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日本、臺灣和菲律賓,都有許多地理學者針對海階地形進行研究。這些研究有助於釐清下列哪一項環境變遷議題?
(A) 西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發生週期
(B) 東亞地區活斷層的等級區分與空間分布
(C) 近一萬年來西太平洋海水面下降的程度
(D) 西太平洋洋流系統流速變化週期的分析
(A) 西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發生週期
(B) 東亞地區活斷層的等級區分與空間分布
(C) 近一萬年來西太平洋海水面下降的程度
(D) 西太平洋洋流系統流速變化週期的分析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2
統計:A(1),B(2),C(1),D(1),E(0)
內容推薦
- 撰於清康熙年間的某一古籍,對臺灣某一河川岸邊的景觀,有如下的記載:「旱田百餘里,夾道蔗林。…臺民以蔗為生,糖貨之利上資江浙。」該文記述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一條河川的河岸景觀?(A) 蘭陽溪(B)
- 表二為台灣下列河流的水文資料,其中,乙河應為下列何者?表二河流流域面積(平方公里)年逕流量(百萬立方公尺)甲乙丙丁31559792726130 513923615904168 (A
- 政府宣佈:禁止演出布袋戲、歌仔戲,也不准進入寺廟,鼓勵人民更改姓氏,強迫改說「國語」。這種政策是在何時開始推行的?(A) 1895年,甲午戰後日本佔領臺灣時(B)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
- 中央政府認為應嚴格管制社會上到處流動的士人,以免他們違法亂紀,造成政治與社會秩序的不安;並要求地方政府應確實統計這些人的活動紀錄,在每年年底呈報給中央政府。這個現象最可能出現在哪個時期?(A)
- 某個朝代開國數十年後,一位大臣上書皇帝,痛陳當時政府承襲前朝法令,強制百姓分家,以致社會風氣敗壞,父子間形同路人。根據你的歷史知識,這個大臣可能是哪個時代的人?(A) 漢代(B) 唐代(C)
- 學者指出:中國古代的士族原本散居各地,以農村為根據地,成為當地地方政府官員的主要來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也會爭取在朝廷任職。即使在中央政府任職,死後大多會歸葬家鄉的祖墳。但是,「自某個時期起
- 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遭外力砍斷手腳的人體骨骸、眾多的小型房舍、破碎的陶器堆。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學者應如何判斷這個遺址可能的時代?(A) 殘缺不全的人體骨骸,反映此
- 某地洪水為患,消息上報朝廷後,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儘速搶修潰決的堤防,勿使水患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責成戶部儘速調度糧食,運往災區,賑濟災民。幕僚根據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皇帝確認無誤後,直接送至工
- 英國、德國和日本均是實施內閣制的國家。下列哪一項是內閣制國家政治制度的特徵?(A) 均屬於民主共和體制(B) 國會有不信任投票權(C) 由直接選舉產生最高行政首長(D) 元首對國會法案有覆議否決
- 港口邊的大街上,人群熙來攘往,偶而夾雜幾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們走進街旁的商行裡,和商行裡等待交易的茶商討論該地生產即將上巿的春茶價格。對面的商家陳列著剛剛由洋船運抵的紡織品,吸引了大批逛街的
內容推薦
- 漢武帝獨尊儒術,可能原因之一是當時儒學的某些觀點,與漢武帝的政治意圖相契合。以下哪一種論點最可能符合漢武帝當時的政治意圖?(A) 孟子強調民貴君輕,有助於漢武帝強化其統治的合理性(B) 春秋公
- 阿強年輕時曾模仿外國嬉皮蓄長髮,被視為行為偏差而遭警察取締,如今男子蓄長髮卻成為一種社會時尚。這種變化最能夠凸顯「偏差行為」的哪一項特質?(A) 偏差行為的認定不因中外社會差異而有不同(B)
- 東南丘陵與嶺南丘陵兩地理區具有頗多相同的地理特色,下列哪一個組合是正確的?甲、多鹽鹼化災害乙、氣候溼熱丙、人口壓力大丁、山多平原少戊、全境河川連成一水系(A)甲、乙、丙(B)甲、丙、戊(C)乙、
- 圖一為臺灣本島七月份的降水日數分布圖,影響圖中七月雨日等值線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為何? (A) 風向、緯度(B) 緯度、洋流(C) 洋流、地形(D) 地形、風向
- 以下是一段有關某工業類型與其區位的陳述:「該工業需要高度的技術和巨大的設備,並能帶動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由於大多數國家需要進口原料,工廠也就多設於靠近消費地的港口都市。」這個陳述指的最可能是下
- 某地有一個傳說:1903年外國人入侵時,該地人民奮勇抵抗,有幾位男人因為武器落後,無法對抗入侵軍隊,遂跳崖自殺。不久,外國軍隊撤軍返國,該地村民立碑紀念,並將地名改為「英雄堡」。這個傳說應與以
- 性別平等是現代民主社會的重要指標,下列哪一項社會現象最符合性別平等的原則?(A) 法律規定太太要出售夫妻共有房屋時,須得到先生的同意(B) 部份銀行為確保債權,要求已婚婦女貸款須附配偶同意函(
- 圖3是一張海岸橫剖面圖。下列有關該海岸地帶不同區位的環境特性,何者正確? (A)「甲」易受海浪侵蝕;「丙」易積水形成沼澤(B)「乙」淋溶作用顯著;「戊」易積水形成沼澤(C)「丁」淋溶作用顯著;
- 在臺灣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會出現一些具有時代背景特色的新地名,例如信義(南投縣信義鄉)、公館(苗栗縣公館鄉)、麻豆(臺南縣麻豆鎮)、關山(臺東縣關山鎮)等。這四個地名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為何?(A
- 典禮進行時,兩國國君為了個人在會場位置的先後而爭執不下,負責典禮的官員表示:「凡屬於我邦的同盟,同姓在前,異姓在後,這是長久以來的禮儀規範。」因而平息了這場爭議。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在哪個時期?
- 上課時老師為了引導課堂的討論,向學生描述他過去所居住的地方充滿青草的氣息、早晨攤販的飯糰香、廟宇慶典的煙硝味等。並說道,這些氣味的記憶與他對那塊土地的濃厚情感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該堂課討論的主題
- 唐詩中的「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等詩句,最可能是在描述下列哪個地區的景色?(A)新疆地區(B)漠南地區(C)滇西
- 依照自然環境和人文活動的差異,可將中國區分為華南、華中、華北、東北、塞北和西部六個地理區。下列哪一條界線,位於華北與塞北兩個地理區的過渡地帶上?(A) 西南季風北限界線(B) 一月均溫0℃等溫
- ◎圖五是某地區的農村聚落景觀,表一是四個國家的人口密度與農地上農業人口密度資料。請問:表一 (單位:人/平方公里)國 別人口密度戊己庚辛國家人口密度7516421182380農地上農業人口密度2093
- 農民的生產過程裡,在尚未收成前,有時需要舉債度日。但是,民間借貸的利息偏高,常使農民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因此,有的時期政府設計了一些制度或者成立組織,以解決農民借貸的需求。以下哪個法令或組織是
- 報載國營事業員工,以罷工行動抗議員工利益在民營化過程中一再被忽略。下列對罷工行動的說法,何者最適當?(A) 遣散員工是經濟不景氣時難免的措施,罷工徒勞無益(B) 民營化能提升效益,國營事業員工
- 元代某書籍描述某地的特色:「……陂地與隴崗相望,還有七處可泊舟處分布於其中,各有各的名稱。從泉州乘船順風二個晝夜便可以到達。島上生長草叢而無喬木,土壤貧瘠,不適宜種植稻穀。居民用茅草蓋房屋居住。
- 圖5為華南兩個海港及其腹地關係的示意圖,圖中港口、都市之圓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多寡。請問下列何者為正確的說明?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務範圍,彼此並不重疊(B)P1和P2的服務範圍以各自為中
- 戶籍是官府管理社會的重要憑藉。某個時期的戶籍制度普及至每一個人,而戶籍資料裡除了姓名、年齡、居住或遷移等紀錄外,也紀錄著與本人有關的各項記事,諸如「本籍與族稱、屬於哪個保甲、是否吸食鴉片」。這
- 某市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希望在該市設立博物館。設置博物館最可能為都市帶來哪些益處?甲、強化社會教育機構,實現終身學習乙、刺激民眾商業思維,促進經濟成長丙、擴大都市化的範圍,增加都市空間丁、爭取
- 圖二為物理風化與氣溫、降水的關係示意圖,圖中哪兩個區塊的物理風化作用最為盛行? (A) 甲、丙(B) 甲、戊(C) 乙、戊(D) 丙、丁
- 圖五所示的農村聚落景觀,最可能出現在表一的哪一個國家之中?(A) 戊(B) 己(C) 庚(D) 辛
- 公元1640年,一名荷蘭軍官向某地西班牙軍隊的指揮官提出最後通牒,限期退出該地,遭西班牙軍官拒絕。雙方開戰,西班牙軍隊戰敗投降,許多教士也被俘,並遭遣送出境。這樣的故事最可能發生在何處?(A)
- 社會學者認為:為使組織成員分工明確、獎賞規則清楚,現代社會勢將走上科層制的型態,下列何種角色分配最符合科層制的型態?(A) 校長—學務處—家長會—學生(B) 唱片公司—經銷商—歌手—消費者(C
- 圖4為黃土高原上某溪流造林前的水文歷線(即圖中曲線,可表示一地流量隨時間的變化),圖中柱狀圖代表一次的降雨量。請由選項中選出最能顯示造林成功後的溪流水文歷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