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輔佐蜀漢劉備父子,讓他們得以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名垂千古;鄭氏治臺時期,幫助鄭成功父子建立臺灣政權,有「鄭家諸葛」之稱的人是誰?
(A)張達京
(B)沈光文
(C)施琅
(D)陳永華。
(A)張達京
(B)沈光文
(C)施琅
(D)陳永華。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5),E(0)
內容推薦
- 【題組二】下文是日治時期一位臺灣知識分子的反思,請根據內容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哪一位歷史人物的理念與上述言論最吻合? (A)蔣渭水(B)陳儀(C)余清芳(D)雷震。
- 二、填空題:10分(每格2分,錯、漏、拆解字不給分) (1) 清朝嘉慶年間,( )率漢人進入今宜蘭地區開墾,後來漢人移民增多,清廷乃在當地設置( )廳。【題組】1
- 【題組】請問這位大臣最有可能是何人? (A)陳永華 (B)沈光文 (C)施琅 (D)沈有容。
- 【題組五】下列史料是康熙皇帝考慮是否將臺灣收為版圖時,最後採納的某大臣的建議,閱讀後請回答下列問題:「(臺灣)野沃土膏,物產利薄,耕桑並耦,漁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
- 【題組】有關該大臣所建議的「十年教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原住民拼注文字,教化原住民 (B)設立新式學校,引進西方文化 (C)設立全台第一座孔廟,引進儒家文化 (D)設番學堂,教化原住
- ( ) 如圖10, 為∠BAC的角平分線, ,且 = =10,若△ABC的面積為36,則 =?(A) 2 (B) 3 (C) (D) 4。
- 【題組四】鄭氏時期,有位大臣曾向鄭經建議:「今臺灣沃野數千里,遠濱海外,且其俗醇,使國君能舉賢以助理,則十年生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三十年直可與中原相甲乙,何愁侷促稀少哉?」所以在臺灣展開了一連串的
- 有關夏朝文化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最不可能? (A)是君位世襲的開始 (B) 君位的傳承沿用「禪讓」的方式(C) 二里頭文化可能和夏朝文化有關 (D)最後一任君主是桀。
- 【題組】請問圖中甲、乙、丙、丁分別為何? (A)中國、日本、西班牙、南洋 (B)日本、中國、英國、南洋 (C)日本、中國、南洋、英國 (D)南洋、日本、中國、英國。
- ( )有一等差級數的首項是140,公差是-6,若前n項的和為最大,則n=? (A)(B)(C)(D)26。
內容推薦
- 雅文去年買了一間中古的小套房,住進去半年之後卻發現牆壁上全是壁癌。請問:雅文可以提出何種請求?(A)要求修復或賠償 (B)要求原屋主全部退錢(C)要求屋主負起刑事責任 (D)要求原屋主代為轉售
- (2) 西元1683年,清廷派( )攻台,雙方大戰於澎湖,鄭氏兵敗投降,結束在台的統治。 3
- ( )以下資料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與某國所簽訂的部分契約內容:「一、英人將租用前荷蘭市廳舍當作商館,年需付租金五百銀元。二、英船入港時,將所有槍炮、火藥及其他該國購買的武器,當面點交給國王。三、經常
- 小曼參加學校舉辦的戶外教學,主題是「鹿港古蹟之旅」,最後一站來到了「文開書院」,當地導覽說這是為了紀念明末來臺的一位大儒,此人有「臺灣漢文化之祖」的美譽,曾在臺南等地開設私塾教授漢文,也因略懂藥
-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有幾個? ① 42=8+8 ② -35=(-3 )×(-3 )×(-3 )×(-3 )×(-3 ) ③ 85×25=410 ④ 273×94=(A) (
- 地形起伏變化也會影響一地的水文類型,下列何者是最常出現於兩湖盆地的水系類型?(A) (B) (C) (D)
- (3) 鄭氏政權時,鄭成功父子均重用( ),當時的行政制度、文教事業、經濟貿易等,均為其規畫下完成,因而被稱為“鄭氏( )”。【題組】4
- 【題組六】清領時期,某一郊商組織由二十餘家商家組成,這些商人主要前往中國寧波、上海等地貿易,輸入的商品主要有藥材、日常生活用品等貨物。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請問此一郊商組織為何? (A)北郊
- 豐原翁社里有一間張家古厝「萬選居」,是張達京後代的故居。張達京當年以割地換水的方式,與岸里社原住民達成開鑿水圳的協議。請問:他興建的水圳為下列何者? (A)瑠公圳 (B)貓霧拺圳 (C)八堡圳
- 公民課時,同學發表對於法規與責任的觀點,其中誰的看法最適當?
- 已知甲數與其相反數相等,則甲數=?(A) 0 (B) -(C) (D) 不存在
- ( )下圖是鄭氏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請問:圖中「甲」是指下列何種商品? (A)稻米、鹿皮 (B)軍火、蔗糖 (C)蔗糖、鹿皮 (D)樟腦、布料。
- 二、題組: (一)小婷甄試某大學的歷史系,在口試的時候,口試教授拿出臺灣古地圖,向她說明這是一張明鄭時期的行政地圖,問她有關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域問題……。明鄭時期臺灣首次建立行政區域,在鄭成功父子的治理
- (-2)2的相反數是____ 。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正整數與負整數合稱為整數。 (B) 在數線上的點,若離原點愈遠,則表示這個數愈大。(C) 若兩整數相加為0,則此兩整數互為相反數。 (D) 一個數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
- ( )清朝那位皇帝禁教導致中西文化交流停頓?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道光。
- 在 12 與 36 之間插入 15 個數,使其成為一個等差數列,則此等差數列的和為【6】。
- 【題組】現在的高雄、屏東一帶,在鄭成功治理臺灣時,是屬於下列哪一縣管轄範圍? (A)承天府 (B)天興縣 (C)萬年縣 (D)鳳山縣
- 寫出一個比-1小的數是 ____ 。
- 下列運算過程所使用的方法何者正確?10+6-5-28+4=10+6+(-5 )+(-28 )+4 …………… 步驟一=10+6+4+(-5 )+(-28 ) …………… 步驟二=( 10+6+4
- 佳君與同學一起參觀歷史博物館的「打狗史略」展,解說員詳細說明高雄的史事,並指著一張照片說,這裡曾是鄭氏軍屯的地方。請問:照片中的地點應該是下列何處?(A)鹽埕 (B)鼓山 (C)左營 (D)小港
- 清領前期,台灣的行政區劃歷經多次調整。請問:台灣的開發方向為何? (A)由南向北,由西向東 (B)由南向北,由東向西 (C)由北向南,由東向西 (D)由北向南,由西向東。
- (二)臺灣現今的行政區畫分為 個直轄市、個市及 個縣,這是經過數百年演進的結果。請問:【題組】清領前期臺灣行政區的設置主要是受到移民開發先後影響。依照臺灣開發的先後順序,下列哪一個
- 數線上有A(a)、B(3)兩點,若 =5,則a為____ 。
- 下列四個運算式中,哪些是正確的?甲:7-(-2 )= 乙:(-6 )+(-4 )=-10丙:(-11 )-2= 丁:8-13=-(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