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15 為題組,請閱讀後回答問題:
蘇子瞻謂李斯以荀卿之學亂天下;是不然。秦之亂天下之法,無待於李斯,斯亦未嘗以其學事秦。當秦之中葉,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詩、書,明法令,設告坐之過,而禁遊宦之民。因秦國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強數世,兼併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時,一用商鞅成法而已。雖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亂。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為之而不厭。何也?秦之甘於刻薄而便於嚴法久矣,其後世所習以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而張吾之寵,是以盡捨其師荀卿之學,而為商鞅之學,掃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為治,焚詩、書,禁學士,滅三代法而尚督責。斯非行其學也,趨時而已。設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術將不出於此。非為仁也,亦以趨時而已。……且夫人有為善而受教於人者矣,未聞為惡而必受教於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頌言儒效,雖間有得失,而大體得治世之要。而蘇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於卿,不亦遠乎?行其學而害秦者,商鞅也;捨其學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遊宦,而李斯諫逐客,其始之不同術也,而卒出於同者,豈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學,建熙寧新法,其後章惇、曾布、張商英、蔡京之倫,曷嘗學介甫之學耶?而以介甫之政之促亡宋,與李斯事頗相類。夫世言法術之學足亡人國,固也。吾謂人臣善探其君之隱,一以委曲變化從世好者,其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姚鼐李斯論)
14 關於本文的論點,以下解讀何者有誤?
(A)認為李斯在秦,未嘗用荀子學說而亂天下
(B)李斯得重用在其能「趨時」、迎合秦王意志
(C)蘇軾因李斯禍害天下,就把罪過推至荀子身上,牽扯太遠
(D)姚鼐認為人的為善與作惡一定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5
統計:A(3),B(0),C(8),D(26),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