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 當地居民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主要以生產下列何種作物為主,並將其製成當地傳統的糌粑?
(A)稻米
(B)青棵
(C)小麥
(D)高粱。
(A)稻米
(B)青棵
(C)小麥
(D)高粱。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1),C(0),D(0),E(0)
內容推薦
- ( )右附圖(一)為臺灣某地的氣候圖。下列對於此氣候圖的分析何者錯誤? (A)最低月均溫大約16℃ (B)乾濕季分明 (C)年溫差20℃ (D)此圖較易出現在南部地區。
- 中國的民族,除了漢族占總人口的 92%外,其中哪一個少數民族中所占的人口數最多?(A)藏族(B)回族(C)壯族(D)滿族。
- 【題組】台灣的社會增加率為何?(A)-0.36 ‰ (B)0 ‰ (C)-28 ‰ (D)14 ‰
- 台灣數量最多的離島成因為 ? 島,請問下列哪個島嶼的成因屬於此? (A)東沙島 (B)金門列嶼 (C)太平島 (D)綠島。
- ( )台灣冬季普遍乾燥,但是基隆卻在冬季常下雨,而有「雨都」之稱,請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 (A)位於東南季風的迎風坡 (B)位於西南季風的背風坡 (C) 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坡 (D) 位於西北季風
- 北韓沒有對外開放觀光,故外界對它充滿著神秘的想像,現在拜科技所賜,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窺視北韓,可一探首都平壤及周圍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形。請問這能靠下列哪一項地圖呈現? (A)衛星影像圖 (B)地
- ( )下列關於颱風的敘述,何者正確?ˉ(A)發源於熱帶海洋的低氣壓ˉ(B) 臺灣位在東太平洋的颱風路徑上ˉ(C)多於春、夏兩季侵襲臺灣ˉ(D) 每當颱風過境臺灣後常引進東南氣流。
- ( )下列有關「氣候」要素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年雨量是指一年12個月雨量的平均值 (B)年均溫是指一年各月的最高日均溫相加,再除以12所得的數值 (C)年溫差是指一年中最暖月月均溫減去最冷
- 【題組】小美前往澳洲「努拉波」(位於圖9的丙區氣候)考察,發現此地名是依當地的自然特色命名。請問根據努拉波的在下圖的位置判斷,此地名原義最接近下列何者? (A)樹木稀少 (B)雨量豐富 (C)多
- 【題組】西元1770 年 5 月,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駕船航行至圖9中的「甲」處,儘管小心翼翼,仍然發生了意外,還好僥倖逃過沉船的命運。請問上述所發生的意外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遇到火山噴
內容推薦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使用信用卡消費,是消費者暫時積欠商家之款項 (B)就整體社會而言,貨幣的數量應該愈多愈好 (C)信用卡通稱為塑膠貨幣,所以信用卡等於是貨幣 (D)信用卡具有延遲支付的功能
- 【題組】台灣的幼年人口性別比為何?(A)92 (B)103 (C)109 (D)111
- ( )阿龍對中國經濟發展狀況暸若指掌,一看到右圖的中國各級產業產值比例變化圖,馬上就能指出各級產業的曲線。請問:「甲」為第幾級產業?(A)第一級 (B)第二級 (C)第三級。
- ( )長城自古即為游牧民族與漢人活動範圍大致的分界。就農業活動的發展而言,長城亦為下列何種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A)春麥區與冬麥區 (B)二穫區與三穫區(C)小麥與水稻主要分布區 (D)甘蔗與甜菜
- 中國東南部的氣候較濕潤,愈向西北愈乾燥,而且年、日溫差也愈大,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A)地勢高低相差很大 (B)緯度南北差異大 (C)國土東西很寬 (D)疆域南北遼闊
- 關於等高線判讀,請問圖中甲點的高度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1555公尺 (B)1665公尺 (C)1775公尺 (D)1885公尺。
- 【題組】台灣的人口密度(單位:人 / 平方公里)為何?(A)228 (B)311 (C)438 (D)651
- ( )凱哥整理了中國三大經濟帶的特色,請問下表中哪一項是在描述「中部經濟帶」的特色?(A)該區林、礦資源有發展潛力,但交通不便,所以經濟發展較為緩慢(B)這裡交通便利,人口眾多,是中國最早對外開
- ( )右圖甲、乙的分界線A為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500 mm年雨量線 (乙)南稻北麥 (丙)熱帶季風與副熱帶季風分界(丁)一月0℃等溫線 (戊)南蔗北甜(A)甲乙戊 (B
- ( ) 圖(三)為中國某地的氣候圖。由圖中資料判斷,該地較不適合下列哪種農作物生長? (A)甘蔗 (B)甜菜 (C)高粱 (D)小麥
- 【題組】小美到某個國家公園旅行,行程中參觀了莒光樓、風獅爺、閩南式建築等具特色景點。請問:他最有可能是前往哪個國家公園旅遊? (A)甲 (B)乙 (C)庚 (D)戊。
- ( )新疆號稱「瓜果之鄉」,葡萄美味,哈密瓜甜滋滋。請問下列哪一要素促成新疆瓜果特別香甜? (A)技術優越 (B)日夜溫差大 (C)土地肥沃 (D)水源充足。
- ( )中國近年來積極推動「中部崛起」政策,這是由於中部經濟帶開發仍屬落後階段。中部經濟帶在工業活動的發展過程中,以下列何項條件最為缺乏? (A)出海港口 (B)水力資源 (C)礦產資源 (D)人
- ( )朱家三兄弟分家後,各自前往中國不同地區從事農業。過年時他們相聚,大哥說:「我家那裡一年只有一次收穫,生活過得不理想。」二哥說:「我那裡一年可收穫兩次呢!生活還不錯。」小弟說:「我住的地方一
- 臺灣四周的離島,以形成原因分類,珊瑚礁島大多分布在臺灣的哪一方向的海域上?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 【題組】2014 年成立的第九座國家公園擁有玄武岩地質地景,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的是圖上的哪一座?(A)庚 (B)壬 (C)戊 (D)辛。
- ( )英泓暑假來到青藏高原,當地人請他吃由當地生產的○○所製成的糌粑、喝酥油茶,體驗藏族民情。請問:上文的○○作物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小麥(B)稻米 (C)青稞 (D)棉花。
- ( )有四位同學在討論中國水資源的特性,請問:下列哪一位的說法完全正確? (A)欣如:「中國降水平均,但水汙染嚴重」 (B)欣翰:「中國淡水資源呈現西多東少的差異」 (C)丹丹:「人口眾多導致每
- ( )承上題,朱小弟最有可能是到中國哪個平原從事農業活動呢?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東沙島、太平島沒有居民定居於島上,但卻是台灣在南海發展的重要基地,因此長年有駐軍於此,請問這些島嶼的價值為何? (A)有豐富的觀光價值 (B)能延伸經濟海域的範圍 (C)興建商業與軍事港口 (
- 【題組】臺灣最早設立的國家公園,其特殊地景是擁有熱帶植物、珊瑚礁等景觀的是圖上的哪一座?(A)乙 (B)丙 (C)丁 (D)己。
- ( )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綠洲,其面積往往狹小而分散,區內可生產多樣的農作物。請問:綠洲的水源多來自何處? (A)雨水 (B)河水 (C)高山雪水 (D)地下水。
- ( )某天,皓如看到了同學桌上的地理筆記:「此地區因凍土面積廣大,不利農耕發展,人口多集中於河谷,因過度開發,使脆弱的環境更加惡化。」請問該堂課最可能介紹的是右圖的何處?(A)甲 (B)丙 (C
- ( )羅布泊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目前卻已乾涸,成為「消逝的仙湖」。請問:下列何者是造成羅布泊昔日風光不再的主要原因? (A)黃河斷流 (B)塔里木河水量減少 (C)長江上游汙染嚴重 (D)居民
- 蘇花公路堪稱是台灣最美麗又危險的一條公路,關於其海岸的特徵敘述,以下那個說法最正確? (A)海水深度淺 (B)海岸線十分曲折 (C)面臨巴士海峽 (D)沿海平原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