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美國東部的「十七年蟬」,幼蟲住在地下長達十七年,僅靠吸吮大樹根的汁液過活;奇特的是,同一地點的上百萬隻幼蟲總會在數週內一起爬出地面,蛻變為蟬,並於交配產卵後共赴黃泉。美國南部的「X年蟬」亦是如此。這種同步且大量的生殖活動,究竟有什麼好處?在自然界,蟬是許多動物的珍饈,所以牠們演化出一種不同凡響的避敵策略——每隔十幾年才大方現身,一旦出現,就多得讓掠食者吃不完。套句演化生物學的術語,這是「超量滿足」。「十七年蟬」的生命週期所以是十七,一是因為這個數字長過潛在敵人的壽命,再則因為「十七」是個質數(除了一及本身外,沒有數字能整除它)。若天敵的生命週期是五年,則十七年蟬就能每五乘十七——即八十五年才倒楣一次。達爾文曾說過:「生存就是不停的競爭」。事實上,求生的武器不一定是尖牙利爪,生殖方式也可以是不錯的選擇!(改寫自古爾德《達爾文大震撼》)
3.依據上文,生物的「超量滿足」指的是以龐大的生殖量,達成何種目的?
(A)增加優良基因者的出生機率。
(B)用「以眾擊寡」的戰術,消滅天敵。
(C)占領生存空間,對抗天敵擴張勢力。
(D)在天敵的掠食下,爭取存活機會。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