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西元 1661 年,鄭成功先到達____,再從____登陸,包圍攻打荷蘭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右圖非反相放大器線路,OP運算放大器開回路增益Aυ=104,依負回授理論,AVf =AV/(1+βAV),試求該放大器開回路增益AV為何? (A) 7865 (B) 8071(C) 8254
- 鄭成功領有臺灣後,改赤崁地方(今臺南市)為____,設置一府二縣,改熱蘭遮城為____鎮。
- 鄭經時期改東都為____,天興、萬年縣該稱為____,又在臺灣南北二路增設____。其典章制度大體繼承____朝。
- 由於____人被逐出臺灣後,轉而與清政府合作,共同對付鄭氏政權。
- 清軍攻入北京後,明朝遺臣在南方陸續擁立數位宗室為王,繼續反抗,史稱____。
- 西元 1644 年,清軍占領北京,鄭成功以____、____為根據地,繼續抗清;後鄭成功以臺灣為____的大本營。
- 鄭氏時期的____是實行寓兵於農政策,即派遣軍隊駐紮各地,並在當地進行農耕,農暇時從事軍事訓練,發生戰爭時則直接投入作戰。
- 鄭氏治臺時期,部分來臺文人在民間推廣教育,其中以____最為著名。
- 鄭經時期,在文教建設方面,接受____的建議,在臺南市內興建臺灣首座____,並實行____。
- 以區域界線方法表示管路圖,下列說明何者錯?(A)須有指北標(B)區域界線用中心線繪製(C)須指明方向及位置(D)區域界線須用粗鏈線。
內容推薦
- 鄭氏經營臺灣時非常重視拓墾的發展,當時的拓墾方式主要分為____、____與____三類。
- 右圖 表示(A)釋壓閥(B)安全閥(C)減壓閥(D)三角閥。
- 如只考慮銲接效率及外觀,則採用(A)前進式(B)後退式(C)間跳式(D)交互式 熔填順序較佳。
- 鄭經利用中國大陸發生三藩之亂,趁機出兵攻占____南部、____東部,但由於作戰失利,再度撤回臺灣。
- 技能檢定代號 T2 中之"2"是表示(A)有墊板(B)無墊板(C)有襯環(D)無襯環。
- 鄭氏治臺時期,清政府對臺灣施行____政策,鄭氏則利用海上的優勢,與中國大陸進行____貿易。
- 較能節省銲線的熔填順序是(A)前進式(B)後退式(C)間跳式(D)交互式。
- 銲接長銲道時,變形量最少的熔填順序是(A)前進式(B)後退式(C)對稱式(D)交互式。
- 鄭氏時期的政教建設,大體都是在____時期,以____為首,推動完成。
- 技能檢定代號 T2VF 是表示(A)薄管無襯環管軸垂直固定銲(B)薄管有襯環管軸水平固定銲(C)厚管無襯環管軸水平固定銲(D)厚管有襯環管軸 45°固定銲。
- 由於鄭氏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如與____、____、呂宋的商業往來皆相當繁盛,使臺灣得以發展成為國際貿易的轉口站。
- 圓形體的堆銲,採用(A)前進式(B)後退式(C)交互式(D)對稱式最為理想。
- 能使變形量對稱分佈的熔填順序是(A)前進式(B)後退式(C)對稱式(D)交互式。
- 鄭經時期在____建立臺灣第一座孔廟,並施行考試制度。
- 技能檢定代號 T2HF 中之"HF"是表示(A)管軸垂直固定銲(B)管軸水平固定銲(C)管軸 45°固定銲(D)管軸自由轉動銲。
- 鄭成功在攻取臺灣後不久病逝,由____繼位。後來清朝發生____,其趁機出兵,但是作戰失敗,再度撤回臺灣。
- 下圖中 5Ω 電阻器之消耗功率為(A)100W(B)200W(C)300W(D)500W。
- 能使殘留應力形成相互抵消的熔填順序是(A)後退式(B)對稱式(C)間跳式(D)交互式。
- 鄭氏時期在____成績優秀者,可進入政府機關任官。
- 技能檢定代號 T2VH 中之"VH"是表示(A)管軸垂直固定銲(B)管軸水平固定銲(C)管軸 45°固定銲(D)管軸自由轉動銲。
- 鄭氏曾與____簽訂通商條約,建立經濟合作關係。
- 下列技能檢定薄板無墊板對接的代號為(A)S2(B)A1(C)B1(D)B2。
- 在長銲道的銲件中殘留應力較大的熔填順序是(A)前進式(B)後退式(C)間跳式(D)交互式。
- 鄭氏時期拓墾範圍以____為中心,向南、北擴散,但當時拓墾地區主要還是集中於____,其他地區則呈現零星分布。
- 技能檢定代號 A1 中之"A"是表示(A)鍍鋅板(B)薄板(C)厚板(D)超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