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乙、知己幾乎是另一個自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一生只有若干好朋友與眾多一般性的朋友。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士為知己者死」。能生死相與,可見知己之稀罕。西方把夫妻比喻為兩個「一半」結合成一體;那麼,知己則是兩個「整全」重疊而相符。這樣說來,知己比夫妻更有資格稱為「天作之合」。如果既為知己,又成為夫婦,那更簡直是稀有動物,人間奇珍。ˉˉ知己是心靈的共鳴,超越人世的利害與誘惑,而且不因世變而有絲毫動搖。親子之愛庶幾近之;但親子之愛不一定有心靈的共鳴。所以知己之難得遠在親情之上。尋覓知己跟與自己的影子對話一樣艱難。所以愛默生說,我們是世上孤獨的過客,所渴望的知己只在夢幻與寓言之中。梭羅更乾脆,他說,尋求朋友的人是不幸的,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忠實的朋友。(何懷碩)
2.本文作者認為找尋知己比找尋婚姻伴侶還要困難的原因是
(A)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B)知己是彼此心靈的完全契合 
(C)知己彼此之間常有利害衝突 
(D)夫妻間的婚姻關係有法律的約束力。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2),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