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位於臺南市開山路的「延平郡王祠」,是為了紀念哪一位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的重要人物而興建?
(A)鄭芝龍
(B)鄭成功
(C)鄭經
(D)鄭克塽。
(A)鄭芝龍
(B)鄭成功
(C)鄭經
(D)鄭克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11),C(0),D(0),E(0)
內容推薦
- 臺灣在十八世紀以後,由於商業興盛,出現商人組成的公會組織,稱為郊或行郊,臺南的「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是當時最具代表的組織。請問:「北郊」、「南郊」是以什麼條件作區分的? (A)貿易的地區
- 臺灣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被視為化外之地,直到何時,體認到臺灣在經濟及國防上的重要地位後,才首度正式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 (A)清康熙皇帝時 (B)清雍正皇帝時 (C)清嘉慶皇帝時 (D)南明時期。
- 鄭氏政權立足臺灣反清復明,獨立抗清長達20餘年之久,主要是依靠何種資源? (A)臺灣戰略地位重要 (B)積極拓墾,糧食充足 (C)發展國際貿易 (D)漢人政治文教制度的移入。
- 右圖 =16,為 的平分線, 為 的平分線, 為QR 的平分線,求 =_________________
- 10×8×(3 4+1)×(38 +1)×(316 +1)=3 n−1,且n為正整數,則n為何? (A)(B)(C)(D)32
- 清領前期,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最初唯一合法的港口為? (A)鹿港 (B)鹿耳門 (C)八里坌 (D)艋舺。
- 一、憲法第 8 條第 1 項之「司法機關」是否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理由為何?(13 分)法院組織法第 58 條規定:「各級法院及分院各配置檢察署。」所稱「配置」之內容為何?(12 分)
- 清朝統治臺灣長達二百多年,主要以哪一事件做為清領前、後期的分界? (A)清廷占領臺灣 (B)臺灣開港通商 (C)簽訂馬關條約 (D)平定朱一貴事件。
- 【題組】請問這些戰爭發生時間先後順序為何?(A)甲丙戊丁乙(B)丙丁甲戊乙(C)丙丁戊甲乙(D)丙甲戊丁乙。
- 【題組】那幾次戰爭的發生與中國的藩屬國有關?(A)甲丙(B)丙丁(C)甲丁(D)甲戊。
內容推薦
- 清領前期,臺灣的三大貿易港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呼。請問:「一府」是指何地? (A)承天府 (B)臺灣府 (C)臺北府 (D)臺中府。
- 2022=( 200+2 ) 2=2002+m+22,問m值為何? (A)(B)(C)(D)802
- 一、區域計畫完成通盤檢討公告實施後,符合非都市土地分區使用計畫之非都市土地,其申請人基於開發利用,得依規定申請辦理分區變更;試問申請人在程序上應如何申辦?又應檢同那些有關文件?請依區域計畫法及其施行細
- 鄭氏治臺時期,曾採取「寓兵於農」的土地拓墾政策,此政策的具體涵義為何? (A)兵農合一 (B)兵農分家 (C)軍人不再負責作戰,為了增加糧食產量,只需耕作 (D)政府雇用農夫為軍隊耕作。
- 臺灣歷史歷經多次的政權更替。請問:首度將漢人典章制度正式移植臺灣,是哪一個時期的特色? (A)荷蘭統治時期 (B)鄭氏時期 (C)清領時期 (D)日治時期。
- 小純在寫歷史研究報告時,描繪一張征戰形勢圖,如下圖所示。請問:小純是在研究哪一個歷史事件? (A)鄭成功聯合倭寇掠奪中國東南沿海 (B)鄭經趁清廷發生三藩之亂出兵中國大陸 (C)鄭成功與荷蘭人的
- 鄭氏經營臺灣時期,非常重視土地拓墾。當時採取的拓墾方式,不包括何者? (A)官墾 (B)民墾 (C)番墾 (D)軍屯。
- 在清代前期的臺灣,是隸屬哪個省分管轄? (A)直隸省 (B)廣東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
- 王福氣是清朝康熙年間某省份的巡撫(今省長),但是他必須不定期的來臺視察。請問:他應該是哪一省的巡撫? (A)廣東 (B)臺灣 (C)福建 (D)澎湖
- 清領前期,阿旺是從事藥材買賣的臺北商人,以中國大陸的泉州為貿易地點,那麼他不會加入下列哪一個「郊」的組織? (A)北郊 (B)南郊 (C)藥郊 (D)泉郊。
- 清領前期臺灣的水利設施中,何者引用濁水溪灌溉農田,是當時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A)曹公圳 (B)瑠公圳 (C)八堡圳 (D)貓霧捒圳。
- 明朝遺臣為抵抗滿清,在中國南方扶植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人,史稱哪一政權? (A)南明政權 (B)明鄭政權 (C)東寧政權 (D)閩粵政權
- 下列那一項物品自荷治時期、鄭氏時期到清領前期,皆為臺灣歷史悠久的主要出口產品? (A)稻米 (B)鹿皮 (C) 紡織品 (D)蔗糖。
- 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因某些政策的實施而產生許多特殊的地名,這些地名存留了過去發展的遺跡,部分地名有「營」、「鎮」、「協」、「鋒」等字眼,例如高雄的前鎮、左營等,這些地名起源於下列何者? (A)原
- 清領前期,水利設施是土地拓墾的關鍵,當時重要的水利工程有:【甲】貓霧捒圳 【乙】瑠公圳 【丙】曹公圳【丁】八堡圳。上述水圳由北向南排列應為? (A) 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丁乙丙 (
- 清領時期,由官方主動開墾的水圳不多,其中□□引高屏溪水修築而成,後來也曾經過多次翻修,灌溉地區遍布整個高屏地區。請問:該水圳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A)貓霧拺圳 (B)曹公圳 (C)瑠公圳 (D)八
- 清領前期,出現「南郊」、「北郊」等貿易組織,各有其貿易範圍。請問:下列何地屬於「北郊」的貿易範圍? (A)天津 (B)福州 (C)廣州 (D)泉州
- 以下何人為清廷攻取臺灣的主要將領? (A)李光地 (B)姚啟聖 (C)馮錫範 (D)施琅
- 明鄭與滿清對峙,鄭氏所需的大量軍火,當時主要從哪些地方進口? (A)中國大陸、日本、南洋 (B)西班牙、南洋、荷蘭 (C)美國、日本、英國 (D)英國、日本、南洋。
- 鄭氏時期雖積極推動貿易,但極少出口稻米,主要原因為何? (A)為生產高價值的經濟作物甘蔗,因而減少水稻的種植 (B)稻米須先供應軍民的糧食所需 (C)臺灣氣候多變,不適合水稻生長 (D)漢人忙著
- 國姓爺過世後,他的位置及志業皆由鄭經繼承,下列對鄭經的描述,何者正確?(A)在臺灣南北分置萬年縣與天興縣 (B)被施琅擊敗,結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C)擊敗荷蘭人收取臺灣 (D)響應三藩之亂,出兵
- 清領前期,臺灣行政區劃的演變,主要是受到哪些外力因素的影響? (A)外國勢力的入侵 (B)民變與移民增加 (C)貿易收入大幅成長 (D)政府財政收入增多。
- 臺灣民間百姓尊稱鄭成功為「國姓爺」,此稱呼起源於南明四王中,何人賜予鄭成功國姓「朱」? (A)唐王 (B)魯王 (C)福王 (D)桂王。
- 清領前期,社會上出現俗稱「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造成此種漢人男多女少的主要原因為何? (A)渡臺禁令的頒布 (B)海禁政策的實施 (C)施行寓兵於農政策 (D)鎖國時代的來臨。
- 在臺灣,「九份」是著名的觀光景點。這種帶有「股」、「份」、「結」、「堆」等字眼的地名,起因於下列何者? (A) 清領時期移民拓墾時,普遍採用合資方式 (B)鄭氏治臺時期實施軍屯政策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