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五代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佈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節錄 夢溪筆談活字版印刷術)
39.( )作者指出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其中的原因為何?
(A)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B)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
(C)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D)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佈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