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二次大戰後,除了冷戰,「區域統合」也是一種新趨勢。請問:下列哪一組織並「不」屬於「區域統合」?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東南亞國家協會
(C)歐洲聯盟
(D)歐洲經濟共同體。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東南亞國家協會
(C)歐洲聯盟
(D)歐洲經濟共同體。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列寧曾積極向世界推行共產革命,中國共產黨成立即和此有關。請問:民國12年,中國國民黨哪位領袖決定「聯俄容共」政策,與蘇聯進行合作?(A)宋教仁(B)孫文(C)蔣中正(D)蔣經國。
- 31 至 37 題請參照下列基數表【題組】試計算 60 歲男性,每年期末繳付年金 10 萬元至死亡為止之現值(A) 1,381,128 元(B) 1,481,128 元(C) 2,137,03
- 【題組六】附圖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示意圖,甲、乙、丙、丁是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四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圖中未依順序排列),請回答下列兩題:【題組】地球在圖中甲、乙、丙、丁四個位置的節
- 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對軸心國宣戰,提供同盟國大量協助。對於同盟國的反攻,下列何者正確?(A)盟軍從巴爾幹半島,反攻義大利(B)盟軍在北非登陸,配合蘇軍,夾擊德國(C)美國投下原子彈,日
- 羅斯福是美國史上唯一擔任四任的總統,台北還有紀念他的羅斯福路。請問:關於他在二次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下列何者有「誤」?(A)正式對軸心國宣戰(B)堅持孤立主義(C)參與開羅會議 (D)爭取蘇聯對
- 導演李安拍攝電影《胡士托風波》,描寫1969年艾略特在偏僻的家鄉舉辦音樂節,沒想到竟湧進50萬人,當時這群年青人的訴求是「音樂與和平」。此舉被視為是美國國內針對哪一場戰爭所掀起的反戰浪潮?(A)
- 西元1989年,受到蘇聯和東歐走向「非共化」的影響,中國也掀起了哪一場政治運動?(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C)六四天安門事件(D)文化大革命。
- 一次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強權,紐約更是世界的重要舞台,請問:下列何者,與紐約「無關」?(A)經濟大恐慌的股巿崩盤起點(B)《聯合國憲章》簽署地(C)聯合國總部所在地(D)九一一事件事發地。
- 二次大戰後,為防範共產主義的蔓延,美國對蘇聯展開「圍堵」之勢。請問:美國的「圍堵」作法,並「不」包括下列何者?(A)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推動馬歇爾計畫(C)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D)成
- 【題組】承上題,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巿狂跌,引發連鎖效應,造成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請問:關於經濟大恐慌發生的原因,何者「不」包括在其中?(A)戰後歐洲經濟復甦 (B)美國構築關稅壁壘(C
內容推薦
- 美國在一次及二次大戰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列對於兩次大戰與美國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兩次大戰都是中途參戰(B)兩次大戰中,美國和日本均為敵對狀態(C)兩次戰後都積極投入歐洲事務(D)戰後都
-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積極為經濟大恐慌尋找出路,實施一連串的經濟及社會改革措施。請問:其因應措施,「不」包括下列何者?(A)主持「爐邊談話」,重建民眾信心(B)推動大型公共工程建設(C)建立
- 戈巴契夫在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對於他的貢獻,下列哪幾項描述是正確的?(甲)使冷戰結束(乙)帶領蘇聯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丙)使西歐國家結束共黨專政(丁)促使東西德統一。(A)甲乙丙(B)甲乙
- 同學在段考前針對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一番分析和比較,以下哪一種的說法是「錯」的?(A)一戰起因於奧塞衝突,二戰亞洲戰場起因於七七事變(B)一戰以歐洲戰場為主,二戰戰場則遍及歐亞非三洲(C)
- 【題組】工業革命是從哪一個行業開始發展的?(A)運輸業 (B)造紙業 (C)塑膠業 (D)紡織業。
- 關於一次大戰期間,俄國政局的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1917年,俄因參戰失利,爆發兩次革命(B)十月革命,俄國推翻沙皇尼古拉二世(C)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共和政權(D)二月革命,列寧領導布
- 美國在1949年到1952年,提供約135億美元的金援,以解決歐洲重建的問題。請問:這是美國實施的何項政策?(A)關稅壁壘政策 (B)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馬歇爾計畫 (D)孤立主義。
- 西元1992年各國簽署《馬斯垂克條約》後,此組織正式誕生,組織中的會員國不但在經濟、外交、司法等層面相互合作,之後更發行共同使用的新貨幣。請問:此組織指的是下列何者?(A)歐洲聯盟 (B)亞太經
- 右圖來自於《番社采風圖》,其記載清代臺灣平埔族特殊生活習慣。此畫呈現原住民上課的情形。請問:清領時期原住民要去哪接受教育?.(A)儒學 (B)私塾(C)社學 (D)書院
- 1929年,從美國引發的經濟大恐慌,對哪一個國家的衝擊最小?(A)蘇聯(B)英國(C)德國(D)義大利。
- 2013年8月國際新聞報導:「敘利亞反抗軍指控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沙林毒氣,攻擊大馬士革近郊,造成逾千人死亡。」英國向聯合國提出制裁的建議。依此判斷,若決議通過,可能由聯合國哪個機構對敘利亞進行制
- 以阿戰爭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家園保衛戰。關於以阿衝突的歷史背景,下列何者有「誤」?(A)猶太人認為巴勒斯坦是上帝的應許之地(B)中世紀以來,巴勒斯坦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C)一次大戰後,猶太人
- 臺灣的政治一向是國民黨長期執政,從何事之後,此一黨專政的現象已經改變? (A)解除黨禁 (B)李登輝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 (C)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D)民國八十九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
- 右圖是諷刺二次大戰時,德國為避免東西兩面同時作戰的危機,於是與某國約訂互不侵犯。請問:這個與德國簽訂條約的國家為何?(A)英國(B)法國(C)波蘭(D)蘇聯。
- 韓戰和越戰皆是二次大戰後,規模較大的區域戰爭。關於這兩場亞洲戰爭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A)韓國和越南皆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建國(B)美國參戰是為了防止共產勢力的擴張(C)韓戰和越戰皆得到聯合國
- 知名影集《諾曼第大空降》講述盟軍在1944年集結上萬架的飛機和千餘艘軍艦,在諾曼第搶灘,強行登陸。關於此次行動的歷史背景,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諾曼第位於法國 (B)盟軍主要由英、美組成(
- 美國總統歐巴馬卸任前,宣布恢復與古巴的外交關係。兩國交惡源自於1962年的古巴危機。關於此危機始末,下列何者需修正?(A)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B)全美國幾乎在飛彈射程範圍,美國備感威脅(C)美國
- (二)附圖為歐洲四個國家的首都位置分布圖,請問:【題組】1814年,為了重整歐洲政治秩序的維也納會議在圖中的何處召開?(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五】附圖為由北極上空往下看時,太陽、地球與月球運行時相對位置的示意圖,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四題:【題組】月球運行到哪個位置時,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為上弦月?(A)甲 (B)乙 (C)丙 (D)丁。
- 魯諾是德國納粹黨人,在納粹黨執政時代,他「不」會採取哪一項政治行動?(A)宣誓效忠元首希特勒(B)迫害猶太人(C)強力打擊共產黨 (D)發動罷工,反政府。
- 趨勢大師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點出:「把握全球化這個趨勢,在21世紀才有競爭力。」【題組】請問:為促進全球經濟合作,因而產生下列哪一個國際組織?(A)關稅同盟(B)歐洲聯盟(C)國際聯盟(
- 戰間期,在英、法的姑息下,助長了德國向外擴張氣燄。但是,在德國併吞了哪一個國家後,英、法兩國態度轉趨強硬?(A)奧地利 (B)捷克(C)匈牙利(D)荷蘭。
- 「在歡樂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這段話的意旨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富貴招朋友,困苦識知已 (B)與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C)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D)相
- 【題組】2018年1月31日晚上將發生月全食,此時月球運行到圖中哪個位置?(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承上題,世界走向全球化,主要是哪一項因素把世界抹平?(A)冷戰結束 (B)通訊科技發達(C)區域統合 (D)聯合國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