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57-61題太陽光入射地球後,被大氣層與地表吸收的能量,平均大約為 (如圖18)。若大氣不吸收太陽與地表發出的輻射,則地表溫度只能維持在-18℃左右;但因地表發出的長波輻射,大部分會被大氣中的水氣、 CO甲烷與其他一些氣體所吸收,因而產生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可保持在適合生物生存的15℃左右。大氣中由於人類活動所帶來的 CO2濃度增加,會增強地球的溫室效應,且可能助長全球愈趨暖化的現象。
科學家最近開始進行一項實驗,試著增加海水中的鐵質,看看能否藉此將大氣中的 CO2濃度減少,以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由於鐵質可以幫助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生長,而地球上又有近乎一半的光合作用是由植物性浮游生物所進行的,因此依據理論推測,若在海洋中施以大量鐵肥,使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與進行光合作用,便可將大氣中的 CO2封存一些在海底,最後將有助於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理論必須在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後便沈入海底的前提下才會成立,唯有如此才能一勞永逸的將 CO2從大氣中移除,否則一旦這些植物性浮游生物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而動物性浮游生物又被大型海洋動物吃掉,這些被移除的CO2 還是會藉由呼吸作用返回地球大氣中,如此一來,海中鐵質的增加並不會減少大氣中 CO2的濃度。
進行這項實驗的科學家,便是在鐵質增加後的海域中(近南極的海域),長期追蹤植物性浮游生物,以及其他海中生物的繁殖情況,試圖找出答案。然而也有一些生態學家提出如下的警告:即使這項實驗證明在海中施以鐵肥可以減低大氣中的 CO2濃度,但干擾或破壞海洋中的食物鏈,也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急遽且負面的影響。上述這些在科學上的爭論,都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才能進行較深入的探討與瞭解。
試根據本文敘述,回答57-61題等有關 與溫室效應的問題。
57.下列有關溫室效應的敘述,何者正確?
(A)溫室效應是工業革命以後才有的產物
(B)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都沒有溫室效應
(C)由於溫室效應,地表所吸收來自太陽與大氣的輻射能量必大於
(D)地表溫度保持在15℃時,由地球輻射進入太空的能量必須遠小於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5),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