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銼削軟金屬宜選用
(A)粗齒銼刀
(B)中齒銼刀
(C)細齒銼刀
(D)特細齒銼刀。
(A)粗齒銼刀
(B)中齒銼刀
(C)細齒銼刀
(D)特細齒銼刀。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鑽頂上之二鑽唇稱為切邊,連接二切邊者稱為(A)靜點(B)切線(C)切點(D)唇邊。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 A2F3,試板之厚度為 (A)5~5(B)5~5(C)10~12(D)5~5 公厘。
- 刺沖之錐尖角度不得磨成(A)30°(B)45°(C)60°(D)90°。
- 銼刀的公稱長度為(A)刀端至刀根(B)含柄總長(C)刀端至刀踵(D)刀齒總長。
- 調整鑽床的轉速與何者無關(A)鑽頭長度(B)鑽頭大小(C)材質(D)材料硬度。
- 錐柄鑽頭鑽孔直徑等於(A)鑽身直徑(B)鑽邊直徑(C)斜柄直徑(D)直柄直徑。
- 【 】氣占大氣組成的 78 %,【 】氣占大氣組成的 21 %。
- 平鏨是用於鏨切工作物之(A)表面(B)內面(C)溝槽(D)內圓弧。
- 使用圓銼刀銼削圓孔時,宜採用何種銼削法,孔壁才較能圓滑(A)直進銼削(B)直進帶轉銼削(C)斜進銼削(D)橫轉銼削。
- 工件最後銼光時常採用何種切齒之銼刀?(A)單切齒(B)雙切齒(C)曲切齒(D)安全邊。
內容推薦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規範中,薄板開槽角度為 (A)30°(B)40°(C)60°(D)90°。
- 鑽頭靜點部份應磨成(A)一點(B)一圓面(C)一直線(D)不一定。
- 鑽床之規格一般以何者來稱呼(A)台面之大小(B)鑽床之高度(C)夾頭夾持能力(D)總重量。
- 什錦銼是由何種形式的銼刀所組成(A)粗細不同(B)大小不同(C)形狀不同(D)長短不同。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代號 B1F4 中"B" 是代表 (A)薄板(B)厚板(C)薄管(D)厚管。
- 鑽頭兩切邊不等長易產生(A)鑽孔太小(B)鑽腹易裂(C)鑽尖易斷(D)單切邊受損。
- 鑽床如採用高速旋轉時,其鑽頭應選用(A)鎢鋼鑽頭(B)普通鑽頭(C)高速鑽頭(D)軟鋼鑽頭。
- 一般手工電銲在技能檢定代號 B1F4 中墊板的寬度為 (A)6(B)25(C)40(D)60 公厘。
- 鑽頭之螺旋角一般為幾度(A)17°(B)27°(C)37°(D)47°。
- 通過 C 類薄管檢定者,其適任工作之管徑範圍為 (A)38公厘以上(B)60公厘以上(C)73公厘以上(D)165公厘以上。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規範中,材料類別"D" 代表 (A)薄板(B)厚板(C)薄管(D)厚管。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時,A2F3 的根部間隙是 (A)0(B)2~4(C)4~6(D)6~8 公厘較適宜。
- 鏨子刃口熱處理的過程是(A)先退火後回火(B)先淬火後退火(C)先淬火後回火(D)先淬火後表面硬化。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時,B2F4 試題開槽的角度是 (A)25°(B)35°(C)45°(D)60°。
- 增加鋼材淬火硬化程度之元素為(A)鐵(B)碳(C)硫(D)矽。
- 活動扳手鎖緊螺絲其活動顎應向那一方向才正確?(A)向鎖緊方向(B)兩方向皆可(C)依螺距而定(D)向旋鬆方向。
- 下圖中的修坯刀,不適用於(A)瓶身之整修(B)圈足之整修(C)作品之拋光(D)轉角之整修。
- 虎鉗鉗口之斜紋槽,其功用為(A)較易夾緊工作(B)美觀(C)增加硬度(D)耐磨耗。
- 最適宜表面硬化之鋼材為(A)低碳鋼(B)中碳鋼(C)高碳鋼(D)工具鋼。
- 扭力扳手是使用何種力量?(A)推力(B)拉力(C)衝力(D)彈力。
- J型開槽的銲接符號為 。
- 虎鉗規格是以下列何者來表示(A)重量(B)夾持厚度(C)夾持喉深(D)鉗口寬度。
- 可撓性手弓鋸條適用於鋸切(A)碳化鎢(B)花崗岩(C)淬硬鋼料(D)低碳鋼。
- 碳鋼進行熱處理時,何者必須施以急冷(A)回火(B)退火(C)淬火(D)正常化。
- 螺絲起子大小規格係指(A)全長(B)軸徑(C)前端寬度(D)柄外之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