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下列四則歷史故事,何者正是「功成不居」的表現?
(A)介之推協助晉文公返國登基之後,便帶著母親到深山隱居
(B)唐太宗氣度雍容、虛心納諫,而魏徵直言敢諫,成就貞觀之治
(C)越王句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教訓,滅吳復國
(D)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僅任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就毅然辭職,歸耕田園。
(A)介之推協助晉文公返國登基之後,便帶著母親到深山隱居
(B)唐太宗氣度雍容、虛心納諫,而魏徵直言敢諫,成就貞觀之治
(C)越王句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教訓,滅吳復國
(D)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僅任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就毅然辭職,歸耕田園。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冰花瞬即融化,融入舌尖,那種沁涼暢快的感覺,足以將豔陽融化掉」使用「誇飾」修辭技巧。下列李白的詩句,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修辭技巧? (A)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 (B)浮雲遊子意,落日
-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詞義兩兩相同? (A)他一直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基督教是禁止祭拜「偶像」的 (B)得了「便宜」還賣乖/蠅營狗苟的小人老愛占些寸絲半粟的「便宜」 (C)姐姐「輾轉
- 下列詞語,何者解釋錯誤? (A)誠然:確實如此 (B)遜色:比不上 (C)向隅:比喻得不到 (D)俄頃:過了一段時間。
- 記承天夜遊一文中,「積水空明」一詞是在說明什麼?(A)四周低窪積水,中間高起明朗 (B)積水澄澈,清可見底 (C)月光照在地上,好像積水一樣,映射出光明來 (D)積水與明朗的天空相映成趣。
- 關於五柳先生傳一文的說明,下列何錯誤?(A)本文仿史傳寫成,分「傳」與「贊」兩部分 (B)本文是採用旁觀者的角度來抒發作者自我的理想 (C)其生活境況與顏回相似,寫出他「樂天知命」的態度,及「憂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不可互相替換? (A)「俄頃」堆積成一座小山:剎那 (B)「澄澈」剔透的雪花冰:明澈 (C)現代人「誠然」口福不淺:誠實 (D)看完了電影,「萌生」了許多想像:產生。
- 吃冰的滋味一文中洋溢著哪一種情感? (A)思鄉 (B)愛國 (C)關懷 (D)懷舊。
- 關於謝天一文的分析,下列何者不適當? (A)所謂的「謝天」,其實不是感謝神靈,而是感謝眾人 (B)文中主旨和「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一句相同 (C)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是因為
- 五柳先生傳一開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末又說「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這兩者之間有何關係?(A)說明五柳先生實是上古社會的人 (B)故弄玄虛,文末再揭曉答案 (C)五柳先生安貧樂道、淳樸自
- 「名聞□邇/□不掩瑜/好整以□」以上缺空處,依序應填入下列何組字形? (A)遐/瑕/暇 (B)瑕/暇/遐 (C)遐/暇/瑕 (D)瑕/遐/暇。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前後相同? (A)人生「哲學」/研究「哲學」 (B)菜肴「布」好/一匹「布」 (C)不「居」功/新「居」落成 (D)「囑咐」我要小心/父母的「囑咐」。
- 「人的一生,就是上天與社會的賜予。」(藍蔭鼎)這句話的意思和下列何者相同? (A)各有所長,各盡其才 (B)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C)見仁見智,各有所好 (D)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湯姆.漢克,曾兩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有次記者問他:「漢克先生,從影以來, 你認為表現最滿意的是哪一部作品?」湯姆.漢克笑了笑回答:「下一部。」關於這段問答,下列何者可作為注解?
- (甲)阮囊羞澀(乙)食前方丈(丙)斷垣殘壁(丁)鶉衣百結(戊)身無長物。以上形容貧窮的成語是?(A)甲乙丁 (B)乙丁戊 (C)甲丙丁 (D)甲丁戊。
- 蘇軾 記承天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作者所呈現的心境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忙人無是非,閑人是非多 (B)人閑桂花落,夜靜春
- 我國歷代文人常有個人獨特嗜好,可以稱為「雅癖」,如東晉 陶淵明喜愛「菊花」。下列何人喜歡竹子,還曾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A)杜子美 (B)孟浩然 (C)蘇
- 「蘇軾仕途多蹇,貶謫地方的挫折和苦難,在他的詩詞文賦裡展露無遺。黃州時期是他在文學創作上的一次高峰期,如前後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記承天夜遊等許多膾炙人口的華章,都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作。」根據
- 陶淵明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這段文字主要表現出陶淵明的何種襟懷? (A)愛好讀書與嗜好飲酒 (B)
- 德蕾莎修女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後,仍謙卑的為窮人彎下她的腰,盡心奉獻給貧苦的人。下列哪一句話可作為她的寫照? (A)得諾貝爾獎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B)越是真正作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
- 下列「 」中所指的對象,何者說明正確?(A)「茲」若人之儔乎—黔婁 (B)極「其」言—五柳先生 (C)以樂「其」志—五柳先生 (D)「或」置酒而招之—陶淵明。
- 「酣觴賦詩,以樂其志。」句中的「觴」,本指「酒杯」,此借代為「酒」,。下列文句「 」內的語詞,何者非屬此類?(A) 把酒話「桑麻」 (B)造福「桑梓」(C)孤「帆」遠影碧山盡 (D)呆若「木
- 根據五柳先生傳的內容,下列何者最能表現出陶淵明率真的個性?(A)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D)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已志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思異於其他三者?(A)不戚戚「於」貧賤 (B)像祖母之「於」我家 (C)相與步「於」中庭 (D)「於」事無補。
- 「蓋竹柏影也」的「蓋」字,其意思和下列何者相同?(A)武功「蓋」世(B)孔明使用空城計,「蓋」因不得已而用之 (C) 掩「蓋」事實 (D)「蓋」一癩蝦蟆也。
- 孔子曾自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句話與五柳先生傳中的哪一句話相近?(A)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B)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C)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D)閑靜少言
- 愛因斯坦:「人是為其他的人活著——主要是為了我們所關心的人的笑靨和生活,此外也為一些並不相識的靈魂。」這句話和下列何者文意相符? (A)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B)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C)
- 下列各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是不相同的?(A)「ㄉㄞˋ」惰偷懶/消失「ㄉㄞˋ」盡(B)一「ㄔㄡˊ」莫展/運「ㄔㄡˊ」帷幄 (C)南轅北「ㄔㄜˋ」/重蹈覆「ㄔㄜˋ」 (D)「ㄏㄨㄥ
- 下列哪一個句子所描述的季節跟記承天夜遊一文中「十月十二日夜」的季節相同?(A)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 (B)櫻花紅陌上,柳絮綠池邊(C)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詞性為動詞?(A)短「褐」穿結 (B)因以為「號」焉(C)「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D)「曾」不吝情去留。
- 下列「 」中的字,用下面的字詞替換後,何者文意改變了?(A)「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只 (B)「遂」至承天寺—卻 (C)「解」衣欲睡—脫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罷了。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去留」句中一詞在意義上只取「去」的意思,這就叫做「偏義複詞」。下列文句「 」內的語詞,何者非屬此類?(A)對於師長與父母的諄諄教誨,我一刻也不敢「忘記」。 (B)陶
- 尚青和尚水到大陸旅遊,去參觀了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故居,在故居門前應會看到哪一副對聯?(A)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B)千秋冤案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 (C)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壇禮樂冠華
- 【題組】「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繞著他們的慈母而遊戲」一句運用了譬喻修辭技巧。下列文句,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技巧? (A)溪頭的竹子們拚命往上伸展,爭取冬日難得的陽光 (B)這些藤蔓真是可惡,不知
- 【題組】由詩中可知,陶淵明的五個兒子表現如何? (A)不學無術 (B)大器晚成 (C)大有可為 (D)任真自得。
- 請找出下列表格錯誤之處: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