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7. 倫倫對凌凌說:當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你只有兩歲;等你到我這個年齡的時候,我就 41 歲了。請問凌凌現年幾歲?
(A)13 歲
(B)15 歲
(C)28 歲
(D)39 歲
(A)13 歲
(B)15 歲
(C)28 歲
(D)39 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73004
統計:A(30),B(177),C(41),D(15),E(0)
內容推薦
- ( )奕智看到黑板上老師將以下的活動歸類在一起,如:「戊戌變法」、「庚子後新政」、「立憲運動」。請問:老師將這三項活動歸類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屬於哪個層次的運動? (A)器物 (B)軍事 (C
- (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一職,受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限制。請問:《臨時約法》採取哪種制度以避免袁世凱濫權? (A)總統制 (B)雙首長制 (C)君主制 (D)內閣制。
- 一座三角形的公園,三邊的長分別是 150 公尺、180 公尺、240 公尺。若要在此公園的三邊上設立路燈,各路燈間的距離要相等,且在三角形的頂點須各立一盞路燈,請問最少需多少盞路燈?(A)16
- ( )一份歷史資料記載:「太后一向懂得為自己留下後路,但在其內心深處仇洋的那股憤慨,使其失去了理智,做出了不智的決定,在這件事情中她這個政治家,也只剩下個女人家了。」請問:這應該是指慈禧太后處理
- ( )清末人士張謇曾在日俄戰爭後激動地說:「日本的勝利和俄國的失敗是□□□□的勝利和專制主義的失敗。」□所指的是下列何者? (A)共產主義 (B)立憲主義 (C)社會主義 (D)三民主義。
- 統計圖表中,可呈現趨勢且有順序的為何種圖形?(A) 百分圖 (B)長條圖 (C)圓形圖 (D)折線圖
- ( )義和拳是清末的一個民間宗教組織,以法術號召群眾。這個帶有迷信色彩的組織為何會得到官方的支持? (A)以「反清復明」為號召 (B)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 (C)以「扶清滅洋」為號召 (D)提
- 右圖是臺灣十七世紀某些原住民族群的分布圖,下列關於這些族群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這些族群在清領時期,因為不願意納稅和服勞役而被大量殺害 (B)這些族群在荷蘭統治時期大都改信天主教,所以後來保存的
- 二、題組:共 10 題,每題 2 分 ◎根據考古學者的發掘與研究,台灣地區至今已發現近二千處史前文化的遺址,這些遺址呈現不同的文化特色。請問:【題組】台灣哪一史前文化已知煉鐵? (A)圓山文化
- 比較 與 大小時,以A點為圓心, 長為半徑畫弧,交 於E。若E點在A、B兩點之間,則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無法判斷
內容推薦
-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先後有哪兩人擔任過臨時大總統? (A)孫中山、蔣中正 (B)黎元洪、段祺瑞 (C)袁世凱、黎元洪 (D)孫中山、袁世凱。
- ( )庚子事變後,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數目急遽增加,這些離鄉背井的留學生,都是關懷國家未來前途的熱血青年,很多人傾心於革命。因此孫中山遂在日本聯合其他革命團體共組下列何者,以團結革命力量? (A
- ( )一份資料寫道:「北京城一片戰火,各國的軍隊都在北京城燒殺擄掠,清朝政府緊急下令各省督撫派兵支援,但是久久不見援兵來到,慈禧太后與皇帝只好倉皇逃跑……。」請問:各地督撫未即時來援的原因為何?
- 某次考試中,參加考試的人共有 200 人,平均分數是 64 分;及格者的平均分數為 67 分,不及格者平均分數為 57 分,請問及格者多少人?(A)60 人 (B)72 人 (C)128 人
- 客家人巧心參加排灣族同學的婚禮,族人以「檳榔」作為新娘的聘禮,不吃檳榔的她也入境隨俗接受了這特別的招待。 由上述內容可看出巧心具備何種觀念? (A)宣揚弱勢文化 (B)臣服強勢文化
- ( )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組織中華革命黨與蔡鍔等人發起護國軍起義,其共同目的為何? (A)維護臨時約法 (B)討伐袁世凱 (C)討伐張勳復辟 (D)聲討段祺瑞。
- 「受到□失敗的刺激與鼓舞,革命事業才能因此得到社會的認同與支持,武昌起義的成功才能畢其功於一役。」【題組】( )請問:□指的是下列何者? (A)保路運動 (B)立憲運動 (C)廣州三二九之役
- ( )下列有幾項屬於《辛丑和約》的內容? (甲)割讓山東 (乙)巨額賠款 (丙)軍隊進駐使館區 (丁)允許外人至通商口岸設立工廠 (戊)拆除北京到出海口的炮臺。 (A)2項 (B) 3項 (C)
- 關於『聯俄容共』此一政策的相關敘述如下:(甲) 主要任務為肅清軍閥割據(乙) 此一政策背景之下,黃埔軍校因而建立(丙) 中共依附於中國國民黨之下,繼續發展;直至北伐成功(丁) 此政策時期為中國國民
- 依照《社會秩序維護法》,為維護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倘若公共遊樂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縱容兒童、少年於深夜聚集其內,而不即時報告警察機關者,將會遭受哪種行 政處罰? (A)罰金 (B)罰鍰 (C)拘
- ( )袁世凱於民國初年大張旗鼓推動帝制,希望能一圓皇帝夢,結果卻是失敗,其失敗原因不包括何者? (A)各國列強反對 (B)引起社會各界反感 (C)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 (D)護國軍起義造成回響。
- 【題組】( )承上題,□指的事件導致下列哪一節日產生? (A)青年節 (B)鐵路節 (C)和平紀念日 (D)行憲紀念日。
- ( )哪一個事件不是發生在響應東南互保的省分?(A)慈禧太后於八國聯軍時的逃亡地 (B)義和團的故鄉 (C)民國元年,孫中山就職為臨時大總統(D)武昌起義
- 平面上有 A、B、C 三個點,座標分別為:A(3,2),B(5,1),C(4,-3),求三角形 ABC 的面積=? (A) 9 (B) (C) 5 (D)
- 對於違反行政法規的人,其可能負擔的法律責任包括:(甲)罰金(乙)罰鍰(丙)褫奪公權(丁)勒令歇業。以上正確的有哪些? (A) 甲乙 (B) 乙丁 (C) 乙丙 (D) 甲丙
- 【題組】承上題,此座水庫完成後,最有助於提升哪些農產品的生產量? (A)乙丙 (B)甲乙丙 (C)乙丙丁 (D)甲丙丁。
- ( )孫中山領導的武昌起義可以一舉成功推翻滿清政府,是因為剛好遇上什麼樣的時機? (A)義和團進攻北京城 (B)四省份爆發保路風潮 (C)太平天國藉宗教起事 (D)八國聯軍圍剿滿清政府。
- ( )從甲午戰爭後俄國出面干涉中國割讓土地,到八國聯軍後爆發日俄戰爭,可以看出此時期日、俄雙方勢力的主要衝突點,是在爭奪對中國哪個地方的控制權? (A)外蒙古 (B)長江流域 (C)東北地區 (
- 下列何者為等差數列?(A)0+1+2+3+4 (B)-3,-2,-1,1 (C) (D)
- 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分為小學校、公學校、以及蕃人公學校,請問總督府施行此政策的原則為何? (A) 差別待遇、職業教育 (B) 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C) 實用原則、隔離政策 (D) 差別待遇、
- 如圖,四邊形 ABCD 中,E、F、G、H 為各邊中點,已知四邊形 EFGH 周長為 30,則四邊形 ABCD對角線和為____________。
- ( )同盟會成立綱領內容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驅除韃虜」是說要驅除滿清統治 (B)「創立民國」的理想要到西元1912年才完成 (C)此
- 「這套制度始自隋朝,實施了一千多年的時間,直至光緒31年才正式廢除」。【題組】( )上述「制度」所指為何? (A)科舉制度 (B)君主專制 (C)八股文取士 (D)察舉制度。
- 【題組】承上題,這座水庫位於右圖哪個地區?(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圖形中,哪一個不是錐體的展開圖?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