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將地面基準點向上延伸至各樓層使用,主要以何種儀器來測量?
(A)水平儀
(B)垂直儀
(C)進出儀
(D)水平器。
(A)水平儀
(B)垂直儀
(C)進出儀
(D)水平器。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1),B(2),C(0),D(0),E(0)
內容推薦
- 請問下圖為何種泵浦?(A)旋轉泵(B)齒輪泵(C)往復泵(D)機械真空泵。
- 框架式帷幕牆須利用何種儀器進行調整可得較高之精?(A)度(B)經緯儀(C)水平儀(D)垂直基準儀 鋼捲尺。
- 建築物樓版灌漿時,留出可通視垂直之預留孔為 (A)管道(B)通風(C)運輸(D)測量。
- 1/2 in 螺栓表示何種制式? (A)英制(B)公制(C)美制(D)台制。
- 柱位中心基準線,放樣出進出線的位置,不宜太靠近或靠太遠離外牆完成面,不宜使用下述何工具量測? (A)直尺(B)角尺(C)鋼捲尺(D)游標卡尺。
- 鋼索的安全荷重為每條鋼索作業時所能使用的 (A)斷裂荷重(B)平均荷重(C)最小荷重(D)最大荷重。
- 預埋鐵件在混凝土灌漿前,何者非預埋鐵件與二次鐵件之接合面處理要項? (A)防護(B)防汙染(C)防撞擊(D)防水。
- 預埋鐵件施工完成,何者非自主檢查項目? (A)施工圖指示位置(B)固定方式(C)高程(D)材質。
- 用於電爐之電阻式鎳鉻發熱體之最高使用溫度為 (A)800℃(B)1100℃(C)1400℃(D)1600℃。
- 框架式帷幕牆二次鐵件與三次鐵件(鋁料)之接合處,必須以何種材料作區隔,以防溫差時產生聲響 (A)鐵板(B)螺絲(C)膠片(D)華司。
內容推薦
- 百格測試為檢驗何種材料品質的方式? (A)矽利康(B)石材(C)鋁板烤漆(D)螺栓。
- 各樓層之外牆板,鋁料高度應先換算與各樓層 (A)一米線(B)50公分線(C)60公分線(D)70公分線之尺寸,以利量測時計算較迅速。
- 放射線檢驗法是檢查 (A)變形(B)脆化(C)外觀(D)龜裂。
- 主要提供各樓層之高度基準線,以利板片水平高度調整,此線稱為 (A)樓層60公分線(B)樓層70公分線(C)樓層80公分線(D)樓層一米線。
- 帷幕牆施工總放樣,安裝到清潔,其第一級檢驗(承包商)檢驗頻率為 (A)100/100(B)50/100(C)10/100(D)任意抽樣。
- 耐衝擊性測試為檢驗何種材料品質的方式? (A)矽利康(B)石材(C)鋁板烤漆(D)螺栓。
- 何種技術士可以駕駛塔吊車併從事板牆鋁料之揚吊 (A)帷幕牆(B)營造防水(C)起重機(D)景觀工程。
- 檢查焊道表面氣孔可以採用 (A)洩漏試驗(B)沖水試驗(C)螢光探傷試驗(D)腐蝕試驗。
- 與樓版平行之柱位中心基準線,可量測出板片之進出,此線稱為 (A)柱心線(B)水平線(C)樓層一米線(D)進出控制線。
- 下列金屬焊接時較易產生有害氣體的是 (A)碳鋼(B)鋁板(C)不銹鋼(D)鍍鋅板。
- 何種表面處裡於室外較耐候持久不易變質且色澤較一致? (A)陽極處理(B)氟碳烤漆處理(C)粉體塗裝處理(D)壓克力烤漆處理。
- 框架式帷幕牆預埋鐵件安裝,必須先從事何種工項? (A)二次鐵件施工(B)橫料進場(C)直料安裝(D)基本量線放樣。
- 拉力試驗最主要的目的是試驗 (A)焊工技能(B)材料韌性(C)材料硬度(D)材料強度。
- 自地面引至各樓層以利控制各向線尺寸,此線稱為 (A)水平線(B)進出線(C)基準線(D)柱心線。
- 戴濕手套進行焊接工作時,容易引起 (A)爆炸(B)火災(C)觸電(D)中毒。
- 所有破壞或變形之鋁料、牆板及雜物,應照規定 (A)送人(B)給營造廠(C)運離工地(D)沒入。
- 框架式帷幕牆二次鐵件施工,必須先從事何種工項? (A)測量放樣(B)直料安裝(C)橫料安裝(D)一次鐵件。
- 移動式起重機之捲揚鋼索的安全係數,至少應為 (A)3(B)4(C)5(D)6。
- 帷幕牆板片施工精確度,必須完全依賴測量放樣之 (A)進度(B)作業精確度(C)水平線(D)垂直線 而決定。
- 施工機具及設備定期檢查與保養是為了何種目的? (A)工廠整潔(B)團隊精神(C)工作安全與效率(D)以廠為家的觀念。
- 起吊荷件旋轉時,若旋轉速度加快時 (A)荷件會更穩定(B)吊重能量會增加(C)作業半徑會加大(D)荷重會減輕。
- 框架式帷幕牆直、橫料安裝,必須先從事何種工項? (A)鋁料進場(B)玻璃施工(C)填縫防水(D)清潔檢查。
- 吊鉤受損、變形或有裂痕,在整備時應 (A)焊接(B)換新(C)校正(D)補強。
- 主結構施工時應隨時控制精確度,逐層予以校正,以期使帷幕牆不會因主結構過度偏差,而產生必須修改 (A)玻璃(B)固定鐵件(C)鋁料(D)板片。
- 上文提及「去年倭人企圖占領臺地」,其發生原因與下列何者有關?(A)霧社事件 (B)林爽文事件(C)牡丹社事件 (D)郭懷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