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下列何者細胞具有葉綠體的構造?
(A)洋蔥表皮細胞;
(B)保衛細胞;
(C)葉下表皮細胞;
(D)莖篩管細胞。
(A)洋蔥表皮細胞;
(B)保衛細胞;
(C)葉下表皮細胞;
(D)莖篩管細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8
統計:A(0),B(39),C(8),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那一種鋼料的正常化溫度最低(A)亞共析鋼(B)共析鋼(C)過共析鋼(D)低碳鋼。
- 發熱型爐氣的成分氣體中百分比最高的是(A)CO(B)CO2(C)N2(D)H2。
- 要純化水,下列那種方法較不適合用?(A)逆滲透法(B)電解法(C)蒸餾法(D)離子交換法。
- 高碳工具鋼淬火前的組織必需為(A)球化組織(B)正常化組織(C)均質化組織(D)波來體組織。
- 機械構造用碳鋼經完全退火後的硬度為(A)HB20~30(B)HB100~200(C)HB400~550(D)HB800~1000。
- 同溫同壓下,若25毫升的氮氣含有X個原子,則多少毫升的甲烷含有X個原子?(A)50(B)25(C)10(D)5。
- 過共析鋼的那一種組織之切削性最佳(A)正常化組織(B)球化組織(C)回火組織(D)完全退火組織。
- 直徑 100mm 的圓柱形中碳鋼在保護爐氣中加熱後實施正常化,則(A)表層與內部的組織完全相同(B)表層波來體較少而且較細(C)表層波來體較多而且較粗(D)表層波來體較多而且較細。
- (三)食微比(food-to-ipicroorganism ratio )
- 下列何者是極性分子(A)CO2(B)CH2Cl2(C)BF3(D)H2。
內容推薦
- 根據動物組織的起源、型態和功能,將其分成四大類,下列哪一項屬於結締組織?(A)骨骼;(B)黏膜;(C)肌肉;(D)神經。
- 一般滲碳工件最終表面含碳量要求約為(A)0.35~0.45%(B)0.55~0.65%(C)0.75~0.85%(D)0.95~05%。
- 鈹銅合金析出硬化處理的溫度為(A)100~200℃(B)200~300℃(C)300~500℃(D)500~700℃。
- 吸熱型爐氣的碳勢隨鋼料加熱溫度的升高而(A)降低(B)升高(C)不變(D)先升後降。
- (二)樟葉槭與樟樹
- 下列那一種熱處理對環境的污染最嚴重(A)鹽浴熱處理(B)輝面熱處理(C)高週波熱處理(D)真空熱處理。
- 對於人類的演化,按照時間的先後來看,下列何者是正確的?(A)非洲南猿、早期猿人、直立人;(B)直立人、智人、能人;(C)古人、新人、能人;(D)以上皆是。
- 下列何者不是回火的目的(A)降低強度(B)消除內應力(C)提高韌性(D)組織安定化。
- 不銹鋼經氮化處理後(A)硬度降低(B)耐磨性降低(C)耐蝕性降低(D)耐疲勞性降低。
- 有一箱型熱處理爐加熱室尺寸為 1500L×1000W×900H(mm)則其爐內容積為(A)0.135(B)35(C)5(D)135 立方公尺。
- 真空熱處理的主要優點是(A)作業時間短(B)作業環境良好(C)能源消耗小(D)操作簡單。
- 吸熱型爐氣之監控方式,下列何者應答速度最快(A)歐氏氣體分析法(B)H2O 控制法(C)CO2控制法(D)O2控制法。
- 有關生物圈和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A)全球生態系的總和稱為生物圈;(B)組成生態系最主要的單位是生物群集;(C)生物圈的分布包含在海水圈、淡水圈和大氣圈;(D)生態系包含該環境的生物
- 氣體滲碳氮化工件表面較不易電鍍,乃因表面何種組織造成(A)氮化物層(B)麻田散體(C)肥粒體(D)波來體。
- 工件經氮化或軟氮化處理後疲勞強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表面的化合物層(B)氮的擴散層(C)表面張應力(D)內部的組織。
- SCM440 鋼材製成之零件,經淬火回火後再行氣體氮化處理,下列何者為最適當的回火溫度(A)300℃(B)400℃6(C)550℃(D)650℃。
- 氣體滲碳時,下列何者與煤煙引起的害處無關(A)造成爐氣不穩定(B)影響表面硬度(C)影響蕊部硬度(D)增加設備維修費。
- 將手掌置於鼻樑處隔開左右眼,再以手電筒向受試者左眼照射,其結果為:(A)左右眼瞳孔同時縮小;(B)左眼瞳孔縮小,右眼沒有變;(C)左眼瞳孔縮小,右眼瞳孔放大;(D)左眼瞳孔縮小,右眼瞳孔縮小一點
- 真空淬火最常用的氣體為(A)N2(B)Ar(C)CH4(D)NH3。
- 下列那一種熱處理是屬於熱機處理(A)沃斯成形(B)沃斯回火(C)麻回火(D)麻淬火。
- 下列何種工件最需要實施加壓淬火(A)離合器板(B)齒輪(C)球桿(D)衝頭。
- 機械構造用合金鋼回火後須急冷,其原因是為了避免(A)浪費時間(B)硬度不足(C)韌性降低(D)氧化、脫碳。
- 增加鈹銅強度最有效的方法為(A)麻田散體變態(B)析出硬化處理(C)冷加工(D)微化晶粒。
- 18 耳硬化症(Otosclerosis)引起之傳導性聽力障礙,主要是下列何者受到耳硬化症病灶之侵犯?(A)鼓膜 (B)鎚骨 (C)砧骨 (D)鐙骨
- 鋼料滲碳後的有效硬化深度,是指硬度在(A)HV350(B)HV450(C)HV550(D)HV650 以上的硬化層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