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 某細胞放於 0.6%食鹽溶液中會膨脹,放在 0.8%食鹽溶液中會萎縮,則此細胞溶液的濃度應為下列何者?
(A)小於 0.6%
(B)大於 0.8%
(C)介於 0.6%~0.8%
(D)等於 0.8%。
(A)小於 0.6%
(B)大於 0.8%
(C)介於 0.6%~0.8%
(D)等於 0.8%。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製造蘿蔔乾之前,先將蘿蔔加入食鹽攪拌均勻,則蘿蔔愈來愈萎縮,外面水分卻愈來愈多,這是因為下列何者?(A)鹽破壞了蘿蔔的構造,蘿蔔細胞破裂使水分滲出 (B)食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水分增多(C)加
- 有關生物體組成層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植物葉的表皮與動物的皮膚同為器官層次 (B)植物的根、莖、葉與動物的胃、小腸同為器官層次(C)植物葉表皮上的保衛細胞與動物的心臟為相同層次 (D)
- 下列植物體組成的層次,由低至高依序排列為何?(甲)表皮組織;(乙)葉肉細胞;(丙)榕樹;(丁)花朵。(A)甲→丙→丁→乙 (B)乙→甲→丁→丙 (C)丙→甲→丁→乙 (D)丁→乙→甲→丙。
- 下列何者不是植物的營養器官? (A) 根 (B) 莖 (C) 葉片 (D) 果實。
- 勻媞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球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現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
- 冠穎觀察同一個標本四次,每次只調整物鏡倍率,其他皆未變動,結果如圖。請問視野亮度最暗的是?(A)(B)(C)(D)
- 甲、乙及丙為複式顯微鏡上三種不同倍率的物鏡,其外型如右圖所示。亭宇使用此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她利用乙物鏡觀察後,再轉換另一物鏡,結果視野下的細胞數目減少,有關她轉換後的物鏡及視野範圍的變化,下
- 如圖所示,甲、乙為一臺複式顯微鏡上兩種不同倍率的物鏡。博鈞使用此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他按照使用顯微鏡的標準步驟依序開始操作,有關物鏡的轉換及視野亮度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先用
- 如左圖為蟹老闆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被麻醉的蜜蜂時所見的影像。蟹老闆想將蜜蜂移至視野中央,應將蜜蜂往哪個方向移動?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
- 渝蓁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標本,用 10 倍物鏡看見的影像如下的左圖所示。在使用相同目鏡下,物鏡換成20 倍觀察,則最可能會看到下列哪一個影像? (A) (B) (C) (D)
內容推薦
- 若航行在海上的船隻水源不足,船上的人大量飲用海水,會有什麼現象? (A)能充分解渴 (B)使體內細胞的水分過多,細胞脹破 (C)使體內細胞的水分滲透出來,細胞萎縮 (D)使體內的礦物質增加,有
- 下列有關動植物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細胞膜主要功能是維持細胞的形狀 (B)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最大的不同是植物細胞有葉綠體與細胞壁 (C)葉綠體主要作用是進行呼吸作用 (D)動物細胞內的
- 有關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下列有關三種細胞觀察的描述,何者不正確?(A)人類口腔皮膜細胞經染色後,細胞核清晰可見(B)風車草保衛細胞不需染色,就可以清楚看到葉綠體(C)洋蔥表皮細胞經染色後,可見到細胞核與葉綠體
- 【題組】下列關於三種細胞構造的比較,何者不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觀察時發現,眼蟲從往右下方緩緩運動,此時芸齊要往哪一個方向慢慢的移動玻片標本,讓眼蟲到視野的中央?(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 【題組】在下列何種倍率下,所看到眼蟲細胞的構造會最清楚?(A) 10 × 4 (B) 15 × 4 (C)10 × 10 (D) 10 × 40
- 【題組】在下列何種倍率下,所能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A) 10 × 4 (B) 15 × 4 (C) 10 × 10 (D) 10 × 40
- ( )懸吊式等臂天平左盤放置一待測物,右盤放置10 公克砝碼兩個、5 公克砝碼兩個、2 公克砝碼兩個,騎碼的位置在第 15 個刻度線上,若此時天平達平衡,則此待測物的質量為多少?(A) 5
- ( )有一個質量 2 公克、邊長 2 公分的正立方體銅塊,若將其對切成兩半,則半個銅塊的密度為多少公克∕立方公分? (A)9 (B)7(C)4 (D)45。
- ( )以下為四種不同物質在一般環境下,經過多次測量出來的沸點,請依此判斷其中哪一種是混合物? (A)甲:沸點 110℃ (B)乙:沸點 10℃ (C)丙:沸點 300 ℃ (D)丁:沸點 120
- ( )將木炭敲碎後,再點火使其燃燒。則關於上述兩過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前者為物理變化,後者為化學變化 (B)前者為化學變化,後者為物理變化 (C)兩者皆為物理變化 (D)兩者皆為化學
- ( )在分離食鹽與木炭粉的混合物實驗中,將溶液以濾紙過濾時,漏斗頸下端為何需與燒杯內壁接觸? (A)為了避免過濾時濾液濺起 (B)為了避免過濾的溶液流速太快 (C)為了避免漏斗頸傾斜 (D)為了
- ( ) 從 300 毫升的 20%食鹽水溶液中,取出 100毫升,則剩餘 200 毫升溶液的濃度為多少?(A)10% (B)15% (C)20% (D)30%。
- ( ) 有關擴散現象,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擴散是溶質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運動的現象 (B) 粒子均勻分布於水中時即停止運動 (C) 擴散是溶質在溶液中不停運動的現象 (D)由於粒子擴散,最
- ( ) 同溫下,甲、乙兩燒杯各盛水 50 毫升,今在甲燒杯放入食鹽 20 公克,在乙燒杯放入食鹽25 公克,分別充分攪拌後,杯內皆尚有食鹽晶體殘留,則兩杯水溶液的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
- (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附圖為空氣組成成分示意圖,請問下列有關空氣的敘述何者正確? (A) X 氣體可用於焊接金屬時,防止金屬與氧反應 (B) Z 氣體不易發生反應,屬於鈍氣 (C) 點燃
- ( ) 小華作實驗,將醋酸倒入裝有大理石的錐形瓶中,發現產生許多氣泡。小華要使用下列哪一項測試,才能確認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A) 將冒出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以點燃的火柴置於冒出的
- ( )附圖為兩項實驗器材,其使用說明如下: 器材一:多用於吸取少量的液體,吸取液體後不可將其顛倒放置。 器材二:常用於測量液體的體積,但不可在其內進行化學反應,也不可用於加熱。 關於這兩項器材
- ( ) 小真將某液體分次倒入量筒中,再利用天平依次測量液體和量筒的總質量,並分別記錄量筒中液體的體積,其實驗數據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液體的體積越大,密度越大 (B) 體積20
- ( ) 關於惰性氣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氫氣是最輕的惰性氣體 (B)氮氣是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惰性氣體 (C) 填入氖氣的燈管通電時會發出黃光 (D) 惰性氣體可防止金屬在高溫下與氧反應
- ( )下列天平使用的敘述,何者正確?甲.應以砝碼夾夾取砝碼,不可用手直接拿取;乙.秤量化學藥品時,必須先將秤量紙放置於秤盤上,歸零之後,再放置藥品;丙.天平歸零時若左盤較重,校準螺絲應向左移動
- ( )阿玉的媽媽拿出一條項鍊,並告訴他這項鍊是由某金屬打造成的,於是阿玉就做了一個實驗,首先他用電子天平測其質量為 5 公克,再把它放入盛水 0 毫升的量筒中,見它完全沉入水中,且
- ( )以下哪些屬於物理性質?甲.狀態;乙.可燃性;丙.腐蝕性;丁.密度;戊.顏色;己.可溶性;庚.助燃性。 (A)甲乙丁戊己 (B)甲丁戊己(C)乙丙丁己庚 (D)甲乙丁戊。
- ( )在食鹽與木炭粉的分離實驗中,無法獲得下列哪一項科學概念或方法? (A) 學習溶解過濾的方法 (B) 了解利用物質對水溶解度的不同,可分離物質 (C) 了解利用物質沸點的不同,可分離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