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30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甲文: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爲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爲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袁枚〈黃生借書說〉)乙文:我的讀書,本來抱一種利己主義,就是書裡面的短處,我不大去搜尋他,我只注意於我所認為有用的、或可愛的材料。這本來不算壞。但是我的壞處,就是我雖讀的時候注意於這幾點,但往往為速讀起見,無暇把這幾點摘抄出來,或在書上做一點特別的記號……。我記得有一部筆記,說王漁洋讀書時,遇有新雋的典故或詞句,就用紙條抄出,貼在書齋壁上,時時覽讀,熟了就揭去,換上新得的。所以他記得很多。(蔡元培〈我的讀書經驗〉)
29.下列關於甲乙兩文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甲文不以擁有書為然,強調借書是士人常態,毋引以為恥
(B)乙文認為自己讀書的缺點,在於只注意有用、可愛的材料
(C)甲文帶著期勉的口吻談借書,乙文帶著反省的口吻談讀書
(D)甲文以富貴人、天子為讀書典範,乙文則以王漁洋為典範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