反叛政府」、「為匪宣傳」等藉口,未依法律程序逮捕異議分子,造成許多冤獄,一般稱為「白色恐怖」。試問:下列哪一事件就是發生在「白色恐怖」時期? (A)二二八事件
- 1990年代,伊拉克進攻科威特,引發波斯灣戰爭。英、美想出兵援助科威特,但由於考慮到程序問題,所以由當時美國總統布希將出兵的提案,交由聯合國的哪一機構進行表決與執行? (A)安全理事會 (B)
- 下列哪一史事,標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A)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 (B)德 英法簽慕尼黑協定 (C)德國入侵波蘭 (D)義大利入侵非洲衣索比亞【背面還有試題】
- 有關「蘇聯」和「獨立國家國協」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前者是列寧所組成,後者是葉爾欽所主導 (B)兩者都屬於共產集團 (C)兩者加盟國的數量一致 (D)兩者均與美國敵對。
- 台灣積極加入國際社會,請問(甲)EU (乙)APEC (丙)ASEAN (丁)WTO等經濟合作組織,台灣有加入成為會員國?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 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改革下,國家氣象煥然一新,下列有關改革何者正確? (A)凱末爾主張政教合一 (B)走在街頭的婦女皆以面紗蒙住秀臉 (C)改用拉丁字母拼寫土耳其文 (D)男性謹遵傳統不可喝酒
- 下列有關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的比較,何者錯誤? (A)前者領導納粹黨;後者領導法西斯黨 (B)前者企圖撕毀凡爾賽條約;後者以「恢復古羅馬光榮」為號召 (C)兩人皆在經濟大恐慌後掌權 (D)兩人皆實
- 電視上正在播放一戰後亞洲民族的復興運動,我們不可能看到以下哪個事件? (A)朝鮮爆發大規模抗日運動 (B)台灣余清芳發動西來庵事件抗日 (C)印度甘地領導不合作運動抗英 (D)凱末爾推動土耳其
- 小花一家人對二戰很感興趣,分別提出自己的看法,請問誰說的內容是正確的? (A)花爸:二戰又被稱為「歐戰」 (B)花媽:德國發動閃電戰後占領英國 (C)花哥:要不是諾曼第登陸成功後,美國也不會對
- 1989~1991年底,布拉格街頭可以看到標語寫著:「波蘭,十年」「匈牙利,十月」「東德,十週」「捷克,十天」「羅馬尼亞,十時」,反應了「東歐變天」的進程。共產世界陸續完成民主改革,主要受什麼
- 日治時期的中等教育,注重職業教育訓練,尤其重是下列哪兩種學校,培養出許多臺灣社會的菁英分子?(A)小學校、公學校 (B)醫學校、師範學校 (C)臺中中學校、農林工商職業學校 (D)臺北帝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