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 )西亞由早期的人口外移轉而成為現在的人口移入,這和下列哪一項因素的關係最大?
(A)探鑽水源
(B)交通貿易
(C)開採石油
(D)工業生產。
(A)探鑽水源
(B)交通貿易
(C)開採石油
(D)工業生產。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0),B(3),C(4),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 ) 網路霸凌者可能觸犯刑法的誹謗罪,最重可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可知,政府能以何種方式處罰「網路霸凌」行為? (A)道德勸說(B)輿論批評(C)國家公權力(D)超自然力量。
- 三年甲班共有學生 50 人,平均分成 x 組,每組的人數比組數多 5,求 x 之值為何?(A)5 (B)6 (C)8 (D)10 。
- 【題組】(5) 若 a×137=3699, 則 (a−1)×137 = ⑰
- ( )小英來到希臘聖托里尼島旅遊,發現當地的建築物外觀多為白色,這是什麼原因? (A)以反射強烈日照 (B)當地特有習俗 (C)當地容易下雨 (D)為希臘時期的遺跡。
- 【題組】( )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民眾使用網路的比率增加,但多數人卻沒有建立使用網路的良好態度,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關於此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A)文化三層次的發展一致(B)文化三層次彼此互
- 將一元二次方程式 x2-6x-5=0 化成 (x+a)2=b 的形式,則 b 之值為何?(A)-14 (B)-4 (C)4 (D)14 。
- 【題組】(4) (−125)×119+(−125)×21+125×40 = ⑯
- 【題組】(6) (−2)3− = ⑱
- 方程式 3x2-4x-1=0 的兩根性質為何? (A)兩相異解 (B)重根 (C)沒有解(D)以上皆有可能 。
- 【題組】(3) (─50)÷[(─7)x2+4]+10= ⑮
內容推薦
- 若小筠 9 年前年齡的平方恰好是自己 3 年後的年齡,已知小筠現年 x 歲,則依題意列式,下列何者正確? (A)x-9=(x+3)2 (B)(x+9)2=x-3 (C)(x-9)2=x+3(D
- 【題組】( ) 上述文章畫線部分,是希望以哪一種社會規範來約束網路使用者的行為?(A)風俗習慣(B)倫理道德(C)宗教信仰(D)法律規範。
- 某位清朝知識分子上書痛陳:「棄臺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國之事大。」故籲請光緒皇帝「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請問這位知識分子應為下列何人
- 【題組】承上題,這場戰爭使中國陷入百年悲運,清朝也因此喪失許多權益,請問下列何者「不是」這次戰爭所喪失的權益?(甲)賠款(乙)割地(丙)長江沿岸開放通商口岸(丁)領事裁判權(戊)各國在中國通商口岸
- 若二次多項式 4x2+17x-15=(ax+b)(cx+d),則 a × c-b × d 之值為何?(A)19 (B)11 (C)-11 (D)-19 。
- 若 x2-3kx+18=(x+a)(x+b),且 a、b 為整數(a>b),k 為正奇數,則下列何者正確?(A)a=-3 (B)b=6 (C)k=5 (D)a+b+k=6 。
- 【題組】( ) 現代人經常透過網路互動,也因此產生網路上的獨特語言,如火星文、或是特殊的表情符號等。關於網路語言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是人數較少的群體所擁有的行為模式(乙)屬於較次等、被貶
- 「我國政府希望各國在中國的商業和航運能享受平等待遇,我國人民的利益,也不得因列強在華畫分勢力範圍而受到損害,故反對列強在大清帝國領土內的獨占權利,或對土地的控制權。」上文是某次美國外交聲明的概要
- 艾德禮先生是西元 19 世紀末期到中國從事貿易的英國商人。請問當他在中國時,「最不可能」遇到何種情況?(A)到上海出差,順便搭船遊覽長江(B)參觀英國在天津開設的工廠(C)只能在廣州且透過公行進行
- 下列何者為 2x2+3x+1 與 4x2-1 的公因式? (A)x+1 (B)x-1 (C)2x-1(D)2x+1 。
- 已知 a 為整數,若 x2+ax-24 可分解為兩個一次因式的乘積,則所有可能的 a 值共有幾個? (A)4個 (B)6個 (C)8個 (D)10個 。
- 外國的報紙曾對中國某事件有以下報導:「四川保路同志會所引發的星星之火,終於燎原了。流亡海外的反清領袖孫中山可能被推選為民國總統。」【題組】這最可能是針對下列何者所做的報導?(A)武昌起義 (B)庚
- ( )大大建設公司接了一件案子,打算在阿拉伯半島興建一棟綠建築,在事先的調查中發現當地環境具有下列何種特色? (A)多地震活動 (B)南部沿海冬季多雨 (C)終年氣溫偏低 (D)高原礦藏豐富。
- 清末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雖曾欲變法以圖強,但仍無法阻止藩屬的喪失,天朝上國的形象日益崩解,下列有關我國藩屬的敘述,何者「最不正確」?(A)因為甲午戰爭使我國喪失台灣、澎湖、遼東半島(B)牡丹社
- 下列何者為一元二次方程式? (A)-3x2-5x+4 (B)(5x-2)(7x-3)=-2(C)3x2-x3=4 (D)x+3=2x 。
- 下列何者是 22x7-83x6+21x5 的因式? (A)2x+3 (B)x2(11x-7) (C)x4(11x-3)(D)x6(2x+7) 。
- 若 a、b 為方程式 x2-4(x+1)=1 的兩根,且 a>b,則 = (A)-5 (B)-4(C)1 (D)3 。
- 光緒 24 年,紫禁城內發生政變,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掌政,到處搜捕被視為亂黨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門和各類官職也重新恢復,軍政大權則由太后信任的權貴控制。請問這個事件的發生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 ( )八月最後一個星期三為西班牙當地著名的番茄節,當天許多遊客皆會前往瓦倫西亞,參加這個相當特殊的慶典。請問:在當地番茄的生產過程中,以下列哪一措施最為重要? (A)興建灌溉水道 (B)坡地興
- 下列各方程式中,何者有一個根為 0? (A)3x2-10x-8=0 (B)2x2+5x=0(C)x(x+1)=1 (D)4x+3=0 。
- 七、請依照括弧提示,填人適當之形動詞或副動詞,簡答,每題1分,請清楚標明題號, 否則不予計分(20%)
- ( )中國境內各地依其地勢高低起伏而形成不同地形區,附圖中哪一種地形通常位於中國的最東側? (A)甲 (B)乙 (C)丙 (D)丁。
- 清朝末年的數場對外戰爭帶給臺灣許多影響,下列史事的配對,何者正確?(A)日軍侵臺→臺灣設省(B)英法聯軍→開港通商(C)中法戰爭→割讓臺、澎、遼東半島(D)甲午戰爭→廢除渡台禁令。
- 請問1845年到中國經商的英國商人「最不可能」到下列何地從事貿易活動 ?(A)上海(B)漢口(C)廈門(D)廣州。
- 若 b 為正數且方程式 x2-x-b=0 的兩根均為整數,則 b 可能為下列哪一數?(A)2 × 3 × 5 × 11 (B)2 × 3 × 7 × 11 (C)2 × 5 × 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