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下列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何者正確?
(A)全球快速暖化,雪線會移向低緯度和低海拔
(B)工業化的影響,全球暖化的速度快於過去的復暖速度
(C)各地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相當,易發生海水灌
(D)海上或陸地的積冰融化,造成地球反照率增加
(E)凍原中甲烷冰可能融化,會增強暖化。
(A)全球快速暖化,雪線會移向低緯度和低海拔
(B)工業化的影響,全球暖化的速度快於過去的復暖速度
(C)各地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相當,易發生海水灌
(D)海上或陸地的積冰融化,造成地球反照率增加
(E)凍原中甲烷冰可能融化,會增強暖化。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造成新生代早期冰室氣候的主要原因為何?(A)地球反照率的提高(B)海陸分布的變化(C)造山運動使岩石風化蝕加強(D)太陽輻射量的變化。
- 臺灣位於兩大板塊的交界,此界線經過臺灣的何處?(A)花東縱谷(B)海岸山脈(C)中央山脈(D)西部平原。
- 下列何者為錯動型板塊邊界?(A)聖安得列斯斷層(B)喜拉雅山(C)中央山脈(D)東非裂谷。
- 台灣附近沒有哪-種地形?(A)中洋脊(B)海溝(C)海槽(D)火山島弧。
- 附圖中,風中心在臺灣西北方,有關此時台灣各地的狀況何者錯誤? (A)北部風勢最強(B)西半部雨最大(C)東北部會發生海水倒灌(D)東部可能出現赞風·
- 下圖的地層受壓力而逐漸產生彎曲,最後當地層斷裂時,断層線右邊的上盤將做何反應?形成何類型斷層? (A)向上跳升,形成逆斷層(B)向下陷落,形成正斷層(C)向上跳升,形成正斷層(D)向下陷落,形成
- △ABC中,a=9,b=10,c=11,武求ABC的内切圓半徑=?(A) (B) (C) (D)
- 地球自轉軸角並非始終為現在的5,而是緩緩的在5與5之間變動: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地球自轉傾斜角度為5時,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臺灣的緯度會變成北緯5 (B)各緯度
- 溫鹽環流的沉降作用在何處附近進行?(A)南大西洋(B)北太平洋(C)赤道(D)北大西洋。
- 下列哪個地質材料不適合當作百萬年時間尺度的古氣候研究之材料?(A)深海岩心(B)南北極冰芯(C)樹木年輪(D)逆斷層(E)黃土·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臭氧的敘述,何者最正确?(A)空氣汙染會產生臭氧,彌補臭氧洞,對人體健康有利(B)氧氣吸收了紫外線會成臭氧,臭氧吸收紫外線會分解成氣氣(C)臭氧將紫外線反射回太空,所以會減弱照射到地表
- 約一萬年後,織女星將取代今日的勾陳一成為「北極星」·主要原因為何?(A)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偏心率的變化(B)黃赤交角的改變(C)地球自轉軸指向的變化(D)地球自轉及公轉速率改變(E)織女星移動到
- 去數萬年中,地球曾處於冰河期,全球的海陸分布與現在不。下列有關台灣海峽與歐亞大陸沿岸在冰河期的敘述,何者正确?(A)全球大都覆蓋在冰河下,台灣海峽海平面上升,臺灣沿海地區的生帶升高(B)極區冰擴
- 請問下面哪一項因素的改會使得地球和太陽距離的近改變,以致於造成地球年溫差的改變?(A)地球公轉軌道的偏心率化(B)地球自轉軸的搖晃(C)地球自轉傾斜角度的改變(D)太陽黑子數量的變化。
- 關於火山地震的分布,下列何者述正确?(甲)有火山的地方一定有地震(公)有地震的地方一定有火山(丙)火山與地震呈帶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板塊運動(丁)所有的火山均分布在板塊邊界(戊)全球火山奥地震的分
- 香料在空氣中所聞到的強度會較下列何者中為低(弱)?(A)水中(B)油脂中(C)酒精中(D)環化糊精中
- 下圖是花蓮大興村土石流的示意圖,請間土石流為何堆積在該處? (A)水量大增,沖刷劇烈(B) 山坡坡度變緩,流速減低(C)地形從窄變開闊,流速增加(D)有許多屋舍與道路阻擋,不利土石流的移動。
- 關於臺灣火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澎湖群島主要為玄武岩(B)屏東外海的小琉球島火山島(C)大屯火山區一帶有很多碳酸泉(D)蘭嶼、綠島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底下的過程中產生。
- 在古氣候資料調查最為完整的是(A)氣溫(B)降雨(C)季風(D)氣壓。
- 政府設置的台灣地震博物館位於何處?(A)臺中霧峰(B)臺中大里(C)南投集集(D)南投埔里。
- 颱風是屬於何種天氣系統?(A)熱帶氣旋(B)溫帶氣旋(C)熱帶海洋氣團(D)分裂的太平洋高壓。
- 2005年7月海棠風帶給台灣相當充沛的雨量,使得河川水位暴漲,造成許多地區淹水。除了颱風之外,下列何者也是豪灣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A)河流較長(B)地形平坦(C)過度都市化(D)高山大量融雪流
- 在中洋脊發現地磁倒轉的現象可以證明(A)中洋脊地層曾倒轉過(B)中洋的地殼變動非常劇烈(C)海底的確有擴張現象(D)海水的侵蝕作用強烈。
-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型交界带上,隱沒的是(A)歐亞板塊(B)菲律賓板塊(C)兩板塊均隱沒(D)兩板塊均未隱沒。
- 下列何者不是導致臺灣水災的主要原因?(A)梅雨,颱風所帶來的豪雨(B)高度都市化(C)不當的開發(D)大量種植樹木。
- 如下圖中數線所示,請問下列選項中哪一個的值最大? (A)| a-b |(B)| d-b | (C)| c-d | (D)| a-d |
- 若| 甲-5 |=3・則甲=?(A) 2或8 (B) ±8 (C) 8 (D) 2
- 如果A(8)、B(-18)為數線上兩點,求A、B兩點的中點坐標?(A) -13 (B) -5 (C) 13 (D) 26
- 下列哪個選項的計算結果和其他三個選項不同?(A) 23+23+23 (B) 6+6+6+6 (C) 38(D) 52-1
- 下列何圖最能表示出臺灣附近板塊交界情形?(A)(B) (C) (D)
-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對任意數a而言,a0=1(B)若 ,則a>b(C) =-1000(D) (-2)4+(-24)=0
- 計算(-11)+12+(-13)+14+...+(-99)+100=?(A) 35 (B) 40 (C) 45 (D) 50
- 甲、乙兩人分別在數線上表示45的位置上,兩人同時往負方向移動,若乙的速度是甲的3倍,則他們相遇的位置在數線上所表示的數為何?(A)-15 (B)-5 (C)15 (D)35
- 下列有關地震的述,何者錯誤?(A)全球地震带也常世界火山所在的位置(B)台灣地多是因為位於環太平洋地帶上(C)海溝及島弧下方有淺中深源地震(D)中洋與轉形斷層多深源地震。
- 自民24年以來,新竹苗栗一帶未再發生大地震,下列解釋哪一項較為適當?(A)此地地殼變動已經靜止,岩層沒有變形(B)因有良好的耐震設施,故沒有地震發生(C)岩層變形能量在累積中,尚未釋放出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