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羅漢腳」是清代臺灣社會的特殊角色,他們舉目無親,流離失所,死後更無子嗣送終,往往遺骨暴露,聽任風吹雨打,於是有民間善士為之收屍,立廟祭祀。下列廟宇,何者屬之?
(A)有應公廟
(B)土地公廟
(C)城隍廟
(D)三山國王廟
(A)有應公廟
(B)土地公廟
(C)城隍廟
(D)三山國王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以下是形容臺灣某時期社會現象的資料:「本地所產的稻米,反而在島內市場走俏起來」、「到後來,臺灣不僅沒有稻米可供外銷,反而需要向大陸搬糧救急」。導致此現象的主因是: (A)臺灣發生戰事,官府向農
- 「治理臺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把成功的日本經驗套在臺灣人民身上。我們以生物學上的比目魚為例,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體的同一邊。若你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睛改裝在身體的兩邊,那就是違反了生物學的原則。比目魚眼
- 受到辛亥革命浪潮的影響,就讀總督府醫學校的杜聰明也關心對岸的政治局勢,常與同學私下討論,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進而謀劃以行動實際參與。1913年,杜聰明匯款到中國作為革命經費,還與同學攜帶霍亂
- 下表是1905~1935年間臺灣四個都巿(高雄、臺南、臺北、基隆)的人口變化統計表,表中的「丁」是指哪一個城巿? (A)高雄 (B)臺南 (C)臺北 (D)基隆
- 日治時期臺灣的中等教育資源泰半用於日人子弟,臺灣人缺乏進入中學校的升學管道。為此,臺灣的仕紳籌款興建了哪一所中學? (A)建國中學 (B)臺中中學校 (C)新竹中學 (D)臺南一中
- 晚清時期,臺灣的經貿型態在某次對外戰事後,由原本以中國大陸為主的國內貿易,轉變為以世界各國為對象的國際貿易。這次戰事是: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下列是有關清代臺灣兩個族群關係的描述,由於受到甲族群的威脅,乙族群選擇遷徙到他處,重新去尋覓另外的生活空間;乙族群以土地換取甲族群的水圳灌溉資源。請問:甲、乙兩族群分別為何? (A)閩南人、客
- 光緒年間,清廷著手建設臺灣,推動許多近代化建設,然以下何者最早為民間所推動? (A)自來水 (B)電線設備 (C)西式醫館 (D)輪船航運
- 關於清代前期臺灣社會階層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上層階級多出身自科舉制度 (B)最被輕視的是漢人社會中無田無室的「羅漢腳」 (C)臺灣社會中從事工商業的人數最多 (D)郊商階級無
- 下圖是清代臺灣開港後某現象的分布示意圖,請依據你的歷史知識判斷,它應是下列何者? (A)泉州、漳州、客家移民分布圖 (B)臺灣區域開墾先後示意圖 (C)臺灣人口密度示意圖 (D)茶葉、蔗糖、樟
內容推薦
- 「和內地相比,臺灣不失為一塊樂土,各方面的情形也都比內地好。臺胞的知識水準、守法精神,儉樸耐勞為旅臺者所共見。」此段文字的撰寫者應該是: (A)清領末期來臺工作的外國商人 (B)日治時期奉派來
- 新埔義民廟後方,立有「粵東褒忠義民總塚」墓碑。這個碑的設立與乾隆時期臺灣哪一民間動亂有關? (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頂下郊拚
- 有位日本高級官員說:「為了讓本島人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又有必要在實質上體認皇道之精神,對事物的看法也必須與內地人相同。若語言、姓名、風俗、習慣等,也能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則是最理想的事。」上述談話
- 一位高中生在某篇文章的首頁看到「兒玉源太郎」、「生物學原則」與「舊慣調查」三個關鍵詞。該文應該在寫哪個人對臺灣的統治策略? (A)樺山資紀 (B)佐久間左馬太 (C)後藤新平 (D)田健治郎
- 日本在臺灣殖民時期,有的糖廠會兼營水利設施。糖廠大多規定:凡使用灌溉溝渠的農民,須以甘蔗折價繳納,不收取現金或其他實物。糖廠採取徵收實物措施的目的為何? (A)農民缺乏現金,必須配合,收取實物
- 二、多選題:某君於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時來到臺北發展,以下是其在臺北的生活情景,其中何者符合史實? (A)他可以乘坐火車至基隆遊歷 (B)他在基隆參觀了億載金城砲臺 (C)他參加了省會遷至臺北府
- 1696年(康熙36年),由臺南府城沿西部海岸平原北上,到北投採硫磺的郁永河,他在旅程途中會經過哪些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 (A)西拉雅族 (B)道卡斯族 (C)噶瑪蘭族 (D)凱達格蘭族
- 小瑄在一段史料中看到:「生番殺琉球島民五十四人,有十二人逃生。次年,又劫備中州佐籐利八等四人……。」以及「事竣,遂會督部疏請設縣,命其名曰『恆春』;得旨曰:『可』。」根據這段史料,下列敘述何者
- 臺灣早期的社會是個移墾的社會,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逐漸進入定居的型態。從移墾到定居,臺灣在哪些方面出現了根本上的改變? (A)人口結構 (B)語言結構 (C)祖籍意識 (D)宗族組織 (E)領
- 下列哪些是日治時期「內地延長主義」之下所標榜的政策? (A)內臺共學 (B)內臺婚姻合法化 (C)實行三段警備制 (D)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E)開放臺灣資本進入日本市場
- 日治時期的農業政策有所謂「米糖相剋」問題,關於這一問題的相關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導因於蔗農長期遭受嚴重剝削 (B)臺灣農業原本偏米單一經濟作物 (C)是因為蓬萊米研發成功之後所產生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總督府積極推動臺灣農業的發展,其中稻米在1921~1930年之內增產快速。就你所學判斷,造成稻米產量激增的原因為何? (A)實施肥料換穀政策 (B)磯永吉改良蓬萊米 (C)大
- 【題組】「頂下郊拚」發生的時間與下列何者較相近? (A)林爽文事件 (B)吳沙開墾宜蘭 (C)臺灣開港通商 (D)牡丹社事件
- 【題組】承上題,造成這一現象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A)簽定中英法《天津條約》 (B)牡丹社事件 (C)丁日昌治臺 (D)劉銘傳治臺
- 已知將(x+p)(x-15)展開後的結果為x2+qx+75,求p+q之值為何?(A)-25 (B)65 (C)60 (D)25
- 若21x2+29x-10因式分解的結果為(3x+p)(7x-q),則點(p,q)在直角坐標平面上的第幾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 設x2+bx+c=(x+m)(x+n),若b<0,c>0,則下列何者正確?(A)m>0,n<0 (B)m>0,n>0 (C)m<0,n<0 (D)M<O,n>O
- 下列何者為(x-2)x+5)=-10的解?(A) 2 或-5 (B)-8或-4(C)13或-6(D)-3或0
- 試求2x2-7x-2=0之解為?(A) (B) (C) (D)
- 二次方程式x2+ax+b=0的兩根比二次方程式x2+5+6=0的兩根都大4,則a+b=?(A) -1 (B)0 (C)1 (D)2
- 若9x2-(b-2)x+16為完全平方式,則b=?(A)26 (B)-22 (C)26 或-22 (D)±24
- p為下列何值時,方程式x2+px+5=0有相異的兩根?(A)2 (B)3 (C)4 (D)5
- 設x為負整數,且x2+6x-9991=0,則x之值為何?(A)-100(B)-101 (C) -102 (D) -103
- 張飛與岳飛同解x2+bx+c=0張飛看錯一次項係數得兩根為-1和14,岳飛看錯常數項得兩根為一4和9,則此方程式之正確解為何?(A)-3,8(B)-5,18 (C)-2,7 (D)2,-7
- 若二次函數 與 x 軸交於 A、B 兩點(B 點在 A 點右方),與 y 軸交於 C 點,頂點為 D 點,則下列哪個選項正確?(A) D 點為( ) (B) A 點為(-1 , 0)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