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資料(一):在日本,德川氏代豐臣氏而興,……萬曆三十七年(日本慶長十四年,1609 年)命有馬晴信,四十四年(日本元和二年,1616 年)再命長崎代官、村山等安遣兵船至臺灣,兩度並皆失敗。然就在這一期間,臺灣已成為中日走私商人的會合地點,而漸漸發達,……。資料(二):荷蘭人占領臺灣不久就同日本人發生衝突,因為日本人反對向他們繳納關稅。在爭執中,荷蘭人指出「臺灣土地不屬於日本人,而是屬於中國皇帝,中國皇帝將土地賜予東印度公司,做為我們從澎湖撤退的條件」。資料(三):《巴達維雅城日記》指出:「中國人已獲准前往臺窩灣(安平)與我方貿易,但宮廷並未公開許可,而軍門、都督及大官則予以默認。」幾位同學根據以上三則資料各自提出他們的看法:甲:「荷蘭人認為臺灣是明朝政府給予的領土。」;乙:「臺灣是當時東亞貿易的重要轉運站。」;丙:「資料(二)中所說的衝突,應該是指濱田彌兵衛事件。」;丁:「荷蘭人向日本人要求繳納關稅是完全合理的。」請問:正確的有幾位?
(A)一個
(B)二個
(C)三個
(D)四個。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