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唯」陛下察之/「唯」見長江天際流
(B) 於是使「騎」捕/見乘輿車「騎」即走耳
(C) 「固」有道德/「固」不敗傷我乎
(D) 「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當「是」也。
(A)「唯」陛下察之/「唯」見長江天際流
(B) 於是使「騎」捕/見乘輿車「騎」即走耳
(C) 「固」有道德/「固」不敗傷我乎
(D) 「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當「是」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2交「ㄒ一ㄝˋ」:
- 二、選出正確用字:8%【題組】臨陣□槍:(A)摩(B)魔(C)磨(D)摹。
-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的「而」字,其意思同於下列何者? (A)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B)人不知「而」不慍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自南「而」北。
- 19( )記承天夜遊一文的重點是哪一個字?(A)寢(B)樂 (C)閑(D)夜。
- 孟子說:「人必((1))然後人侮之。」一個人須能((2))自己,才會奮發圖強而((3))不凡的才識;也因而才受到別人的((4))。所以自愛者人恆愛之,這是成功的((5))。此處值得再三深思。【題組】1
- 泥「濘」:
- 史湘雲正值「破瓜之年」,碧翠絲年齡比她大,請問碧翠絲有可能是幾歲?(A)荳蔻年華 (B)及笄之年 (C) 二八年華 (D)花信之年。
- 9「ㄍㄨ」負:
- 鐵「鉗」
- 6舉「箸」提筆
內容推薦
-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A ),( B )。( C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題組】A
- 〈三〉老婆使用說明書(結婚前必讀):*品名:民間俗稱老婆、太太,正式場合稱為妻子。古代稱為內人、拙荊。*形狀:本品表面塗一層粉底、口紅等化妝品。除去後呈淺黃色,化妝前後略有差異。本品隨時間推移,形狀會
- (甲)業紹陶朱(乙)沃野千里 (丙) 洛陽紙貴(丁)開務成物。以上選項,若按照士、農、工、商的順序排列,正確次序應為下列何者?(A)丙乙丁甲 (B)丙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甲乙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A)歹徒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已經到了肄無忌憚的地步(B)這場球賽,兩支隊伍勢鈞力敵,難分勝負(C)由於我的作業字跡太潦草,老師要求我重寫一遍 (D)此時沒有一個
-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這首詩描寫什麼主題?(A)梅(B)蘭(C)竹(D)菊
- 【題組】考試作□:(A)斃(B)幣(C)蔽(D)弊。
- ( ) 請選出中國官方→民間對臺灣交流機構正確配對?(A)國臺辦.→.海基會 (B)陸委會.→.海基會(C)國臺辦.→.海協會 (D)陸委會.→.海協會。
- 2春寒「料峭」
- ( )下列算式何者錯誤?(A) 8+(-2)=(-2)+8 (B) (-13)+(-5)=(-5)+(-13)(C) (8-6)+9=8-(6+9) (D) [7+(-8)]+(-5)
- ( )「往昔,水鳥神秘的遷徙行為以及按時南北漂泊的生活一直使我著迷。完成觀察後,看到原本要設立保育區的沼澤繼續遭受破壞,我好像是做錯事了一樣,再也不願去涉足。幸好還有溪澗可以慰藉,只是它又能維
- 【題組】釋義:形容相距雖近,卻無緣相見,如同相隔千里。例句:元‧關漢卿‧新水令‧王驄絲鞚套:「馬頭遠,易去難相見。」
- 下列古今用語的辨識,何者不同? (A)酒錢→小費 (B)盤纏→旅費 (C)仵作→服務生 (D)捕快→刑警。
- 熱「忱」:
- 日不移「晷」
- 走廊上有幾位同學正在討論這次段考範圍的注釋,請問下列哪個選項的答案是正確的?(A)「泠泠」:原指鳥鳴,在與宋元思書一文中指的是「蟬鳴」(B)望峰「息心」:擁有一顆閒適自在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 請問下列選項中,哪兩個詞語的意思不能互相替換?(A)青青子衿╱學生 (B)涓滴╱點點滴滴 (C)鄙夫╱凡夫 (D)眼界╱見識。
- 下列「 」中的字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前後皆相同? (A)月色「ㄇㄥˊ ㄌㄨㄥˊ」/睡眼「ㄇㄥˊ ㄌㄨㄥˊ」 (B)「ㄗㄜˊ」善固執/最佳選「ㄗㄜˊ」 (C)綁「ㄅㄧㄢˋ」子/「ㄅㄧㄢˋ」才無礙
- 3針「ㄓˇ」:
- 五、選詞測驗:每格一分,共五分 人有((1)),就會理直氣壯,就會得理不讓人。不讓人的((2)),就會結怨於人。人常常是有理的時候比較容易((3)),你有理,可見是對方無理;理虧的人是不容易講理的。
- 10「ㄧˋ」範長留:
- 下列句子改寫後,何者意思也跟著「改變」了?(A)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以錢覆其地,取一葫蘆置於口 (B)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撿起田中的麥穗前,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 (
- 「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徑。」此段話的主要寓意為何? (A)入山次數一多,受大自然歡迎的程度也就加倍 (B)用心探索大自然的人,才能獲得特殊的美感
- 7但微「頷」之
-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句中的「一」字指實際的數量,是實指的用法。下列選項「 」中的數字,何者不是實指? (A)「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B)歲寒「三」友都是美麗的植物 (C)「三」從四德
- 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以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呂氏春秋 染不可不慎)【題組】1本文與下列何句寓意相符?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