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敬藤查閱了有關中國古典小說的資料,但其中甲至戊的內容遺失了,請協助他找出正確的答案。小說一詞最早見於 甲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可知小說初期地位不高。先秦小說性質屬於 乙 ,其中豐富浪漫的想像,也成為後世小說寫作的題材,例如 丙 。唐代的傳奇已具備完整故事結構,性質上屬於 丁 ,內容大致可分成愛情、歷史、豪俠、志怪等類別。明代是白話章回小說的全盛時期,其中 戊 等作品皆為代表之作。
(A)甲宜填入「莊子」
(B)乙宜填入「神話傳說」
(C)丙宜填入「山海經、世說新語」
(D)丁宜填入「文言短篇小說」
(E)戊宜填入「金瓶梅、西遊記、聊齋志異」
(A)甲宜填入「莊子」
(B)乙宜填入「神話傳說」
(C)丙宜填入「山海經、世說新語」
(D)丁宜填入「文言短篇小說」
(E)戊宜填入「金瓶梅、西遊記、聊齋志異」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適中0.411765
統計:A(3),B(4),C(1),D(2),E(7)
內容推薦
- 關於〈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內容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A)「書」可指「書信」,也可以指「上書」。前者如李斯〈諫逐客書〉、白居易〈與元微之書〉,後者如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B)全文五段,前三
- 以下關於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全篇以「養氣」為經,「求天下奇聞壯觀」為緯,交織成文。(B)文中提到壯遊的順序先後是︰故都、名山大川→京師→歐陽公→韓太尉(C)文
- 下列各選項中皆有「見」字,請問各組的字義解釋,何者正確?(甲)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乙)他人「見」問,故不言;兄之問,則無隱矣;(丙)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丁)生孩
- 0下列各引號內的詞語均出自〈范進中舉〉一文,經替換後,何者意思變了 (A)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地位 (B)范進因沒有「盤費」—盤纏 (C)為什麼拿這話來「混」我—騙 (D)屠戶被眾
- 以下各文句中,前後「」內的字義,何組前後相同?(甲)豈天地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乙)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
- 【題組】(9)兩軍作戰貴於掌握士氣,用兵了解到( )之理,往往能充分發揮優勢。
- 0〈玉山去來〉:「許多名山大嶽,此時都濃縮在我四顧近觀遠朓的眼底,所有的那些或伸展連棉或曲扭折疊的嶺脈,或雄奇或秀麗的峰鑾。」上述文字,共有幾個錯別字 (A)二 (B)三 (C)四 (D)五 個。
- 0所謂「飛白」修辭,是為了存真或逗趣,刻意把方言、俚語、錯別、行話、黑話,加以記錄或援用,以下哪項有飛白修辭?(A)「你是天空一片雲」,偶爾投影在我的波心 (B)從進了你門,不知「豬油可曾喫過兩
- ~為題組:隨著歐洲帝國主義的擴張,印度成為英、法兩國競逐之地。請問:【題組】( )英國何時在印度取得絕對的優勢? (A)光榮革命後 (B)美國獨立戰爭後 (C)七年戰爭後 (D)法國
- 【題組】(8)對於東亞鄰國的金融危機千萬不可漠然旁觀,長久以來彼此的經濟命脈可謂有( )之牽連。
內容推薦
- 關於〈原君〉一文文意的闡釋,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是故武王,聖人也;孟子之言,聖人之言也。後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者, 皆不便於其言」,意為欲爭奪天下的人不便於明說,只能暗中
- 0霹靂布袋戲常藉詩句介紹人物的特徵,如素還真是:「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這種做法,可溯自元雜劇的人物上場詩。下列上場詩,適合介紹「貪邪狡詐之徒」的選項是
- 0下列哪些詞語屬於同義複詞 (A)嶙峋 (B)磅礡 (C)蜿蜒 (D)崢嶸 (E)濡染。
- 下列各文句,「 」內的語詞「不」作動詞用的選項是:(A)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B)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C)將歸「益」治其文(D)競飲先「釂」
- 0下列有關《儒林外史》與《老殘遊記》二書的比較,請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皆為白話章回小說 (B)前者為吳敬梓所作,後者為高鶚所作 (C)皆為明代著名的諷刺小說 (D)兩者皆見證了大時代的興衰
- 「敲剝天下之骨髓」一句中,「敲剝」為兩個動詞並列組成的新詞,也作動詞用,請問下列的選項也是相同的用法?(A)「屠毒」天下之肝腦(B)「離散」天下之子女(C)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D)凡君之
- 〈原君〉一文旁徵博引,其中關於史例的援引與解讀,請選出正確的敘述?(A)「是故明乎為君之職分,則唐虞之世,人人能讓,許由、務光非絕塵也」,強調許由、務光等人超越塵俗的高士之行。(B)文中以漢高帝
- 0有關〈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篇中以「始」字貫串全文 (B)「自余為僇人,居是州」之「僇人」,係指柳宗元貶謫為永州司馬而言 (C)「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是形容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前後字義「不同」的選項是︰(A)若所「市」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賈者也。(B)「嚮」之來,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 關於李煜〈虞美人〉、蘇軾〈水調歌頭〉與李清照〈醉花陰〉作品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其欲回歸朝廷之意堅決,
- 0有關《左傳》、《國語》、《戰國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左傳》亦名《春秋內傳》,為《春秋》三傳之一,記事是以魯史為中心 (B)《國語》為「國別史」之祖,又稱《春秋外傳》,與《左傳》體例
- 0關於韓愈和柳宗元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韓愈稱柳宗元之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蘇軾稱讚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B)柳宗元詩風好用奇字拗句,為奇險詩派;韓愈詩風疏淡儉樸,為自
- 0「婉曲」是一種運用婉轉曲折、含蓄暗示的話,來表達本意的修辭方式,〈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即已運用。下列文句,哪些也運用了「婉曲格」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B)許君焦、瑕
-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先秦諸子散文中,孟子善於雄辯而文詞犀利,莊子善用寓言而想像豐富(B)白居易提倡的新樂府,不需入樂,反映現實,惟歌生民弊。至宋代,蘇東坡所作的〈東
- 以下兩闋詞,各有一個相同的缺字,請問□中,最適宜填入何字,可兼顧文意與強化詞的意象?(一)、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雲破
- 下列各文句中,有「對比」關係的選項是︰(A)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B)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
- 0〈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各段所呈現的重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首段記秦、晉聯合圍鄭之戰事背景,寫出緊張氛圍 (B)第二段記鄭國內部的因應,君臣齊心共赴國難 (C)第三段記燭之武遊說秦君之辭,態
- 0下列文章中辱、相、僕、見、固五個字詞,各自與下列選項「 」內相同的字詞比較,意義相同的是:「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
- 0中國文字常出現形似字,必須仔細分辨、比較,以下各選項「 」中的字,有部分曾出現在〈范進中舉〉一文中,其字形、字音完全正確的有 (A)「緝」捕要犯:ˋㄑㄧ/中藥鹿「葺」: ˊㄖㄨㄥ (B)「鍥」而
- 下列成語的運用何者為非?(A)社會是個大染缸,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容易「舉棋不定」 (B)他想要移民,卻「趑趄不前」 (C)她的「閉月羞花」之貌,讓男士望之卻步 (D)古代皇后容貌必須「螓首蛾眉」
- 下表為五個地區的氣候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茉莉暑假至國外旅行時,聽當地導遊說:「由於本區雨季與生長季無法配合,植物型態大多為樹幹低而多分節,樹皮厚,葉子小且表皮似塗脂或成革狀,藉以減
- 青風學了〈勞山道士〉一課後,整理了自己的筆記,但有的內容可能錯誤,請你幫他找出正確的筆記內容?(A)「明月輝室」、「光鑑毫芒」、「勿誤樵蘇」當中,「輝」、「鑑」、「樵」三字皆使用「轉品」修辭。
- ~為題組:1947年,○○指出:「我們提出的政策並不是要反對任何國家或主義,而是為了對抗飢餓、貧困、絕望及混亂。」透過此言論,於是在1948~1952年歐洲17國紛紛得到美援(金額如右圖)
- 15至第16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章後,回答15-16題: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於民厚矣!殖五穀,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子年十二,預於次,進曰:
- 有關蒲松齡與作品〈勞山道士〉的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蒲松齡於〈聊齋自誌〉中自稱其寫作心路歷程:「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B)〈勞山道士〉藉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