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汙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下有青汙泥,馨香無復全。上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託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門前。 (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蓮)
26.將本詩與愛蓮說作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從正面立場來論述蓮的高潔
(B)兩者皆有從蓮的生長環境提出對現實的感觸
(C)愛蓮說以蓮喻君子,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嘆
(D)本詩是單純寫蓮,亦有視覺、味覺等摹寫
26.將本詩與愛蓮說作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從正面立場來論述蓮的高潔
(B)兩者皆有從蓮的生長環境提出對現實的感觸
(C)愛蓮說以蓮喻君子,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嘆
(D)本詩是單純寫蓮,亦有視覺、味覺等摹寫
參考答案
答案:B,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之」字用法,何者非表示賓語提前?(A)吾欲「之」南海 (B)父母唯其疾「之」憂(C)蓮「之」愛 (D)何難「之」有
- 【題組】「前衛就是受到從後面來的攻擊比從前面來的多得多的人。」這句話有什麼涵義?(A)要想取得出眾的成就,要有走在別人前面的勇氣(B)走在前面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勇氣(C)從後面來的攻擊比較容易致勝(
- 【題組】詭「譎」多變的雲海,展現大自然的魅力。
- 【題組】我聽說皇帝出巡,不敢隨便走動,於是藏「ㄋ一ˋ」在橋下。
- 下列「」的字替換後,何者意思改變?(A)可愛者甚「蕃」→繁(B)世人「盛」愛牡丹 →獨(C)同「予」者何人 →余(D)欲「買」舟而下 →雇
- 下列句子,何者沒有冗詞贅字?(A)就算你擁有良好資質,也不代表不必努力(B)在摔倒那一瞬間的時候,她驚聲尖叫起來(C)雞蛋糕鬆軟綿密,令人忍不住給它一口吞下(D)他下定決心,要把這筆龐大不少的債
- 「他(文天祥)是常打敗仗而不灰心。當然他是文人,兵又是烏合之眾的義兵,打敗仗是意想得到的。但是常打勝仗,間有失敗而不灰心還容易;常打敗仗而不灰心,實在更困難,這真是____的精神。」(羅家倫)依
- 關於蓮花特性與君子內涵的對應,何者有誤?(A)中通外直-君子舉止端正、通達事理(B)香遠益清-君子形象良好、聲名遠播(C)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汙(D)濯清漣而不妖-君子崇尚簡樸不喜
- 「菊,花之隱逸者也」其修辭法同於何者?(A)從小說中讀出哀憫,讀出責任,讀出反省(B)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C)青年要像夏天的太陽,有一顆赤熱的心(D)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下列哪一項「 」中的字形前後兩兩相同?(A)不虞「ㄎㄨㄟˋ」乏/「ㄎㄨㄟˋ」贈(B)朋「ㄅㄧˋ」為奸╱「ㄅㄧˋ」護所(C)絡「ㄧˋ」不絕╱「ㄧˋ」馬星動(D)好高「ㄨˋ」遠/心無旁「ㄨˋ」
內容推薦
- 人生,的確是苦難為多,歡樂為少,個人事業的成功,人類文化的進展,可說無一不是由苦難中熬煉出來的。人戰勝境遇則立,不戰而為境遇所屈則亡。在萬物競爭的世界中,此例恆久不變!所以一個人如能正視苦難,克服苦難
- 下列「」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A)她「明媚」動人,身邊從不乏追求者(B)鐵皮屋在強風「吹拂」下,紛紛掀起(C)只要肯努力,總會有「曇花一現」的時候(D)書法名家董陽孜的創作,樣樣堪稱「絕品」
- 【題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題組】在本詩中,白居易真正的想法為何?(A)環境對人的影響甚鉅,應謹慎選擇(B)惡劣環境絕不會使人的良善本質改變(C)遭遇挫折與磨難,將成就更好的自己(D)若不幸處於亂世,只好隨波逐流以苟活
- 「人性有變與不變之異。其不變者,歷艱難險阻不改其志。變者有二:其一雖變,尚能復其本性;其一則變而日趨下流,終不能復其性矣。」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哪個人的行為符合「雖變,尚能復其本性」?(A)小蝦平
- 【題組】一個人未經苦難而成功,多是因為什麼緣故?(A)少年得志,一帆風順 (B)上天保佑,運氣特佳(C)得到前人的遺愛 (D)受到後人的協助
- 【題組】故事中趙高的表現,他可能是什麼樣的人?(A)善於發掘人才(B)機智,多謀略(C)說話不講信用(D)奸詐,具野心
- 【題組】屢見不「鮮」
- 【題組】謠言止於智者,未經證實的事別「ㄜˊ」傳。
- 【題組】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
- 修身是一輩子的功課。「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_______
- 「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這段話啟示讀者什麼道理?(A)百尺竿頭,更進一步(B)鍥而不舍,金石可鏤(C)不經一事,不長一智(D)成事在人,謀事在天
- 【題組】解「剖」
- 【題組】 我希望你們在進德修業上,都有飛躍的、令人驚「ㄒㄧㄢˋ」的好成績。
- 五、閱讀題組:一題 2 分,10% 薛譚學謳①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②,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① 謳:音ㄡ,唱歌。 ② 郊衢
- 關於臺灣四季風土滋味內容的說明,何者正確?(A)以先合後分的方式介紹四季的農漁產品(B)關於普羅旺斯哈密瓜的敘述,屬於插敘法(C)寫臺灣各地的農產多以客家人角度出發(D)文末鼓勵我們多品嘗臺灣各
- 「□解心虛即我師/□□後凋於歲寒/空谷幽□/□暗花明又一村」上述□內,不包括下列哪一種植物?(A)松 (B)桃 (C)蘭 (D)柳
- 【題組】烘「焙」
- 二、解釋(30%)每題 2 分,共 30 分【題組】「具體而微」地把整個民族、整塊土地的生命濃縮進一句呼喊。
- 【題組】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會被處以罰「鍰」。
- 下列成語,何者使用最恰當?(A)妹妹一看到蟑螂,嚇得屏氣凝神(B)101 煙火此起彼落,讓大家驚呼連連(C)老闆個性豪邁,做事向來居心叵測(D)得知被裁員,他失魂落魄地交接工作
- 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卡索一生都是在不倦地、無畏地探索和進取,因此有人稱他是「藝術的前衛」。對做「前衛」的苦處,知道得最清楚的莫過於畢卡索自己了。他深深感觸地說:「前衛就是受到從後面來的攻擊比從前面來的多得
- 【題組】過了下午,「乍暖還寒」,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就更加豐富了。
- 燒酒螺在臺灣已發展兩三百年,原是海口小孩的零嘴、大人的下酒菜。從前討海人生活普遍貧窮,撿拾海螺往往是漁村的副業,除了少部分留下來自己吃,大多賣給店家製作燒酒螺。寒風中出海捕魚常喝酒暖身,物質缺乏,遂煮
- 【題組】蘇軾與張懷民的處境相似,都遭貶「謫」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