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2017/09/14時臺灣附近哪個海域的船隻最需要提高警戒嚴防颱風來襲?
(A)東海
(B)巴士海峽
(C)台灣海峽
(D)南海
(A)東海
(B)巴士海峽
(C)台灣海峽
(D)南海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2),B(1),C(0),D(0),E(0)
內容推薦
- 佩佩朱小姐喜從天降,中了樂透彩頭獎,個人獨得二億二千四百三十二萬元。若將佩佩朱小姐中獎的金額寫成科學記號 a×bn,則下列何者正確?(A) a=22432(B) n>b (C) n=7 (D)
- 有關荷蘭和西班牙人在臺灣的傳教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荷蘭透過學校、教堂來傳教;乙、西班牙在南臺灣積極傳教;丙、荷蘭用羅馬拼音方式來傳達教義 ;丁、西班牙傳播的是基督教 (A)甲乙 (B)
- 荷治時期,(甲)鹿皮(乙)香料(丙)稻米(丁)瓷器(戊)蔗糖,都是臺灣重要的輸出轉運商品。請問:上述商品中,哪些可能是從其他地方進口再加以轉運的商品? (A)甲丁 (B)乙丙 (C)丙戊 (D)
- 原住民的宗教生活十分豐富,而信仰的神祇亦很多樣,以西拉雅族為例,他們的主要神靈觀念被稱為以下何者? (A)媽祖信仰 (B)泛靈信仰 (C)巫師信仰 (D)祀壺信仰。(p.80)
- 下列有關臺灣各原住民族與其歲時祭儀的配對,何者正確? (A)達悟族—飛魚祭 (B)阿美族—猴祭 (C)布農族—矮靈祭 (D)泰雅族—豐年祭。(p.80)
- 利用因式分解(x+y)2-4xy 的結果,計算(465+165)2-4×465×165=____________?
- 西元1652年,臺灣漢人不堪痛苦生活而在○○的領導下展開反抗□□政府行動,雖然失敗,但此事件激起臺灣漢人的反抗意識。試問文中的○○及□□應分別填入下列何組答案? (A)鄭成功、荷蘭 (B)顏思齊
- 屏東車城有一琉球難民墓,碑文為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此一墓碑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英法聯軍(B)牡丹社事件(C)中法戰爭(D)霧社事件。
- 小惠規畫在暑假時前往臺灣花東地區旅遊,除了欣賞美麗風景,她可能觀賞到下列哪些自然或人文景觀? 甲、十三行文化遺址;乙、卑南文化遺址;丙、阿美族的豐年祭;丁、泰雅族的織繡與臉部刺青(戊)牛罵頭文化
- 右圖是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請問:甲乙丙丁點的描述,何者正確? (A)甲點在台地上 (B)乙點高度 800 公尺 (C)丙點為丘陵 (D)丁點高度 1,200 公尺。
內容推薦
- 宋太祖以「強幹弱枝,重文輕武」為基本國策,主要是為解決何種弊端,卻也造成宋朝的何種困境? (A) 解決地方孱弱無力,造成地方藩鎮割據 (B) 解決武將跋扈囂張問題,造成宋代宦官干政局面 (C)
- 資料一:要求地方政府每年向朝廷推舉孝子與廉吏。資料二:在中央設立太學以培養人才。資料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以經學為重的學風。請問:上述資料提及的人物,應是下列哪個君主?(A) 漢光武帝 (
- 人類的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有了很大的突破與進展,因此考古學者稱為「新石器革命」。下列哪一項不是新石器時代的重大變革?(A)使用磨製石器(B)具有審美的觀念(C)使用陶器(D)出現農業。(p75)
- 若 23×9 與 4×33 的最大公因數為a,最小公倍數為b,求a+b=?(A) 252 (B) 212 (C) 144 (D) 234
- 宋元時期,中國科技有劃時代的發展,其中哪項發明成為西方「地理大發現」的重要配備? (A) 火藥 (B) 指南針 (C) 印刷術 (D) 造紙術。
- 【題組】 (4)「大西洋弧」北自愛爾蘭南部,沿英格蘭西南,法國西部海岸,直到葡萄牙北部。請問該區在歐盟中所面臨的問題最主要為何? (A)勞力不足 (B)種族紛雜 (C)工業區老舊 (D)生產力低落。
-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終因此滅亡,造成群雄割據的原因為何?(A)黃巾之亂時,朝廷賦予地方長官軍政大權(B)外族入侵,朝廷因此給予地方官員權力(C)實行封建制度,造成諸王割地稱雄(D)宦官與地方官員
- 西元 年在河南省偃師發現一處文化遺址,遺址中有大量農具、青銅器,以及大型宮殿基址出土。請問這應該是哪一個朝代的文化遺址? (A) 夏朝,二里頭文化 (B) 黃帝,仰韶文化 (C) 周
- 一個數以科學記號表示為a×10m,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m一定是整數(B) a大於或等於1,且a小於或等於10(C) m可為0(D) a不一定為整數
- 下列有關宋代經濟發展的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商業興盛,城市街道店鋪林立,夜市應運而生 (B) 廣州、泉州、汴京、臨安等大都市都設有市舶司管理貿易 (C) 外患多,對夷防備甚嚴,國際
- 某位旅行者在其遊記敘述著:「真是個景色迷人的地方,四周碧海藍天,遠眺美麗的亞平寧山脈。該地終年陽光普照,柑橘、檸檬為本區增添些許綠意,雖然農業不盛,人口外流,但每年卻吸引數以千計的旅客到此一睹自然
- 從西漢開始,逐漸取得西域的控制權,打通了東西間的貿易通道,中西商旅往來頻繁,促進彼此的文化交流。請問:下列的敘述,何者不符合當時交流的情形?(A)漢武帝第一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B)此一往來的
- 有關商朝文化的特色,下列哪一項說明錯誤? (A) 商人崇敬人鬼,成為中國人祭祀祖先的淵源 (B) 青銅器製作的技術高明,顯示國家的權力強大 (C) 因應農業需要,發展出進步的曆法 (D)甲骨文
- 請問 1~110 之間的質數總共有多少個?(A)28 個 (B)29 個 (C) 30 個 (D)31 個
- 清初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中斷的重要原因為何? (A) 外國傳教士看到中國人祭祖拜孔、食古不化,難以教化,於是逐漸離開中國,不願前來傳教 (B) 羅馬教宗不承認滿清政權,禁止天主教傳教士東來傳教
- ◎附圖2為沿著經過臺灣的北回歸線所繪製的地形圖。請回答6-7題:【題組】 此圖屬於哪種地形的表示方法?(A)等高線圖 (B)地形剖面圖(C)分層設色圖 (D)衛星影像
- 語萱參加了一場歷史研習,內容是在討論宗法與禮樂制度,請問這場研習的主題可能是? (A)商朝文明的躍進 (B)西周的社會 (C)東周變動的時代 (D)兩漢的思想文化。(p79)
- 【題組】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洲別應為(A) 乙(B) 丙(C) 丁(D) 戊
- 下列有關明清時期的書籍與作者配對,何者有誤? (A)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B) 清:曹雪芹─紅樓夢 (C)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D) 清:李時珍─本草綱目。
- 《史記》一書勾勒出數千年時代的變遷,是一本傑出而富創造性的歷史巨著。關於《史記》,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作者是司馬遷 (B)記載西漢一朝的歷史 (C)體例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 (D)可
- 浩子和阿翔是東周時代的平民,下列哪一件事情不可能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A)接受教育而擺脫文盲的命運(B)擁有自己的土地,利用鐵製農具提高耕作效率(C)向國君提出富國強兵之道,得到官職(D)國君將
- 【題組】造成甲地區在 1950~2009 年,老年人口比例偏低的主因為何?(A) 社會增加率高(C) 出生率居高不下(B) 自然增加率高(D) 自然增加率低
- 宋朝國勢積弱不振,邊夷始終是國之大患,請問何部族是兩宋都有之外患? (A) 蒙古 (B) 女真 (C) 契丹 (D) 党項 。
- 【題組】2.承上,關於「政黨」和「利益團體」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都是民主政治運作中不可或缺的團體 (B)利益團體可以發展成為政黨 (C)兩者都需透過選舉來實現自身的理念 (D)都可以透過二
- 富芸看了一本書,書名為「兩漢的科技與醫學成就」, 她不會看到下列哪一項內容? (A) 利用麻醉來進行外科手術的名醫---華佗 (B) 發明測知地震方位的地動儀---張衡 (C) 製作渾天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