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日本在某時期實施「廢刀令」,規定除了軍人、警察外,其他人士禁止帶刀。在文明開化的風潮下,後來實施徵兵制後,強制實行廢刀令,卻引起部分士族的抗拒,結果發生士族的叛亂事件。請問這段時期為?
(A)大化革新時期
(B)德川幕府後期
(C)明治維新期間
(D)二次大戰期間。
(A)大化革新時期
(B)德川幕府後期
(C)明治維新期間
(D)二次大戰期間。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2)將1L、比重為0.8的乙醇完全燃燒須要若干克的氧氣?
- 1886年,芝加哥的工人為爭取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數,發動了「五一大罷工」,各國工人紛紛響應,是為「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淵源。此事件也因此直接影響了 (A)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 (B)國際工人協會的誕
- 一種畫風出現於一次大戰後,其目標不再描繪自然世界,而是要表現人心的反動,為達到此一目標,就必須描繪人類的夢境與潛在的意識。此畫風應為 (A)達達主義 (B)表現主義 (C)後印象主義 (D)超現
- 十九世紀後半期,在資本主義流行的同時,歐洲各國對資本主義制度逐漸作了修改,其中最主要的是採用社會主義福利政策。請問福利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那一項缺失? (A)景氣不振 (B)貧富懸
- 下列哪位俄國皇帝與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被視為十八世紀「開明專制」的代表? (A)凱薩琳二世 (B)亞歷山大一世 (C)亞歷山大三世 (D)尼古拉二世。
- 有人說:「一次大戰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以下敘述何者最適合為這句話做註腳? (A)因為戰後召開了和會 (B)因為戰爭最後以談和收場 (C)因為戰後形成了更嚴重的問題 (D)因為戰爭消耗了許多
- 【題組】(2)有關各出口餾分的性質與用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出口之餾分是氣體,冷凝收集後,多用作飛機燃油 (B)乙出口之餾分的碳數超過30,多用作工業溶劑 (C)含鉛汽油直接從丙出口流出,辛
- 亞鵬在歷史書上看到一段對某歷史事件的評價:「首次人類歷史上共產主義運動的勝利,不久誕生了第一個宣稱為實現了『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傳統資本主義世界受到極大的衝擊,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上獲得
- 二、字彙選擇:共出5題,每題1分,共5分【題組】Mark loves all kinds of seafood, _______ lobsters.(A) instead (B) probab
- 【題組】(2)試求之值。 (4分)
內容推薦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軍隊合作,阻遏了德軍的攻勢,雙方在西線形成 (A)假戰 (B)宣傳戰 (C)壕溝戰 (D)閃電戰。
- 【題組】(3)共可放出多少千焦的熱量?
- 【題組】下列哪些土地本為西班牙殖民地,二十世紀後被美國控制? (A)菲律賓 (B)關島 (C)阿根廷 (D)墨西哥。
- 某一貨幣在1914年時,美金與它匯率為1:2;然而,到了1923年,卻變成1:2兆,請問這是哪個貨幣? (A)德國馬克 (B)英國英鎊 (C)法國法郎 (D)俄國盧布。
- 1890年代出現一幅時事漫畫,名為「領航員下船」,一位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人,想掌握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解除了首相的職務。請問這位下臺的領航員是誰? (A)加富爾 (B)馬志尼 (C)梅特涅 (D)
- 一本內容有關日本近代史的書籍說:「日本在1895〜1905年的十年裡,接連擊敗中國及□□。這樣的表現,不僅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有殖民地的國家,更讓她站穩亞洲首強的位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
- 東歐為歐洲經濟發展較遲緩的地區,下列敘述哪些正確?(甲)形勢上較為封閉,距離大洋遙遠,海洋帶來的優勢較少;(乙)蘇聯時期採行共產制度;(丙)境內全為基督教國家;(丁)介於東、西方的陸橋位置,民族
- 二、單選題(每題三分):【題組】一物體自靜止開始運動,其加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圖所示,則此物體8秒內的平均加速度為多少公尺/秒2(A) -1 (B) 1 (C) -8 (D) 8 (E) 12
- 英國籍傳教士馬雅各醫師在臺南市開設醫院,開始從事醫療傳道。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開始在臺北淡水傳教,奠定臺灣北部宣教的基業。這兩位傳教士來臺傳教的時間非常接近,他們能來臺傳教是受到哪一件歷史事件的影
- 16 1920年在柏林舉行西方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反藝術展中,參觀者穿過一間公共廁所進入畫廊,並且由一名身穿首次領受聖餐服裝及朗讀淫穢詩的女孩接待。一隻穿著德國官員制服的模型豬懸掛在天花板上。此一展覽的
- 1890年以後,臺灣的那一項物品,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為製作玩具與底片的重要材料? (A)茶葉 (B)蔗糖 (C)稻米 (D)樟腦。
- 設直線 L 的方程式為 ,則下列哪一個平面與 L 平行? (A) 2x-y+z=(B) x+y-z=(C) 3x-y+2z=(D) 3x+2y+z=(E) x-3y+z=1。
- 【題組】史達林本名為朱格什維里,後來改名為史達林,意為「鋼鐵之人」。他取得蘇聯政權後,建立了「史達林模式」的政治,其特色包括 (A)共產黨直接發布政令 (B)完全取消憲法 (C)仇視英、美兩國,
- 何者是促使一次大戰前,德、英兩國關係交惡的原因? (A)德國企圖孤立法國 (B)德國積極擴建海軍 (C)英國堅持光榮孤立 (D)英國企圖使摩洛哥成為其保護國。
- 法國人左拉的名著《酒店》,為哪一派文學的代表作品? (A)浪漫主義 (B)現代主義 (C)自然主義 (D)古典主義。
- 「我們必須摒除激動的情感,我們的動機並不是復仇,也不是把國家的物質力量拿出來耀武揚威,而僅僅是主持正義和維護人類權利」,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何人最有可能發表上述言論? (A)威爾遜 (B)克
- 下列有關烯類及炔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烯類為脂肪烴,炔類為芳香烴 (B)烯、炔類的化性較烷類為安定 (C)兩者均屬於不飽和烴 (D)最簡單的炔類為乙炔,且為汽油中之主要成分 (E)最簡單的
- 【題組】在下列有關1929年全世界經濟大恐慌的敘述中,那些是正確的? (A)使蘇聯更加緊壓榨剝削各殖民地,以解決其本國的財政困難 (B)使日本軍閥發動對外侵略來解決國內的嚴重問題 (C)使美國總
- 下列關於美國戰間期的「新政」的陳述,何者錯誤? (A)是在經濟大恐慌期間提出的 (B)由羅斯福總統來推動 (C)政府是以節省支出,刺激民間消費,來振興經濟 (D)實施結果,使美國經濟逐漸復甦。
- 「我們的行動綱領是:一、揚棄〈凡爾賽和約〉;二、團結全國人民;三、開發國土,發展農業。」這是近代一個政治運動領袖的宣言,他應是 (A)墨索里尼 (B)列寧 (C)希特勒 (D)邱吉爾。
- 某位學者指出,一個社會的生產工具應該由這個社會的全體擁有之並加以控制,這位學者有可能是誰? (A)英國的亞當‧斯密 (B)法國的聖西蒙 (C)法國的伏爾泰 (D)英國的李嘉圖。
- 在市區的馬路上,甲車停在路口。當綠燈亮起時,甲車由靜止加速向前,這時有一乙車以等速度通過路口,並超越甲車。若以甲車在路口的出發處為x = 0,兩車的v - t關係圖如右所示,則甲車在幾秒末可以
- 右圖為 2008 年的人口推估結果,顯示臺灣人口從 1960~2060 年間出生率與死亡率的預測變化,依圖所示,在不考慮社會增加率的情況下,下列何者最正確?(A)在 A 時間點之後,不考慮社會增加
- 馬克思認為:一旦生產工具或生產方式發生變化,會影響到上層社會結構的部分,如政治、法律、思想、信仰等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故物質是人類歷史的重心,一部人類歷史,就是一部物質變遷史。請問:馬克思認為人類
- 關於蘇聯建立後的經濟發展,下列敘述哪項符何事實? (A)俄共政權建立後,實行共產主義,馬上改善俄國的經濟本質 (B)蘇聯採重工輕農的政策,因此穀物生產不如礦物生產 (C)蘇聯在實行五年計畫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