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8 下列有關行政訴訟法上共同訴訟之敘述,何者錯誤?
(A)某一土地重劃案範圍內之數名土地所有人,不服土地重劃之方案,得適用普通共同訴訟之規定一同起訴
(B)某師範大學得以數名被退學之公費生為共同被告,適用普通共同訴訟之規定提起行政訴訟
(C)共有土地之共有人若申請就共有土地之全部辦理變更登記被駁回,欲提起行政訴訟,必須適用必要共同訴訟之規定一同起訴
(D)若 A、B、C 為必要共同訴訟事件(撤銷訴訟)之共同原告,但僅 A 與 B 踐行了訴願程序,在 C尚未補行提起訴願之前,A、B、C 不得共同提起撤銷訴訟代號:2201頁次:12-8
(A)某一土地重劃案範圍內之數名土地所有人,不服土地重劃之方案,得適用普通共同訴訟之規定一同起訴
(B)某師範大學得以數名被退學之公費生為共同被告,適用普通共同訴訟之規定提起行政訴訟
(C)共有土地之共有人若申請就共有土地之全部辦理變更登記被駁回,欲提起行政訴訟,必須適用必要共同訴訟之規定一同起訴
(D)若 A、B、C 為必要共同訴訟事件(撤銷訴訟)之共同原告,但僅 A 與 B 踐行了訴願程序,在 C尚未補行提起訴願之前,A、B、C 不得共同提起撤銷訴訟代號:2201頁次:12-8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20408
統計:A(9),B(10),C(7),D(51),E(0)
內容推薦
- 25 甲與十幾名同夥,分乘機車,在市區以時速 70 公里沿路闖紅燈,飆車競駛。試問依實務見解,甲應如何論罪?(A)第 184 條妨害舟車航空機往來安全罪(B)第 185 條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C)第
- 41 公司因其員工依法罷工,罷工人員在廠區拉起罷工糾察線,欲勸阻其他不加入罷工之員工進廠上班。公司乃請求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下列對警察行為之敘述,何者正確?(A)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是職務協助(B)警察
- 20 受刑人甲在監獄人員乙提供脫逃所需之工具下,逃離監房,但還沒有越過監獄圍牆就遭到逮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乙成立脫逃罪之教唆犯 (B)甲成立脫逃罪之既遂犯(C)甲成立脫逃罪之未遂犯 (D)乙
- 47 甲有一筆土地,乙擅自在該土地上遍植樹木。不久,甲將該土地出賣並移轉所有權登記於丙,甲、丙雙方約定,甲保留樹木所有權。其後,甲又將該土地上之樹木出賣於不知情之丁。問:該土地上之樹木,所有權屬於何人
- 28 甲於賣場內,利用選購商品之際,將貨架上之化妝品等物放置於自己手提包內,嗣在選購物品完畢後,在收銀台僅結帳手推車內的物品,但手提包內的化妝品並沒有拿出來結帳,因甲的行徑早已經賣場負責監視人員發現,
- 交通部公路總局為辦理汽車年度檢驗,擬以公開競爭方式決定締約對象,且限定符合甲級汽車維修認證之車廠,方得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簽約辦理汽車檢驗。交通部公路總局為辦理汽車年度檢驗,擬以公開競爭方式決定締
- 48 警察於逮捕強盜罪之現行犯甲後,將其帶回警察局進行詢問。於警察局中,警察為確保甲不會造成其他人之危險,搜索其身體,進而發現其褲子口袋內藏有一小包海洛英。關於警察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警
- 38 依行政罰法之規定,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A)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但行為人應舉證證明自己無過失,才能免於受罰(B)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案件,若情節輕微,認
- 52 檢察官起訴被告甲於年初在臺北市竊盜乙的手錶及年終另在臺中市竊盜丙的機車,法院判決時,漏未論斷甲竊盜丙部分的犯行,僅就甲竊盜乙部分,諭知甲竊盜,處有期徒刑 7 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院判
- 51 高等法院判決被告甲犯加重強盜罪,處有期徒刑 8 年,甲不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以其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而判決駁回上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被告甲如要聲請再審,應於送達判決後 20 日內為之
內容推薦
- 23 依據最高法院見解,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以提供出國唸書機會為由,欺騙 14 歲人同意離家,為略誘脫離家庭行為(B)和誘已離婚但未滿 20 歲人,不成立和誘脫離家庭罪(C)未滿 20 歲之男女
- 43 承上題,A 公司如經參與投標,並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簽約,執行汽車年度檢驗事務,經人檢舉有未依規定程序辦理汽車檢驗情事,交通部公路總局查證屬實後,乃通知 A 公司減少每日得驗車之數量。請問:
- 45 甲向魚販乙訂購生鮮魚貨一批,用以準備承包喜宴工作之生魚片料理食材。交貨當日,乙打包好後出發送貨,但因路程很近而未用冰箱保存魚貨,交貨後,甲發現魚貨已失其新鮮度,無法用於製作生魚片料理。下列敘述,
- 49 人民申請某項藥品之健保給付被中央健康保險署拒絕,人民擬請求准予給付,此類事件在行政訴訟上應適用何種訴訟類型?(A)行政訴訟法第 8 條之一般給付訴訟(B)行政訴訟法第 5 條之課予義務訴訟(C)
- 45 甲與乙共同殺害丙,檢察官將二人以涉犯殺人罪嫌的共同正犯起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此為二個案件,二個訴(B)就甲之案件而言,乙的本質為證人(C)共同被告之調查證據程序應合一,以收訴訟經濟之效
- 40 甲有乙、丙二子,乙早亡遺有丁、戊二子,並移居國外。嗣後,甲死亡時遺有債務 300 萬元,丙於一個月內辦理拋棄繼承完畢。半年後,丁、戊回國,接到債權人請求還款之通知,始知甲死亡之事實。下列敘述,何
- 44 某甲經營餐廳,卻未辦理營業登記,經主管機關處予罰鍰後,仍未改善。主管機關乃按次處罰後,最後採取「斷水斷電」措施,試問「斷水斷電」性質為何?(A)屬行政罰 (B)屬間接強制方法 (C)屬直接強制方
- 30 甲趁人不注意,敲開 A 機車座墊取走 A 的皮包,正要離開時,適巧 A 出現,A 呼喊朋友 B 追捕,經追逐三條街道後,甲躲避於路邊之車旁,A、B 仍在附近搜尋。A 走進甲躲藏的附近,甲因不耐久
- 31 甲與胞姊 A 發生爭吵,進而互毆,其父 B 見狀,前來勸架,二人仍繼續纏鬥。甲用力推 A 身體,造成 A 向後撞及 B,B 失去重心而摔倒,頭部撞及地面,送醫不治死亡。試問甲對 B 的死亡成立何
- 39 下列情形中,何者不是民法明定得因被繼承人宥恕而不喪失繼承權之情形?(A)持刀威脅被繼承人變更遺囑,並因此受刑之宣告(B)以詐術使被繼承人訂立遺囑(C)故意致同順序之繼承人於死,而受刑之宣告(D)
- 41 甲男乙女為夫妻,有子女丙、丁二人,均未婚無子女。某日,甲、丙口角,丙持刀殺甲未遂而受刑之宣告。其後,甲、乙、丁因事故同時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丙對甲喪失繼承權,但得繼承乙、丁之遺產(B
- 26 甲係 A 之夫,因獲知 A 懷孕,乃向 A 表明希望將小孩拿掉,惟 A 堅拒。但甲向開設診所的醫生朋友乙表示讓 A 墮胎,並由甲向 A 佯稱要生小孩就要做產前檢查,而偕同 A 至乙的診所進行產檢
- 45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B)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須依職權舉行聽證(C)法規命令依法應經上級機關
- 53 同一案件偵查終結,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又經他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同一案件起訴後又為不起訴處分,其所提起公訴者,應視為撤回起訴(B)同一案件起訴後又為不起訴處
- 27 甲因兒子 A 酒後精神亢奮,大吵大鬧,亂砸東西,遂以透明膠帶綑綁 A 雙手、腳踝及黏貼口部。因A 酒後自主神經敏感降低,而產生嘔吐,由於口部遭膠帶黏貼,無法順利吐出,造成胃內容物倒吸入鼻竇而窒息
- 46 下列有關國家賠償法第 3 條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有欠缺」概念之敘述,何者正確?(A)公共設施的設置或管理是否有欠缺,應依據其是否具有通常之安全性為斷(B)公共設施客觀上雖不具有其通常應具備之安全
- 32 甲與 A 相約至甲之住處洽談債務清償事宜,不意甲卻命 A 於先前簽發之本票上偽填 A 之父 B 為發票人,否則不許其離開,A 恐遭不測,遂依命行事。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成立剝
- 47 人民向稅捐機關請求退還溢納之稅款,該請求權之性質屬於下列何者?(A)公法上返還請求權 (B)損害賠償請求權(C)損失補償請求權 (D)公法上衡平補償請求權
- 54 直接審理原則是刑事訴訟法上的重要原則,下列何種程序事實,並未違反此項原則?(A)兩次審判期日之開庭因事故相隔 16 日(B)參與審理之法官,未踐行刑事訴訟法第 164 條至第 166 條之證據調
- 55 檢察官起訴被告甲犯強制性交罪嫌,在第一審審理中,甲在法庭上之發言常有令人不解之情況,但第一審法院未予特別注意,直接依刑法第 221 條第 1 項規定,判處甲有期徒刑 7 年,而檢察官與甲均未提出
- A 公司舉發 B 公司之專利案係沿用其已取得專利之技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乃審定 B 公司之專利申請不成立。B 公司不服,提起訴願,經濟部經重行委請專業機構鑑定,認 B 公司之專利申請,並未使用 A 公
- 56 甲因涉犯背信罪嫌而被法院羈押。以下有關法院許可停止羈押及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敘述,何者錯誤?(A)提出保證書時應同時完納其所載的保證金(B)完納保證金後毋須再提出保證書(C)提出保證金與等值的有價
- 50 甲竊取乙之自行車並出賣且交付給不知情之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出賣自行車給丙之行為,即為所謂「出賣他人之物」(B)甲將自行車交付給丙之行為,即為所謂「無權處分」(C)甲與丙間之買賣契約有
- 64 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法官對於高標準之司法行為應以身作則,以增強公眾對於司法之信賴。公眾對於司法之信賴是維繫司法獨立之基礎(B)法官應確保其於法庭內外之行為,及參與職務內與職務外之一切活動,
- 48 限制行為能力人甲,每月自其父母處獲 800 元之零用錢,未經父母事先允許,購入一價值 3 萬元之名牌包,甲以其儲蓄之 1000 元充作定金,並約定每月攤付 800 元。此契約之效力如何?(A)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