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對地電壓在 150 V 以下者,其接地電阻應在______以下。
(A) 10Ω
(B) 50Ω
(C) 100Ω
(D) 200Ω
(A) 10Ω
(B) 50Ω
(C) 100Ω
(D) 200Ω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快濾池濾砂之磨損率約 。(A) 3%(B) 5%(C) 8%(D) 10%102-1 操作丙 第 4 頁,共 7 頁
- 濾砂快濾池之合理濾料厚度 。(A) 10-30 cm(B) 30-50 cm(C) 60-90 cm(D) 120-150 cm
- 建築物避雷設備接地應在______以下。(A) 10Ω(B) 50Ω(C) 100Ω(D) 200Ω
- 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總菌落數之限值為 。(A) 不得檢出(B) 6 CFU/毫升(C) 100 CFU/毫升(D) 1,000 CFU/毫升
- 飲用水水質標準中濁度之限值為 。(A) 2 mg/L(B) 2 NTU(C) 4 mg/L(D) 4 NTU
- 濾砂經篩分析後重量累積之 10%、30%與 60%相對粒徑為 0.03 mm、0.05 mm 與0.07 mm,濾砂之有效粒徑為 。(A) 0.03 mm(B) 0.05 mm(C) 0.06
- 使用電銲機時,採取 措施最安全。(A) 設備接地(B) 電源加裝漏電斷路器(C) 設備不接地電源也不裝漏電斷路器(D) 電路中加裝自動電擊防止裝置並將設備接地
- 為防止人員掉落,安全護欄的高度應在 以上。(A) 20 公分(B) 40 公分(C)60 公分(D) 90 公分
- 過濾效果較差的濾池,其出水閥開度之操作宜維持於 。(A) 開度大(B) 開度小(C) 不調整開度(D) 關閉出水閥
- 傳統淨水程序無法去除 。(A) 濁度(B) 色度(C) 導電度(D) 臭度
內容推薦
- 化學物質 屬結合餘氯。(A) NOCl2(B) HOCl(C) OCl-(D) NH2Cl
- 為飲用水水質標準之細菌性標準項目。(A) 大腸桿菌(B) 大腸桿菌群(C) 糞便性大腸桿菌(D) 沙門氏桿菌
- 史托克(Stoke’s)定律表示顆粒與______之關係。(A) 表面電位(B) 穩定性(C) 沉降性(D) 吸附性
- 某森林中原有一種蛇,具有 A、B 兩種不同體色,並有隨機捕食蛇的老鷹。多年來兩種體色 的蛇數量大致維持固定比例,但 1988 年之後,因酸雨問題導致原本綠色的森林大量枯死, 留下一片枯木林;導致
- 界達電位為膠體顆粒 之電位。(A) 電雙層(B) 擴散層(C) 剪力面(D) 表面層
- 管線圖上"ψ"代表 。(A) 管線中心(B) 管線口徑(C) 管線鑽孔(D) 管線斜角
- 砷之化學符號為 。(A) Hg(B) As(C) Sb(D) Pb
- 活性碳吸附無法去除下列 污染物。(A) 硝酸鹽(B) 有機物(C) 重金屬(D) 臭味
- 電力單線圖〝CT〞代表 。(A) 電壓表(B) 電流表(C) 電容器(D) 比流器
- 量測儀錶之輸出值最常使用三用電表之 功能。(A) 歐姆檔(B) 交流電壓檔(C) 直流電流檔(D) 交流電流檔
- 正常操作快濾池之損失水頭與濾程時間關係為 。(A) 曲線增加關係(B) 成反比減少關係(C) 直線增加關係(D) 無關係
- 化學物質______為水中硬度成份。(A) 鎂(B) 鈉(C) 鋁(D) 錳
- 化學物質______不屬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項目。(A) 濁度102-1 操作丙 第 6 頁,共 7 頁(B) 總有機碳(C) 化學需氧量(D) 大腸桿菌群
- 淨水場加氯消毒之氯液儲槽依______實施自主檢查。(A) 氯氣監測與管理規章(B) 自來水設施設置規章(C) 液氯儲運使用安全規章(D) 氯劑品質安全管理規章
- 受污染水源生物前處理方法不可採用______。(A) 生物旋轉圓盤法(B) 活性污泥法(C) 接觸曝氣法(D) 生物濾床法
- 檢查氯氣外洩漏可利用______,若有洩漏則會產生白煙。(A) 氫氧化鈉(B) 氨水(C) 硫酸(D) 鹽酸
- 【題組】行光合作用時,所需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別會從何處進入葉中? (A)丁 (B)甲、丙 (C)甲、戊 (D)乙、丁。
- 題組:右圖是葉綠體中光合作用二反應的簡圖。試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在光反應中,吸收太陽能的是下列何者? (A)氧氣 (B)酵素 (C)葉綠素 (D)二氧化碳。
- 超級細菌是指用各種抗生素皆無法將之完全殺死的細菌,起因於濫用抗生素;目前已出現多種具極強抗藥性之細菌。根據達爾文的「天擇說」,導致此一狀況的最合理解釋為何? (A)抗生素造成選擇作用,使原本具有
- 花椰菜、芥藍菜和高麗菜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味蔬菜,外觀雖然差異甚大,但事實上卻是來自同種生物;這些人工栽培的蔬菜,其篩選的過程與下列何者最無關係?(A)品種改良 (B)人擇 (C)突變 (D)
- 天氣炎熱時,人的臉色會較為紅潤,其原因及作用為何? (A)血管收縮,減少散熱 (B)血管收縮,增加散熱 (C)血管擴張,減少散熱 (D)血管擴張,增加散熱。
- 下列生物以及其所具有可進行氣體交換的構造,何者配對正確? (A)含羞草—根部的表皮細胞 (B)孔雀魚—氣管 (C)蚯蚓—肺 (D)蝗蟲—鰓。
- 生物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為何? (A)產生葡萄糖 (B)產生氧氣 (C)產生二氧化碳(D)產生能量。
- 呼吸次數的快慢,是由血液中的成分甲,刺激中樞乙所調節,則甲、乙分別為何? (A)甲為二氧化碳,乙為腦幹 (B)甲為二氧化碳,乙為大腦 (C)甲為氧氣,乙為腦幹 (D)甲為氧氣,乙為大腦。
- 人體尿液中含氮廢物的來源,是由下列何種物質代謝而產生? (A)肝糖 (B)葡萄糖 (C)脂質 (D)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