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在插管的情形下,有關於二氧化碳濃度圖儀之判斷,何者為非?
(A) 此圖代表CPR中病人極有可能ROSC。
(B) 此圖代表氣管內管可能滑脫。
(C) 此圖代表氣管內管的氣囊可能有問題。
(D) 此圖代表過度換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唾液與澱粉加在一起,放在 40℃的溫水中一段時間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A)唾液會被澱粉分解 (B)沒什麼變化 (C)加入本氏液再隔水加熱後會變成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 (D)會產生更多的澱
- 氣體分子,如:二氧化碳、氧氣等,可經由什麼作用直接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 (A)光合作用(B)滲透作用 (C)擴散作用 (D)重力作用。
- 酵素是一種「催化劑」,其原因為何? (A)酵素可改變產物的總量 (B)酵素可增加反應物的量(C)酵素可改變反應速率,且能重複使用 (D)一種酵素只能分解兩種物質。
- 關於人體各細胞的形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口腔皮膜細胞呈不規則突起狀 (B)肌肉細胞呈雙凹圓盤狀 (C)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 (D)紅血球細胞形狀細長。
- 碘液可用來測定下列何種物質? (A)葡萄糖 (B)澱粉 (C)脂質 (D)蛋白質。
- 本氏液可用來測定下列何種物質? (A)葡萄糖(B)澱粉 (C)脂質 (D)蛋白質。
- 水分因濃度差異而擴散通過膜的現象,特稱為什麼作用? (A)光合作用 (B)滲透作用 (C)擴散作用 (D)重力作用。
- 下列何種養分在人體內雖無法產生能量,卻具有調節生理機能的功用? (A)澱粉 (B)脂質 (C)蛋白質 (D)礦物質。
- 下列哪一種礦物質和人體的造血功能較有關?(A)鐵 (B)鈣 (C)鈉 (D)磷。
- 飲食中缺乏維生素 C,易導致下列何種疾病?(A)貧血 (B)壞血病 (C)軟骨症 (D)腹瀉。
內容推薦
- 50歲男性,通報意識不清,現場發現全身冒汗且呼吸明顯有雜音,血壓160/80 mmHg、脈搏70次/分鐘、呼吸26次/分鐘、體溫5℃,血氧濃度92%,GCS: E3V4M5,雙側瞳孔大小
- 有關生理變化與年齡相關性,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 為新生兒施作巴賓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其腳趾會往上往外翻開。(B) 在青春期階段其臉與身體的比例會變得接近成人。(C)
- 關於兒童氣管插管的描述何者為非?(A) 小於8歲的兒童因為環狀軟骨段的氣管較寬大,一定要選擇有氣囊的氣管內管。(B) 兒童的會厭軟骨較為細長柔軟,不易控制,故插氣管內管常使用直式葉片。(C)
- 關於嬰兒的描述,何者為非?(A) 肌肉的控制發展是先從頭才到腳、且先從核心才到身體的週邊。(B) 嬰兒的「被動免疫」持續至出生後約六個月。(C) 出生一個月的嬰兒,視線會追隨物體移動。(D)
- 一名50歲男性,山谷中溺水的OHCA病患,你在成功建立氣管內管並接上潮氣末二氧化碳偵測器(End-tidal CO2) 5分鐘後病患ROSC,生命徵象穩定;但在轉送途中你突然發現病患血氧濃度下
- 下列關於各類藥物給予途徑之敘述何者正確?(A) 靜脈輸液的流速與留置導管的內徑呈平方正比,所以在休克病人身上應該要盡可能選擇大管徑的留置導管。(B) 不同藥物注射方式與皮膚呈現的角度皆不相同,
- 公眾去顫系統(PAD)計畫要成功,除了經費充足與立法保護施救者外,還有四大要素,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 必須由醫療專業人員規畫與監督整個計畫的進行。(B) 加強訓練去顫器管理人員負責急救流程運
- 當EMT到達現場後,可藉由詢問患者加劇與緩解因子來釐清病情,下列何者判斷最不適當?(A) 60歲阿伯凌晨在操場跑步,突然感覺胸口疼痛,休息後有稍微緩解,可能為心絞痛。(B) 25歲女性到吃到飽
- 下列患者均主訴呼吸困難,哪一位較不可能出現庫斯毛耳氏呼吸(Kussmaul respiration)?(A) 19歲女性,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因為失戀好幾天沒打胰島素。(B) 70歲女性,末期腎
- 異常呼吸音所代表的疾病何者配對最正確?(A) 細囉音:肺水腫、肺纖維化病變。(B) 哮喘(Wheezes):肋膜積水。(C) 喘鳴音(Stridor):支氣管擴張症。(D) 粗囉音(Coars
- 頭頸部的檢查主要依靠的是視診,以下評估訊息代表的意義何者不恰當?(A) 眼框周圍瘀青:顱底骨折。(B) 鞏膜黃疸:急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膽道阻塞、急性溶血。(C) 瞳孔固定縮小:抗乙烯膽鹼
- 某些休克的時期會出現四肢變暖的狀況,下列何者為非?(A) 頸椎損傷造成的休克。(B) 食物過敏造成的休克。(C) 肺部穿刺傷引起的休克。(D) 肺部感染引起的休克。
- 勤指通知你一個中年男性騎單車自摔,你到達現場後發現病患意識不清且橈動脈微弱,血氧95%,請問以下狀況哪個最不可能解釋這種狀況?(A) 騎車倒地時腹部遭受重擊。(B) 騎到一半被虎頭蜂螫咬。(C
- 脊椎保護是到院前救護非常重要的一項要求,關於脊椎檢查的敘述何者為非?(A) 對於意識不清的創傷患者,救護技術員應將其視為潛在性脊椎傷害患者而給予頸椎保護。(B) 讓患者自然站立,若發現兩側肩關
- 針對成人創傷病人,下列狀況在初步評估時,何者是最需要被立即評估及處置?(A) 腹部腫脹且外觀有瘀傷。(B) 呼吸次數每分鐘38下。(C) 體溫35℃。(D) 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 20歲男性遭人持刀剌傷右腹部。目前意識為對聲音有反應、呼吸淺快無雜音,呼吸次數28/min,血壓80/40 mmHg,脈搏130/min,血氧濃度為92%,膚色蒼白濕冷。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 60歲女性,騎機車與小客車擦撞,意識嗜睡,GCS: E2V3M5。左大腿明顯腫脹變形。血壓70/40 mmHg,脈搏125/min,血氧濃度為93%。有關到院前的初步評估及處置,下列何者較為正
- 36歲男性左側大腿下端遭槍擊。病人意識清楚可對答,但傷口有持續性出血,經直接加壓止血仍無法止血。有關此位病人評估及處置,您應該優先執行以下哪一項?(A) 找出槍傷的入口及出口,釐清受傷機轉。(
- 20歲男性,摩托車與汽車對撞車禍,初步評估:意識狀況清楚,呼吸淺快無雜音,呼吸次數28/min,血壓70/40 mmHg,脈搏110/min,血氧濃度為96%;四肢及其他外觀無明顯大出血,喪失
- 55歲男性登山客,遭落石壓傷右下肢持續五小時無法脫困,關於相關評估及處置的描述,以下何者較為正確?(A) 此病人可能在重物被移除的數分鐘內死亡。(B) 應該在脫困後,迅速給予大量輸液。(C)
- 有關止血帶的使用,以下描述何者為非?(A) 應盡早使用,為傷口止血的第一步。(B) 使用後,需要確認遠端摸不到脈搏。(C) 放在接近出血處的近心端,避開關節處。(D) 商品化的止血帶優於自製止血
- 50歲男性,騎摩托車與汽車相撞,心跳每分鐘120下,血壓80/50mmHg,呼吸速率每分鐘25次;血氧90%,意識E2M5V4。理學檢查發現頸靜脈怒張,氣管無偏移,呼吸音正常,腹部無明顯壓痛,
- 50歲男性,騎摩托車撞安全島。現場評估心跳110下/min、血壓110/95mmHg、呼吸速率18下/min,血氧98%,意識清醒。左膝及大腿明顯腫脹變形,左大腿上有開放性傷口一直在噴血。其它
- 60歲男性,騎摩托車與汽車相撞,現場GCS: E2V2M4,心跳每分鐘80下,血壓80/30mmHg,呼吸速率每分鐘10下;血氧89%、瞳孔不等大、其他理學檢查正常,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
- 50歲女性,體重50公斤,從火場救出,病患右上臂、前臂及手部為環狀2度燒傷,其前胸及前腹部亦為2度燒傷。病患心跳每分為100次,血壓90/50mmHg,呼吸速率每分鐘22次;血氧98%,意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