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下列敘述,最符合文中「以生活之 眼捕捉地方真實」觀點的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真實,這種真實只能以生活之眼捕捉,而不能以旅人之眼觀看。我們每在一處住上一段時間以 後,便開始熟悉當地的季節草木、情 事 脈 動。漸 漸 以 居 民 視 而 不 見、覺 而 不 感 的 無 謂 切 入 其 中,體會周圍的一切。所有細節在 熟悉中泯滅,不能描述哪個招牌的顏色,弄不清巷子裡有幾盞路燈,但那氣氛、節奏、味道、聲音,所有總體在我們的印象裡。我 們在印象的混沌中摸索,這感覺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準確到不能再準確。當旅人遠道尋訪一個地方,看 見的是什麼?到紐約看見自由女神像、百老匯,到巴黎看見凱旋門、羅浮宮,這些名勝古蹟一一看在眼裡,甚至能背誦它們的史實,彷彿比當地居民知道更多重 要 細 節。然 而 正 是 這 種「 彷 彿 知 道 」,使旅人所見停留在表面。也許所見不虛,然隔了一層,見皮不見神。(改寫自張讓〈旅人的眼睛〉)
(A)久居後混沌地感受當地的一切,而不在意分辨細節
(B)走訪當地知名景點,在漫遊中體會特有的氣氛味道
(C)背誦地方的史實,並穿街走巷一一地尋訪名勝古蹟
(D)熟讀當地名勝資料與生活資訊,充分認知重要細節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