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關於空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屬於混合物
(B)含有助燃物
(C)現有成分為地球形成之初產生
(D)其中最多的成分超過 50% 。
(A)屬於混合物
(B)含有助燃物
(C)現有成分為地球形成之初產生
(D)其中最多的成分超過 50% 。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有關上題過濾分離細砂與水的原理為?(A)顆粒大小不同 (B)沸點不同 (C)是否有磁性 (D)密度大小不同。
- 下列何者不屬於利率期貨?(A)Euroyen 期貨 (B)T-Bond 期貨 (C)T-Bill 期貨 (D)美元指數期貨
- 將乾燥的細砂倒入量筒中, 輕敲量筒使沙面呈水平,此時砂面的刻度為 0 ml,接著在量筒中加入 0 ml 的水, 充分排除氣泡後, 砂面的刻度為 0 ml,水面刻度為 0
- 氣體若非易溶於水,通常以(A)向上排氣法 (B)向下排氣法 (C)過濾法 (D)排水集氣法 收集之。
- 台灣降水量超過世界平均值兩倍以上,卻還有水資源不足問題,關於此問題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台灣地形陡峭,降雨迅速流入海洋難以留住 (B)雨量分配不均 (C)水資源大多用於水力發電 (D)主要降
- 取 500g 的水加入 180g 的食鹽配成完全溶解的食鹽水溶液, 這杯食鹽水的重量百分濃度為何?(A) (B) (C) (D)資料不足, 無法求得。
- 水的淨化主要靠 (A)沉澱 (B)過濾 (C)消毒 (D)以上皆是 。
- 溶質在定量溶劑中恰好溶解至最大量時, 稱此溶液為(A)未飽和 (B)飽和 (C)過飽和 溶液 。
- 質量不會改變的是 (A)固體 (B)溶體 (C)氣體 (D)以上皆是。
- ppm 常用於何種標示(A)酒精濃度(B)麵粉質量(C)硫酸濃度(D)飲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內容推薦
- 已知 25 度 C 時 100 克水最多溶解 36 克食鹽, 則右表中食鹽水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 乙< 丙< 丁 (B) 甲< 乙=丙=丁 (C) 丁< 甲< 乙=丙(D) 甲=乙=丙=
- 小夫利用天平測量量筒裝果汁後的質量,並逐次在量筒中加果汁,依序測得果汁與量筒的總質量和體積的關係如附表,關於此實驗的設計, 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果汁體積為操縱變因(B)量筒質量為控制變
- 下圖為固體地球內部一部分的結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丁層的可塑性比丙層大(B)丙、丁位於地函中(C)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合稱為岩石圈(D)此圖是分析地震波波速變化後推論得知。
- 靜香開學時健康檢查,測量身高為 13 公分,請問測量儀器的最小刻度為?估計數值為?(A) 1 公分、 2(B) 1 公分、 3(C) 0.1 公分、 2(D) 0.1 公分、 3
- 下列有關誤差的敘述,何者錯誤?(A)測量值與實際值之間有差異,不代表所用測量工具有問題(B)使用相同的實驗步驟與測量工具,就一定可以避免誤差(C)測量儀器越精密,實驗方法越合理,實驗操作越謹慎,
- 如附圖,在測量前發現天平指針偏右,想要歸零時,應如何調整校準螺絲甲、乙? (A)甲固定,乙向左旋入(B)甲固定,乙向右旋出(C)乙固定,甲向右旋入(D)乙向左旋入,甲向右旋入
- 以下為四種物質在一般環境下,經多次測量所得的沸點,請依此判斷其中哪一種物質是混合物?(A)甲:沸點 70℃~80℃(B)乙:沸點 56℃(C)丙:沸點 79℃(D)丁:沸點 100℃
- 花媽參加橘子的學校舉行的園遊會,看到某班販賣乾冰汽水,汽水白霧瀰漫,冒出許多的氣泡,下列有關於乾冰汽水的敘述何者錯誤?(A)乾冰為固態的二氧化碳(B)汽水中的氣泡為二氧化碳(C)白霧為小水滴聚集
- 有關擴散現象中粒子運動情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由粒子密集的區域往稀疏的區域運動(B)擴散現象將使粒子均勻分布於溶液中(C)溫度越低,擴散運動的速率越快(D)擴散運動到達均勻平衡時,粒子仍
- 丸尾家在庭院架設了雨撲滿,雨撲滿儲存的水過濾後即可初步使用。為了兼顧環保還有衛生健康,以下對於雨撲滿的水過濾後的使用方式,何者最為合理?(A)雨撲滿的水過濾後即可飲用(B)即使過濾了,只能做洗澡
- 大雄站在泳池邊休息時,泳帽被小夫惡作劇的丟到泳池中央, 他急忙用手拍動水面,想利用水波將泳帽拍回岸邊,請問他這樣做可行嗎?(A)可行,但要快速地拍動才行(B)可行,但泳帽也有可能愈漂愈遠(C)
- 1873 年,某位歐洲學者說:「我四處物色,想找一個適合探險、收集自然史博物的地方,最後我決定到中國的福爾摩沙島走訪一趟,至少到當地已充分開發的地區看看。沒想到福爾摩沙是一個進行科學收集的嶄新天
- 以下是一段 17 世紀的文獻記載:「西班牙人每年向該地的已婚原住民課徵二隻雞和三甘當米的稅,原住民感到無法忍受,所以襲擊該地的西班牙城堡,殺了 30 個西班牙人。」請問:此段記載最可能是描繪歷史
- 魯夫進行測量密度的實驗,若他將測量某液體所得到的數據畫成關係圖,請問:下列關於此液體密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液體的體積愈大,密度愈低(B)液體的體積愈大,密度愈高(C)體積 20 cm3
- 甲和乙兩物體的質量比為 4: 3,體積比為 1: 2,則這兩個物體的密度比為下列何者?(A) 8: 3(B) 3: 4(C) 4: 3(D) 1: 1
- 歷史圖二為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古地圖,圖中可以看到今日新竹附近山區地帶有「土牛溝」、「番界」線。請問:清廷設立這些界線的目的為何? (A)劃界封山 (B)嚴禁走私 (C)開發山林 (D)進行軍屯。
- 有句諺語說:「無某(妻子)、無猴(兒子)、無厝(房子)。」這是描述清領前期臺灣社會中的何種人物?(A)原住民 (B)羅漢腳 (C)傳教士 (D)出家人。
- 清朝統治前期,漢人陸續來臺拓墾。請問:漢人拓墾方向為何?(A)由南而北,由東向西 (B)由南而北,由西向東 (C)漫無方向,隨機拓墾 (D)由中央山脈向東西方發展。
- 康熙年間,臺灣府下設三縣,若以現今的高雄市林園區來判斷,當初應該屬於何縣管轄?(A)諸羅縣 (B)臺灣縣 (C)鳳山縣 (D)彰化縣。
- 將 A、 B、 C、 D 四種不溶於水的固體物質,其質量 M 與體積 V 的測量結果關係圖畫在同一坐標中, 請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A 的密度最小(B)體積相同時, D 的質量最大(
- 歷史圖(三)與歷史圖(四)是臺灣在清領時期的行政區劃演變圖。請問:由歷史圖(三)演變為歷史圖(四)的過程中,曾發生哪一場戰爭? (A)日軍犯臺 (B)清法戰爭 (C)甲午戰爭 (D)英法聯軍之役
- 將一密度為 9 g/cm體積為 90 cm3 的均勻銅塊,分割成甲、乙、丙三塊較小的銅塊。若測得甲、乙、丙三個銅塊的體積分別為 20 cm 30 cm 40 cm3,且甲、乙、
- 今日新聞報導, 某違規酒後開車的駕駛,喝了 3000 毫升、酒精濃度 5%的啤酒。警察臨檢時,請他對著酒精濃度測試器呼氣。酒測結果,酒精濃度超過標準值,於是警察開單告發並當場吊扣汽車。請問
- 定溫下, 小山將某物質 12 公克加入 40 公克的水中,充分攪拌後,尚有 2 公克未溶解,求此溶液的重量百分率濃度為何?(A)20% (B)24% (C)25% (D)30%
- 香吉士使用『 電鍋把生米煮成熟飯』,利用『 刀子切菜』,鍋子裡的『 水煮滾後部分變成水蒸氣』, 掀開鍋蓋後,發現『 鍋蓋有水蒸氣凝結』, 然後『 在湯裡面加入菜煮熟』、 再加鹽巴調味, 香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