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甜美的剎那     柯裕棻幾年前,某個心理醫生朋友給了我一個積極的建議,他說,偶爾心情不好或情緒低迷的時候,只要想想快樂美好的事情,寫下來列成一張單子,想辦法實現一兩個,心情就會明顯好轉了。  他說,不能預先開一張清單貼在牆上,必須是每次低潮都靜心坐下來,仔細想過再寫出來。  說也奇怪,這件事剛開始實行的時候真是非常困難,大概是因為心情不好之際,事物總是以負面的姿態悄悄浮上心頭,即使強迫自己想起一兩件美好的事物,還是缺乏將它們寫下來的興致,即使寫了,也缺乏實行的力氣。  然而,這個單子的奇妙之處在於,它像個咒語遊戲,這些事物寫下來後,就白紙黑字的成了快樂的定義,不論能夠實現幾個,單單只是開列一張清單,儘列著美好的事物,就彷彿偷偷地對自己下了快樂的咒。  這非常像普魯斯特 1.對於過往時光的看法,他認為那些時光並非真的逝去了,而是悄悄地融入自己,隱匿在自己的深處,然後,也許在某個不由自主的時刻,透過某一種意外的召喚,記憶的隔板會鬆開,那特別的剎那會全部湧現,那些看似失去的光陰會被召喚回來。這樣的經驗無法由理性的觀察而得致,必須依賴詩意的偶然,那種偶然的瞬間,也是打敗時光的永恆瞬間,這樣的快樂簡直難以言喻。  所以練習寫這種單子,只是一種召喚的訓練,讓感覺和記憶處於開放的可能狀態。  美好的事物一旦開始浮現,就會宛若春雨那樣細細密密地包圍妳,一絲接著一絲,貼著肌膚,往心裡滲去,有一些是莫名閃現的念頭,有一些是長久以來不時想念的物體、光線、氣味、聲音、觸覺、或僅僅只是一種淡淡的說不出來的感覺,某種剎那的甜美,或是清明。  單子上的指涉 2.越來越複雜,寫下的事物逐漸轉化為某種難以言說的剎那,越細緻,也越朦朧。一開始的時候寫的是游泳,後來就漸漸變成了「七月的下午,映在牆上的游泳池的波光與游泳者晃動的影子和笑聲」;如果一開始寫的是陽光,後來就擴散成「躺在落地窗邊晒太陽午睡的貓身上的光澤」或是「外婆家的日本房屋窗口,陽光裡向上漂浮的塵埃」;如果是烏龍茶,漸漸就化成「手摘有機炭焙烏龍的第三泡發出來的那種桂花香」;或是從「李梅樹 3.的畫」變成「李梅樹畫的女子那種淡淡的假日時光的悠閒,某一種星期日的靜止」;從泡澡延伸成「檀香味的泡沫和水氣」;沒事做的夜晚變成「閑閑的晚上一邊聽德布西 4.鋼琴練習曲一邊在餐桌上啃蘋果讀小說的心情」;味噌湯變成「味噌湯裡手工絹豆腐上的蔥花,比例均衡,散亂而完美」。  不過,巧克力蛋糕始終都是巧克力蛋糕  ──無可取代的快樂,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種甜美的剎那。  當然還有非常具體的形式,例如,大笑的下頦 5.是一種快樂的線條;吹著風的女孩子的肩胛骨;抽著煙誰都不理的女子的背影;或者蕭邦 ○6的夜曲,縹緲得不像話。  我一點一點慢慢兒列出這樣的單子,實體的世界一層層剝落,從固定的形式溶解成某種感覺,但是只有在非常偶爾的幾次,非常偶爾,無意間我會觸電也似地想起微不足道的往事,進入一種莫名的迴盪時刻,並且像意外按下重複播放的曲子那樣,再一次,重新活過那個時空。  世界總是如此,事物的表象之下蘊藏了無限的細節,如果不仔細思索,那無限的意義就輕易錯過了,塵封著,表象只是起起伏伏的片刻而已。但是如果仔細看它,想它,那麼這所有的細節就如同神祕難解的夢境,在莫名其妙的時刻浮現,攫取我們的感覺。  這時我們會驚訝,枝微末節 ○7的每一天,原來都像海洋那樣蘊藏深沉,那樣複雜。注釋:1.普魯斯特:(西元1871─1922年)法國小說家,著有追憶似水年華等書。 2.指涉:此指相關聯的事物。 3.李梅樹:(西元1902─1983年)臺灣著名畫家,被譽為「民間藝術殿堂」。 4.德布西:(西元1862─1918年)法國印象派作曲家。 5.下頦:下巴。頦,音ㄏㄞˊ。 6.蕭邦:(西元1810─1849年)波蘭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有「鋼琴詩人」之稱。 7.枝微末節:形容日常、瑣碎、細微。
1.對於「甜美的剎那」,作者認為該如何獲取? 
(A) 讓感覺及記憶處於開放的可能狀態 
(B) 刻意進行召喚,從腦海深處挖掘出過往回憶 
(C) 不斷尋找嶄新的事物 [!--empirenews.page--]
(D) 將快樂美好的事物列成清單並全部實現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