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右圖為甲、乙、丙三種晶體之溶解度(克/100克水)曲線。今在室溫20℃,配製甲、乙、丙飽和溶液,分別過濾得到澄清溶液。則下列關於三溶液之敘述何者正確?
(A)甲溶液無論將其升溫或降溫都不會有晶體析出來的
(B)升溫至30℃時,三溶液的濃度大小為乙>丙>甲
(C)升溫至30℃,甲仍是飽和溶液。
(D)升溫至30℃後,丙有結晶析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甲地和乙地風速,何者較大? (A)相同 (B)甲地 (C)乙地 (D)無法比較。
- 【題組】若白道面與黃道面重疊而無交角,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每次朔均發生日食 (B)每次朔均發生月食(C)日食與月食現象均消失 (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 1將某固體放入量筒,之後再放到天平上作測量。過程如右圖。請問此固體的密度最接近下列何者?(A)0.2g/cm3(B)0.2g/cm3(C)4g/cm3(D)2g/cm3。
- 已知循環小數,則下列何者正確?(A)(B)(C)a < 0.9(D)a > 0.9
- ◎右圖為某日臺灣附近的地面天氣圖,數字顯示等壓線的氣壓值,試根據此圖回答37~39 題:【題組】( )臺灣受到哪一種天氣系統的影響? (A)冷鋒 (B)冷氣團 (C)暖氣團 (D)暖鋒。
- 【題組】某日東亞地區的地面天氣圖呈現如丁圖的情形,則當日台灣各地的風向計指向應為何者?(A) (B) (C) (D)
- ( )章魚哥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測量同一枝鉛筆的長度,則哪一次測量結果的紀錄合乎科學? (A) (B) (C) (D)
- 容易造成海溝地形的因素為何? (A)海洋地殼較厚(B)大陸地殼較薄 (C)海洋地殼會向下隱沒到地函內(D)陸地地殼會向下隱沒到地函內。
- ※ 下圖為地球及月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已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為黃道面,月球公轉的軌道面為白道面,且黃道面與白道面夾角5度,試回答下列第49~50題:【題組】由上圖判斷,當地球與月球運動至A、
- 下列哪一種地形表示其下方是地球內部熱對流下降處?(A)中洋脊 (B)大平原 (C)大裂谷 (D)海溝。
內容推薦
- 關於石英和方解石的比較,何者正確?(A)石英是黑色,方解石是白色(B)稀鹽酸滴在石英上會有氣泡,方解石不會(C)兩者互相摩擦,方解石會受損(D)方解石是製玻璃的主要原料
- 1甲、乙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放入水和冰塊,再擺放至已歸零的天平的左右兩秤盤上,天平仍呈水平平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冰的質量等於水的質量 (B)冰的體積大於水的體積 (C)冰的分子數大於水
- 如附圖,某研究船在大西洋海底五個地點採得海洋地殼的岩石標本,經定年分析後得知,它們的地質年齡分布有一定的趨勢。下列選項何者可代表此一趨勢? (A) (B) (C) (D)
- ◎久旱不雨,地面嚴重缺水時,人們常用人造雨的技術增加降雨量。當有鋒面過境,低壓籠罩或颱風接近時,是實施人造雨作業的良好時機。造雨的方法隨雲的性質而不同:在 0 ℃以上的暖雲內可撒播鹽粒,鹽粒會吸收水分
- 下列各項實驗操作,哪些正確?(甲)酒精燈不使用時,應立即以嘴吹熄;(乙)除了試管可直接加熱外,其餘容器應放在陶瓷纖維網上加熱;(丙)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沿著玻棒緩慢滴入濃硫酸中,並加以攪拌;(丁
- 有關實驗室安全守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打翻酒精燈而著火時,可用溼抹布蓋熄 (B)將化學藥劑倒入量筒中進行化學反應,同時觀察體積變化 (C)觀察化學藥劑的氣味時,應用手搗聞 (D)皮膚沾到
- 下列有關實驗安全之操作敘述,何者正確?(A)稀釋濃硫酸時,須緩慢的將水沿玻璃棒倒入濃硫酸中 (B)玻璃燒杯在加熱後突然遇冷容易破裂,是因為熱的玻璃較脆 (C)酒精燈內之酒精若不慎溢出著火時,宜急
- 如圖為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對100克水的溶解度,在40℃時,取20毫升的水與8公克的硝酸鉀充分攪拌後,將此溶液降溫至20℃時,會有(A)2 (B)4 (C)15 (D)20公克硝酸鉀結晶出來。
- 下圖為化學實驗室裡的各種操作,試指出哪些是絕對禁止的?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 【題組】根據選文的資料。下列天氣圖,何者最適合在臺灣上空進行人造雨的作業?(A) (B) (C) (D)
- 右表為物體甲、乙、丙和礦物a、b、c的硬度試驗結果,打○表示物體能在礦物劃出刻痕,打X則否。試由此表比較三物體的硬度大小? (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甲>丙>乙
- 1封閉錐形瓶內,有高溫水蒸氣和少量的水,在天平上與砝碼平衡(如圖),經冷卻後,部分蒸氣凝結成水,則天平的平衡情形,何者正確?(A)水蒸氣凝結成水滴,使得錐形瓶內的氣體體積減少,錐形瓶端(左端)
- 1使用等臂天平測量物體質量,如果將物體放左盤,砝碼放在右盤,結果發現置物端上移,則下列何者正確?(A)物體的質量較小,直接減少砝碼,即可平衡 (B)物體的密度較小,直接增加砝碼,即可平衡 (C
- 將1公升的水加入250公克食鹽後,但是不論如何搖晃仍有50公克食鹽未能溶解,則應如何計算鹽水的重量百分濃度?(A)250÷(1000+250)×100% (B)(250-50)÷(1000+20
- 以直尺測量物體長為 130 公尺,用同一直尺測得另一物長為 1 公尺 6 公分,則應記為何?(A)06 公尺 (B)6 公寸 (C)106 公分 (D)060 公尺。
- 一杯子恰好能裝 400 公克的柳橙汁,現在改裝 400 公克的蒸餾水,(已知柳橙汁的密度比蒸餾水大),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過滿溢出 (B)裝不滿 (C)恰好能裝滿 (D)無法判斷。
- 一杯重量百分濃度為80%的糖水中,若含有10克的水,則含有多少公克的糖?(A)20 (B)30 (C)40 (D)50。
- 如右圖,在定溫時,甲、乙兩杯食鹽水,甲杯內含20ml的水,乙杯內含40ml的水,各有3公克的食鹽沉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杯濃度較大 (B)乙杯濃度較大 (C)甲、乙兩杯混合後,濃度不變
- 思榆以量筒裝某液體,測其質量對體積之關係如圖,下列何者錯誤?(A)空量筒的質量是10克 (B)D點的密度為0.5g∕cm3(C)體積20cm3時計算液體的密度為 0.5g∕cm3(D)液體的體積
- 小芬於暑假期間進行野外地質考察,當他沿著河流溯溪而上,觀察河道中岩石的形狀大小時,將發現何種現象?(A)越往上游,岩石越有稜有角(B)越往上游,岩石越接近橢圓(C)越往上游,岩石顆粒越小(D)越往
- 下列何者不是使地球表面漸漸趨於平坦的作用力?(A)沉積作用(B)侵蝕作用(C)風化作用(D)火山爆發
- 比較台灣東部和西部的海灘,可以發現西部多沙灘,東部則多礫石,下列何者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A)西部較多地震(B)東部有板塊運動,西部沒有(C)東部河流較短,山脈離海岸較近(D)東岸有火山活動,西岸
- 在海底張裂性板塊邊界處湧出的岩漿,會生成新的海洋地殼,因此越遠離中洋脊,海洋地殼的年齡應如何?(A)沒有差別(B)越年輕(C)越古老(D)都有可能
- 岩石受力會產生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溫度越低,岩石可塑性越大(B)可塑性大時,岩石受力容易彎曲(C)在高溫高壓下,岩石受力時容易斷裂(D)在高溫高壓下,岩石可塑性大且不易變質
- 下列有關河道平衡的敘述,何者正確?(A)自然情況下,河道平衡極易在短時間內達 成(B)是河流進行侵蝕、搬運和沉積的結果(C)當河床達到平衡時,地形呈崎嶇不平(D)在河道上濫採砂石,易影響下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