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有幾位同學對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係有些認知但不知是否正確,利用下課時間,來找老師討論,老師請這些同學分別提出自己的看法,請問那些是不對的?木華:基督教起源自猶太教。義人:猶太教信仰耶和華,基督教只信仰耶穌。王冊:猶太教的唯一經典是舊約,基督教唯一經典是新約。大叔:基督教接受了猶太教「彌賽亞」的說法,而耶穌被稱為彌賽亞。小馬:猶太教是種族性宗教,基督教是普世性宗教
(A)大叔、小馬
(B)義人、王冊
(C)木華、大叔、小馬
(D)王冊、木華、小馬
(A)大叔、小馬
(B)義人、王冊
(C)木華、大叔、小馬
(D)王冊、木華、小馬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日耳曼民族遷徙時所建立的國家 4%【題組】(1)北非:
- 面對現今的經濟不景氣,許多學者鼓勵大型公共建設,認為增加公共投資可以提升經濟成長率,但亦有人提出不一樣的說法,認為擴大公共投資會產生經濟問題,請問最有可能形成的問題是? (A)需求衰退,物價膨
- 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與中國西周的政治制度比較,下列何者正確?(A)兩者皆有強而有力的中央府(B)前者代表文化上的進一步發展,後者則代表文化上的中衰(C)兩者皆可謂在政治上形成一連串領主和附庸的關係
-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 2009 年 6 月 4 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演說,向伊斯蘭世界遞出橄欖枝,表示友善與和解之意,回溯歷史,有關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恩恩怨怨,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A)若沒
- 一幅圖畫上描繪著人類求知過程的「知識山」,一路逐級而上,分別是語法、數學、邏輯、音樂、天文、幾何、修辭,在頂峰,則是神學。這種概念最可能出現在:(A)西元三世紀的開羅 (B)西元十二世紀的羅馬
- 阿拉伯帝國後分裂為三個王朝,其中在亞洲、非洲、歐洲的各是那個王朝?3%
- 【題組】46
- 老師要幾位同學研究查士丁尼的生平?並提出研究的成果(A)心台:他在位期間是神聖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代(B)尹人:他曾收復義大利、北非、及西班牙半島東南部(C)言志:公布「查士丁尼法典」(D)立羽:
- 下列關於過往中國及西方對地球起源及形狀曾提出之看法,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 (A)中國古代有開天闢地說,認為最早時既無天也無地,是盤古誕生於其中,經長時間把物質往上頂及往下堆而形成天地 (B)柏拉圖
- 小岑研究伊斯蘭教的某一派別,發現這個派別對教義的解釋較有彈性,他們是伊斯蘭教信仰中的多數派,這個派別在伊斯蘭教的歷史上曾建立了哪一個王朝?(A)薩桑王朝 (B)法提米王朝 (C)奧米亞王朝 (D
內容推薦
- 每年的七、八月期間,失業率都會升高,到了九月又會逐漸下降。由此我們可以判斷這種失業率的變化,最有可能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業?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循環性失業 (D)隱藏性失業
- ◎科學家依據岩石生成方式的不同,把岩石分類成火成岩、沈積岩與變質岩三大類。附圖為一些常見的岩石,試依據附圖及代號回答1~3題。(甲)(乙)(丙)(丁)(戊)[修改自學測2009自然科]【題組】變質
- 下列與佛教傳播有關的人與事,請選出正確的?(A)鑑真-將禪宗傳入日本 (B)玄奘-於笈多王朝時赴印度取經(C)法顯-中國第一位赴印度取經的僧侶 (D)阿育王-派人至中國傳播佛教
- 【題組】 (2)耶穌大弟子,曾任羅馬城第一任主教
- 持有貨幣,並沒有辦法獲得任何報酬,亦無增值的功能。但是人們還是願意持有貨幣,其原因為何? (A)將來有增值的空間 (B)不易遺失或被竊 (C)持有貨幣代表對國家的信心 (D)貨幣的流動性極高。
- 【題組】 (2)不列顚:
- 小靜到某地旅遊,她發現當地居民因宗教信仰問題而不吃牛肉,請問她最可能是在何地?(A)印尼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 (D)印度
- 【題組】 (3)撰寫「天主之城」闡述其神學思想
- 32~33題為題組,試根據以下敘述回答問題:※ 相隔三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於2009年3月5日至3月24日再度舉行,這場棒球最高殿堂的比賽,吸引了來自全球16個國家的競逐。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相當的可觀
- 【題組】 (3)義大利:
- 【題組】請問經典賽的冠軍戰門票一張可賣到200美金以上,是因其具有經濟學上什麼樣的特性?(A)稀少性 (B)供不應求 (C)機會成本 (D)比較利益。
- 本篤清規要求每位教士必須遵守哪些清規?3%
- 距今一萬一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方式出現一大躍進,請問何者是此階段的變化?(A)村落出現圍牆,形成城市 (B)有語言的能力,而且出現文字紀錄(C)運用神話表現對生命和世界的認識 (D)馴
- 史前的人類生活中,農業栽植取代採集,獵食演變成放牧牲畜,造成這樣的轉變的主要因素為何?(A)「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成果 (B)城邦競爭及貿易的結果(C)上帝「創世紀」的力量 (D)是「人為選擇
- 下列何種現象的出現,可以反映出,統治階層逐漸確立,貧富差距也逐漸顯著,最足以作為判斷歷史開始進入文明階段的指標?(A) 城市的出現 (B) 農耕的開始 (C) 陶器的發明 (D) 宗教的普及
- 有關「愛琴文明」的敘述,下列符合「史實」者為?(A)19世紀德國人許里曼對諾薩斯王宮的挖掘,開啟愛琴文化的研究風氣(B)荷馬史詩:《伊里亞德》和《奧德賽》的歷史背景是邁錫尼文化(C)諾薩斯城的文
- 義大利史學家克羅齊(B. Croce, 1866-1952)有句名言:「一切的歷史都是現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對於這句話,我們應當如何理解?(A)歷史是種定論,經得
- 世界史上第一個雄跨歐亞非三洲的波斯帝國,對於它的成就與文化遺產,下列哪一項介紹並不正確?(A)建立西亞第一條馳道,以加強內部控制及邊境安全(B)運用字母發展自已的文字,有受到阿拉米文的影響(C)
- 「他們是中國傳統仕紳的最後一代,但大都接受新式的教育,有的還留過學,他們所以結合在一起,是因為他們企求社會的改革,並在開明專制下促使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但他們又不希望社會結構發生鉅變,他們仍希望他們
- 英國大英博物館引以為傲的鎮館文物之一,是一塊巨大的石碑,名為「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石碑的表面上刻有塗上白漆的文字,並有三種不同的文體。請問下列的描述何者正確?(A)這塊石
- 【題組】3販賣機內心自我衝突的描繪,構成全詩的重要內涵。
- 資料一:某二十世紀初期發行的報刊雜誌創辦人,在創刊號提到此報刊雜誌的設置宗旨為:「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資
- 「鮑羅廷巧妙的運用孫文的好大喜功,在國民黨新黨綱裡為了這位中國領導人安排龐大權力,而鮑羅廷自己卻隱身幕後。當時鮑羅廷把國民黨改造成一個足以統一中國、打倒帝國主義強權的組織,但他又必須厚植黨的力量。
- 有關西元前3500年至西元前1000年間文明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此時期,在提供最佳生活條件的大河流域孕育出古代文明(B)逐漸擺脫神話思維,出現「理性」或「人文思想」(C)剛進入城市革
- 現在,請你以「鏡子」為題,將自己變形成「鏡子」,運用想像力模擬其可能的想法,體驗其生存環境,以第一人稱書寫一篇250字以上的文章。請注意,文中必須出現一個「衝突事件」,以鮮明的形象描摹各種人事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