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揚州城呈現出一幅忙碌的景象:巿場裡,搬運工人正將來自湖北的稻米運到倉庫裡,港口邊,工人將棉布整齊地堆疊在一起,準備運上船,銷售到全國各地。一旁的茶樓裡,交易的商人正在結算著買的價格。這是哪個時期的景象?
(A)南朝晚期
(B)唐代中期
(C)北宋中期
(D)明代晚期 。
(A)南朝晚期
(B)唐代中期
(C)北宋中期
(D)明代晚期 。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自明後期到清前期,中國物價持續上漲,社會購買力旺盛,從而促進了中國的商品生產和流通。其造成這種情形與下列哪一因素無關? (A)走私貿易 (B)專業市鎮的興起 (C)鄭和下西洋 (D)白銀的流入。
- 【題組】「俄羅斯於 2005 年起開始以觀察會員國的身份參與了『東協加六』與美國等共計 18 國的『東亞峰會(East AsiaSummit, EAS)』,2015 年 7 月亦與該組織中的某
- 有學者認為:明太祖本來期望海禁政策能有效鞏固海防,卻因其實施的對象是百姓而不是反明勢力,導致海禁不只未能發揮功效,甚至衍生出更多的問題。請問下列哪一事件就是海禁令所造成?(A)流寇之禍 (B)
- 甲午戰爭失敗之後,康有為、梁啟超主張變法,他們的主張在幾年後獲得實施,即為「戊戌變法」,請問下列何者不是他們此時的變法主張內容? (A)廢除八股取士,興辦新式學堂 (B)鼓勵農工商業發展 (C)
- 民國 103 年底我國舉行首次九合一選舉,地方政府民選公職,包括直轄市市長、市議員,縣市長、議員,鄉鎮市長、代表,以及村里長等,都一併改選。關於此次選舉的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所有行政
- 27~28 題為題組⊙仰賴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才、技術的供應充沛,俄羅斯成為全球投資市場上的「金磚」,2000 年至今第二次經濟轉型累積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在國際貿易上也開始動作頻頻,請問:【題組】 2
- 從 2008 年到 2012 年,我國海基會與中國大陸海協會舉行了多次「江、陳會談」並簽署多項協議。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説明此一時期兩岸協商發展的情境?(A)先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再商談兩岸經貿與
- 【題組】承上題,該國為當今全球主要的農產出口大國,而依據獨立國協的專業化農業區,該國應以下列哪兩種業農類型為主? (A)穀物栽培、混合農業(B)混合農業、酪農業(C)酪農業、灌溉農業(D)灌溉
- 「共和政體,為歷史上之產物,必其人民具若干種之資格,乃能實行,而不然者,強欲效顰,徒增擾亂。」;「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開之,而但恃革命以開之……,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
- 【題組】獨立國協中的哪一個成員國為俄羅斯輸歐天然氣管線系統中通過最多者? (A)白俄羅斯 (B)烏克蘭 (C)哈薩克 (D)摩爾多瓦。
內容推薦
- 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如下:(甲)傳教士可到內地遊歷傳教;(乙)保護天主教,恢復傳教士可到通商口岸傳教之權;(丙)任命傳教士為欽天監,制定時憲曆;(丁)傳教士可追還以前被沒收的教產,並可在內地購
- 中國從晚明到清末,學術主流如何轉變? (A)心學→經世致用之學→考據學→經世致用之學 (B)程朱理學→經世致用之學→考據學→經世致用之學 (C)心學→考據學→經世致用之學→西學 (D)程朱理學→
- 明代長期實施海禁,使沿海居民難有正規出路,不得不冒險從事「走私貿易」,直到何時明朝才逐漸解除海禁? (A)鄭氏據守的臺灣納入版圖後 (B)鴉片戰爭訂〈南京條約〉後 (C)倭寇之禍稍平息後(D)
- 清代主流學術原為考據學,中期以後轉變為講求權宜救亂的經世致用之學。此轉變之主因為何?(A)反清復明思想復熾,學者轉趨以樸學替代考據學 (B)內亂始作,外患亦接踵而至,經世思想隨之代興 (C)西
- 下列各種實驗操作中,何者可使理想氣體的體積減少?(A)定壓下,加熱一定量氣體 (B)將固定容積之容器中的定量氣體進行冷卻(C)定溫下,加壓於一定量氣體 (D)定溫下,抽去固定容器中的一部分氣體
- 下列各選項的物質,何者不能作為治療胃酸過多的制酸劑?(A)碳酸氫鈉 (B)氫氧化鎂 (C)氫氧化鋁 (D)氫氧化鉀 。
- 新型燃料電池是用惰性金屬當電極,KOH(aq)為電解質,再於兩極分別通入甲烷和氧氣,其電極反應如下: X 極:CH4+10 OH- → CO32-+7 H2O+8 e-; Y 極:2 O2+8
- 常溫下,草酸溶液(H2C2O4(aq))與下列(甲)~(丁)四種溶液皆可發生反應:(甲) NaOH(aq)、(乙) C2H4(OH)2(aq)、(丙) KMnO4(aq)、(丁) CaCl2(
- 下圖是某一民間信仰崇拜的神祇,此民間信仰最有可能是: (A)羅教 (B)禪宗 (C)全真教 (D)拜上帝會 。
- 某內閣制國家共有10個行政區,各行政區的國會議員選舉投票結果如下表所示。如果該國國會總共有20個席次,政黨代表與地方選區席次各半,採取聯立制;其中,選民可投二票,一票投給政黨,一票投給選區候選人
- 第 29~31 題為題組⊙西亞大致上位於 15°~40°N 之間,氣候景觀單調,其中,乾燥與半乾燥氣候佔了九成的面積,全境有 70%的土地屬於乾旱貧瘠的沙漠地區。下表為西亞某三個都市的氣候統計資料。請
- 有一次公因式, 則 值為何?(A) -4 (B) -3 (C) -2 (D) -1。
- 下圖中編號Ⅰ~Ⅳ依序為民國 107 年底臺灣產業外籍勞工的前四大來源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Ⅰ-佛教為主,文化發展曾受中、法等國影響 (B)Ⅱ-伊斯蘭教為主,為全球棕櫚油生產大國 (C)
- 小明的書架上擺有《山西商人的起源》、《中國會館史論》兩本書,請問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題是 (A)唐朝的商人 (B)宋朝的商人 (C)元朝的商人 (D)明朝的商人 。
- 李鴻章在陜、甘回亂平定之後,上奏主張:「況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心腹大患愈棘。孰重孰輕,必有能辨之者。」他所謂的心腹大患是指何國的侵擾? (A)日本 (B)英國 (C)俄國
- 此貿易路線的主要掌握者是哪一國商人? (A)西班牙 (B)荷蘭 (C)英國 (D)美國。
- 42 其中最關鍵的交易點在哪裡? (A)香港 (B)爪哇島的巴達維亞 (C)呂宋島的馬尼拉 (D)日本長崎。
- 二、多重選擇題:共 8 題,每題 2 分,共計 16 分。每題答錯一個選項扣 0.8 分,答錯兩個選項扣 6 分,答錯三個以上選項扣 2 分清政府常常在重大事件發生後,進行亡羊補牢的工作。下
- 以下有關宋代科舉制度的特色或相關規定何者正確? (A)考試內容限於《四書》《五經》,因此闈墨制義成為搶手的考本 (B)需經過吏部的「身、言、書、判」考試方可任官 (C)規定文分八段,自破題到大結
- 中國歷史上不少亂事的發生,雖造成人口大量傷亡,卻也使得北方人口大舉南遷,進而促成南方的開發與建設。哪些亂事具有前述性質? (A)永嘉之禍 (B)安史之亂 (C)黃巢之亂 (D)靖康之禍 (E)靖
- 三十餘年的清朝「自強運動」,可說是在憂患當中進行。在此期間,中國面臨了哪些內亂?(A)川楚教亂 (B)太平天國之亂 (C)捻亂 (D)西北、西南回亂 (E)庚子拳亂。
- 西元 1704 年 11 月 20 日教皇克雷芒十一世(Clement X I)發布禁約七條,要點有四:「不准以天或上帝稱天主」;「不許禮拜堂懸有『敬天』字樣的匾額」;「禁止基督教徒祀孔、祭祖,
- 下列哪些是宋元以來新宗族型態的特色? (A)以族長調理族群 (B)以書院教育同宗子弟 (C)以族譜收繫離散宗族 (D)以義田贍濟貧窮宗親 (E)以祠堂聯合族屬。
- 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作品討論會上,大家描述畫中的情景,請問以下哪些人的說法是正確的?(A)街道布置甚有規律,城市布局非常嚴整規則 (B)坊市制度不復存在,市肆分散各地,一片熱鬧 (C)城中的某
- 【題組】÷□ ÷ (A) > (B)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