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下段文字,回答第 48-50 題:《必勝文摘》走入第二個年頭,秉持一貫的精神,力求在傳統經典選文的架構外,找尋新的可能。於民國 100 年各大副刊及重要文學雜誌中,選出 15 篇文章。作者涵蓋老、中、青三代,力求多元與新鮮。坊間各式文選書籍,為數甚多,但仍不符合高中學子的需求。目前所見其他選集中的選文,雖然能夠顧及名家作品與經典,展現作品的藝術價值,但總的來說,仍和高中生實際的生活情境有著難以調和的距離與落差。且有時為了遷就內容的深難或篇幅的宏大,選文時不得不因此忍痛割愛、刪去部分。但剪去枝節的作品,便難以讓學生體會謀篇度文的精妙之處。因此《必勝文摘》選擇當代作家作品,不一味選擇名家大作,而以內容是否平易近人、切合高中生體悟為主,且一律全文收錄。學生所讀到的作品,不再是來自遙遠泛黃的過去,而是活生生的現在。文學的根本,在於對生活的發現與體悟,希望學生由貼近日常的作品入手,學會欣賞、體會生活的滋味,並在看似瑣碎的生活中,得到深刻的啟示。一旦對閱讀的興趣提昇了,循序漸進,方有可能登堂入室,一探文學殿堂的富麗與深邃。此外,我們也期盼這些討論與引導能發揮_______的功能,引發學生更進一步閱讀與思考的興趣。為便利高中學生能自行閱讀本書,每篇選文均附有作者簡介、段落評點、內容賞析及延伸閱讀。詮釋的深淺,以高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生命情境為準。選文依照內容加以分類,「記憶的支點」探討寫作如何反思生命經歷的可能、「自然的聲音」發掘森羅萬象與內心情緒的呼應、「蝸角的凝視」思考如何在渺小中看見偉大、「生命的流域」讓人體會生命中必經的心路歷程、「原鄉的呼喚」則顯露了對這片土地各族群的理解與關懷。五個子題之間面貌雖殊,用心則一,貫串著對每一個文學現場的紀錄與省思。
48.為了使學生能自行閱讀《必勝文摘》,編者對選文作了許多說明與補充,其中不包含:
(A)內容賞析
(B)延伸閱讀
(C)作者簡介
(D)作文練習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
統計:A(1),B(1),C(2),D(6),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