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宋人筆記寫道:「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師比歲(連年)印板,殆減杭州,但紙不佳;蜀與福建多以柔(質地柔韌)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精緻),福建本幾遍天下。」根據上文推論,宋代福建書籍能夠遍天下,主因應是:
(A)刻印書速度快
(B)使用活版印刷
(C)刻書品質最佳
(D)閩人善於經商
(A)刻印書速度快
(B)使用活版印刷
(C)刻書品質最佳
(D)閩人善於經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顧炎武《日知錄》述及古代驛傳:「白居易詩:從陝至東京,山低路漸平;風光四百里,車馬十三程(站)。韓愈詩:銜命山東撫亂師,日馳三百(日行十站)自嫌遲。」又云:「後人以節費之說,歷次裁併,有七、八十
- 何者屬於太陽系 8 大行星? (A)彗星(B)流星(C)海王星 (D)冥王星
- 下表為某冰淇淋的營養標示,則此冰淇淋每100公克可產生多少大卡的能量? (A)(B)(C)(D)565。
- 十一、二世紀以後,隨著商業復甦和城鎮興起,歐洲出現各種「行會」(guilds),對城鎮的政經發展有重要作用。自十三世紀初,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陸續出現各種行會組織。根據佛羅倫斯的經濟發展特色判斷,下
- 有關農曆初一大潮敘述,何者錯誤? (A)潮差大小與地球自轉速度無關(B)影響潮汐因素不只是月球與太陽(C)初一白天大潮與月球太陽引力最強且引力方向背離地心有關(D)初一晚上大潮與月球與太陽引力比
- 1919年6月,協約國同盟國簽訂「凡爾賽和約」,標誌大戰的結束。但此後協約國間對和約以及德國的態度卻出現分歧:(甲)維持大戰以來對德國的政策,盡可能在凡爾賽和約架構下圍堵德國;(乙)在1919年
- (甲)月球(乙)流星(丙)木星(丁)北極星;以上四種星體依照距離地球由近而遠的排列,正確順序為:(A) 乙甲丙丁 (B) 甲乙丙丁(C) 丁丙甲乙 (D) 乙丙甲丁
- 學者指出:在1820年代,南、北美洲的白人共約1200萬,黑人則是600萬。然而,在之前幾個世紀,全部移入的人口大約是200萬白人及超過1000萬的黑人。這組數據可以支持哪個論點?(A)拉丁美洲
- 大豹溪一帶(今新北市三峽區)原是泰雅族大豹社居住地。二十世紀初,臺灣總督府派軍隊前往該地,將大豹社迫遷到詩朗、志繼等部落(今桃園市復興區)。最可能的原因是:(A)總督府設立「蕃童教育所」,要大豹
- 以下三則歷史資料記載:宋代朱彧《萍洲可談》:「北人(即:宋人)至海外,是歲不歸者,謂之駐蕃。諸國人至廣州,是歲不歸者,謂之駐唐。」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唐人為水手者,利其國中不著衣裳,且米
內容推薦
- 小提琴的旋律輕快流暢,長笛的音色優雅純淨,薩克斯風 的聲音宏亮有力。有關這些樂器發聲的特性,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樂器發出的音調愈高,代表其頻率愈低 (B)三種樂器的聲音,在相同空氣中的傳
- 西元一世紀以後,羅馬帝國皇帝逐漸神格化,以下是兩則相關資料: 資料一:甲學者說:「皇帝變成帝國統一的象徵,在宏偉的廟宇裡,祭司主持公共儀式來崇敬皇帝。這種對皇帝的崇拜提供給不同人一個效忠焦點,並
- 小舞假日到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玩,她對著山壁大叫,經過 4 秒後聽到回聲,試問小舞距離山壁多少公尺?(當時空氣中的聲速約為 340 公尺∕秒)(A)34 (B)340 (C)680 (D)13
- 哈佛大學建置一個「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收錄七至十九世紀之間人物傳記資料37萬筆,資料包含人物「籍貫」、「事蹟」、「書信」及「著作」等。利用該資料庫,史家可研究哪些課題?(A)人口變化趨勢(
- 下列關於針孔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A)紙屏上的成像與原物相比,為倒立的像(B)紙屏上的成像必與原物的大小相等(C)針孔成像是由於光線折射的結果(D)針孔越大,紙屏上的成像就越清楚。
- 戰後初期,臺灣政府在財源、人力和物資缺乏的情況下,進行經濟重建,當時一位財經官員提出「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策略,使臺灣經濟逐漸穩定而發展。下列哪些屬於「以農業培養工業」的項目?(A
- 1832年,英國通過國會改革法,適度擴大選舉權,並調整城鎮與郡區代表人數。這次改革相當溫和,並未大幅擴大選舉權,選民人數只由3%提高到4%,距離完全的民主尚遠。1830年代以降,國會陸續通過法律
- 沙漠中溫度為40℃,秀如向著遠處的路人求救,此時距離秀如約 5 公里的路人應會在幾秒後聽到求救聲?(聲速=331+0.6T m/s) (A)1 (B)5 (C)10(D)20。
- 附圖中,甲、乙、丙為同一條繩索分次在 1 秒內振動出的繩波,請問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A)甲的波速最大 (B)乙的波長為 5 公分 (C)丙的頻率最大 (D)甲、乙、丙三者週期相同。
- 一束光線與平面鏡鏡面夾角成 30 度,射向平面鏡後發生反射,則反射線與入射線之間的夾角為幾度?(A)40 (B)80 (C)100 (D)120。
- 如下圖, a 接點接在 50mA 柱,b 接點接在「+」柱,此時指針偏轉如右圖,則流過燈泡的電流大小為何? (A)3mA(B)30mA(C)300mA(D)3A。
- 如附圖,甲、乙兩燈泡的電阻分別為 3 Ω和 2 Ω,電流分別為 I 甲和 I 乙,燈泡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V 甲和 V 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I 甲=I 乙,V 甲 =V 乙 (B)
- 「西元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蘇門達臘發生大地震,震央在印度洋孟加拉灣附近,芮氏規模 0 級,震源深度30 公里,造成上萬人死亡」。關於上述報導中,哪個地震用語的用法有有誤?
- 小豬是一家飲料店老闆,他會隨著商品價格的變化,來增加或減少供給量。附圖為他銷售黑糖珍珠奶茶的供給曲線,假設A點代表黑糖珍珠奶茶一杯30元,小豬供給黑糖珍奶數量的關係,而當價格上升時,A點應會產生
- 如圖(二十五)所示,圖中 SW 的位置變化為 1→2→3,則Q̅ 點變化為? (A) 0→0→1(B) 1→1→0(C) 0→1→1(D) 1→0→0
- 有關人體血液和淋巴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淋巴管中有紅血球可產生抗體 (B)淋巴最後會注入動脈中 (C)血液循環系統主要功能是運輸物質 (D)血管和淋巴管都有瓣膜。
- 下列有關動脈、靜脈和微血管的比較,何者正確? (A) 動脈血皆流離心臟,靜脈血皆流向心臟 (B)動脈血的氧濃度皆較大 (C)微血管可收縮產生脈搏 (D) 靜脈內的血液流速最慢。
- 有兩包未標示名稱的白色粉末,已知分別為葡萄糖與麵粉。下列哪項實驗最適合用來區分兩者?(A)取適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別直接加入少量本氏液,觀察是否變藍色(B)取適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別直接加入少量
- 木棉在秋冬時葉片落盡,請問這個時候木棉的養分從何處而來? (A)莖表皮細胞的光合作用 (B)根、莖在夏天儲存的養分 (C)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養分(D)植物本身的呼吸作用。
- 關於植物輸導組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木質部運送養分 (B)韌皮部運送水分 (C)根向上運送水分 (D)養分均由上而下運送。
- 乳牛吃草後在體內產生牛奶,其生理作用過程為何? (A)僅有分解作用 (B)僅有合成作用 (C)先進行分解作用,再進行合成作用 (D)先進行合成作用,再進行分解作用。
- 下列有關各種生物攝食構造的敘述,何者錯誤? (A)單細胞生物都是藉擴散作用獲得食物 (B)水螅可藉由觸手捕捉小動物為食 (C)蝴蝶利用其管狀的口器來吸食花蜜 (D)人類可利用口腔中的牙齒和舌頭
- 下列哪種生物可藉擴散作用和細胞質流動,即可完成體內物質的運輸? (A)芹菜 (B) 變形蟲 (C)蝗蟲 (D) 蚯蚓。
- 下列有關向日葵的敘述何者正確? (A)莖內維管束成散生排列 (B)莖內維管束韌皮部靠內側 (C)葉內維管束木質部靠近上表皮側 (D)不具形成層。
- 關於植物蒸散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韌皮部負責蒸散作用的進行 (B)摘除植物葉片會減緩蒸散作用 (C)蒸散作用有助於根部對水分的吸收 (D)蒸散作用時,水分移動的方向是由下往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