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古人懷人,對象不外「兄弟」、「朋友」、「夫妻」等。下列詩句中,哪一首所思念的對象,與「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殘燈夢有無;遙想故園揮涕淚,況聞寒雁下江湖」這首不同?
(A)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B)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D)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A)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B)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C)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D)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70588
統計:A(0),B(8),C(8),D(1),E(0)
內容推薦
- 【題組】承上題,以下符合孟子所認為「良好學習」的譬喻或例子的,共幾項?(甲)原泉混混(乙)溝澮皆盈(丙)聲問過情(丁)不成章不達(戊)一暴十寒(己)心有鴻鵠(庚)掘井九仞(辛)為間不用,茅塞之
- ( )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何者寓意相同或相近?(A)「螳臂擋車」與「螳螂捕蟬」 (B)「懸然如磬」與「形單影隻」 (C)「龍虎之姿」與「帝王之貌」 (D)「屍居餘氣」與「行將就木」 (E)「起陸
- 在〈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文中,有所謂小說中「暗示」的技巧,下述何者有誤?(A)「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林黛玉個性孤僻,少與人來往(B)「很不與你相干,有我呢」——金鴛鴦之得寵
- 以下選項,符合孟子所認為「良好的教育方式」者,共幾項?(甲)時雨化之(乙)成德達財(丙)答問(丁)私淑艾(戊)不屑之教(己)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庚)一傅眾咻【題組】12 (A)四項(B)五
- ( )下列有關孟子的觀人之術,正確者為 (A)胸中正,則眸子瞭焉 (B)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C)聽其言,察其相,人焉廋哉 (D)我知言 (E)存乎人者,莫良於其言。
- (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A)涉罰臧否 (B)斟酌損益 (C)夙夜憂勤 (D)繼日可待 (E)猥自枉屈
- 下列各組引號內的字讀音完全不同的是: (A)「仳」離/考「妣」/「砒」霜(B)「戧」金/「愴」然/踉「蹌」 (C)慧「黠」/「拮」据/「擷」花 (D)「稜」角/四「楞」/發「愣」。
- 以下新詩詩句,都運用了「轉化」的修辭法,但其中有一個選項與其他三者又有所不同,是:(A) 有很多白天不便細述的事/藏在心底/趁此一刀刀削去 (B) 在傾斜了的世界/保持相互扶持的關係(C) 山
- ( )下列「 」內字詞的解說,何者正確 (A)有「孺子」歌曰:指童子 (B)「不虞之譽」:意外得到的讚揚 (C)「求全之毀」:過於苛求的毀謗 (D)獨孤臣「孽子」:指庶子 (E)得天下「英
- ( )下列關於《戰國策》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A)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各篇作者在漢代已不可考 (B)經過漢代劉歆整理脫誤,才定名為《戰國策》 (C)是分國編排的史書,以記言為主,記載二百四十五
內容推薦
- (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軍(乙)□□之音(丙)所向披□(丁)生活□爛(戊)風□全臺。以上缺空處的字依序宜填入 (A)縻/糜/靡/糜/迷 (B)糜/迷/縻/靡/瀰 (C)糜/縻/靡/
- 有關蒲松齡與曹雪芹的說明,何者正確?(A)《聊齋誌異》其中不少故事在現代經過改編,拍成電影及電視劇;《紅樓夢》亦然 (B)蒲松齡曾考中進士,因此得以接觸上層社會人士,深知人情冷暖;曹雪芹為漢軍
- 【題組】承上題,以下各選項中,何者為稼軒的作品?(A)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B)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
- 有關〈登樓賦〉文句的解釋,何者正確 (A)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歸途遙遠,險阻難行 (B)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戰場闃靜,行軍備戰 (C)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盼得高位,
- 〈勞山道士〉有一些文字具有前後呼應之妙,請問以下哪些句子正有這樣的關係?(A)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B)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諸門人環聽奔走(C)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
- 古人行文,有些數目詞語,僅是虛數,並非實指。下列各句「 」中,何者皆為虛數?(甲)「百」氏之書(乙)「三」顧茅廬(丙)「四」書「五」經(丁)「三」從「四」德(戊)「三」思而後行(己)「百」廢具
- 有關台灣鄉土文學作家的陳述,何者正確? (A) 賴和原名賴河,人稱「彰化媽祖」,加入台灣知識分子所組織的文化協會,積極投入抗日文化及社會運動,人稱「台灣新文學之父」 (B)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
- 下列詞語的解釋,錯誤的有幾組? (甲)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免除官職 (乙)「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聖賢所著之經書 (丙)益治其文:對寫文章有幫助 (丁)恐遂「汩沒」:消失 (戊) 「斗升之
- 「小蹄子」是罵人的話;成語中也常用「動物」來表達負面的意思。下列哪些選項中四個成語都是負面的意義?(A)魚游沸鼎/雁塔題名/燕巢飛幕/暴虎馮河(B)喪家之犬/為虎作倀/狼狽為奸/駑馬十駕(C)
- 有五人欲結為異姓金蘭,他們的自我介紹如下:(甲)雖已花甲,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乙)僕雖弱冠之年,但已相識滿天下(丙)距強仕之年尚復三年,無祿尚憂農(丁)束髮已七年,尚無妻室(戊)屈指一算,竟
- 資料一:柳宗元〈封建論〉:「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滑(凶惡狡猾之人)時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資料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 以下有關現代詩的說明,何者正確?(A)胡適、梁實秋、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提倡格律詩,注重詞藻、意象的美化。主張詩節的勻稱和詩句的整齊,講求聲律之美(B)紀弦創辦現代詩季刊,組成「現代詩社
- (甲)百戰不□(乙)欺□(丙)□此良辰(丁)鞭□(戊)□笑大方。以上缺空處之字依序宜填入 (A)迨/殆/紿/笞/飴 (B)殆/怠/迨/苔/遺 (C)怠/殆/怡/笞/飴 (D)殆/紿/迨/笞/貽。
- 〈先生媽〉一文中,作者運用大量嘲諷的手法,有些以直筆寫出,屬「明諷」;有些則以曲筆委婉陳述,屬「暗諷」。以下何者正確?(A)先生媽痛罵錢新發看輕貧人,卻不惜千金款待郡守等官員,「成走狗性,看來
- 「甲午中、日戰爭,清廷既輕視日本,以為不過蠻夷倭寇;又妄自尊大,忽視軍備,輕率地在朝鮮應戰,終致遭受慘敗。」請問此段敘述,可以用《孫子兵法》中的哪一句話來印證 (A)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B)
- 屈原辭賦中好以「香草、美人」比喻君子、國君;劉基在〈尚節亭記〉也有下段文字:「古人植卉木而有取義焉,豈特為玩好而已。故蘭取其芳,諼草取其忘憂,蓮取其出汙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環以象,坐右
- 〈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段話所表達的情感與下列選項完全不同的是 (A)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瑯琊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
- 下列有關《紅樓夢》中「十二金釵」的敘述,何者正確?(A)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弔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史湘雲(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賈
-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其意旨與下列何者不同 (A)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B)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有關「四史」的說明,正確的有:(A)《史記》為中國第一部通史、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其中「本紀」記帝王事蹟,「世家」記封建侯王,「列傳」記人物,「表」記典章制度,「書」記年代及史事(B)《漢書》為
- 若要請古人為時下年輕人做演講,下列人物與演講題目,何者相吻合 (A)歸有光──如何戰勝學測 (B)顧炎武──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 (C)范仲淹──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國家
- 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連用數字的表達意義方式,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A)「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兩三雞犬聲/四鄰何所有,「一二」
- 下列有關〈原君〉一文中各句解說,何者正確 (A)「攝緘縢,固扃鐍。」是說想要偷竊他人財產 (B)「則唐、虞之世,人人能讓,許由、務光,非絕塵也。」「絕塵」意謂遠離濁世 (C)「而小儒規規焉,以君
- 歐陽脩〈縱囚論〉是篇著名的翻案文章,文中所要反駁的論點是 (A)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 (B)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 俱與「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