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⑷披針形(Lanceolate)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五、已知某一電腦的 IP 位址(IP address)是 1189,子遮罩(subnet mask)是222128。請問:1該 IP 屬於那類網路?(2 分
- 3假設編碼後位元字串在傳送過程因雜訊造成最右邊位元(rightmost bit)發生錯誤,接收端執行循環冗餘檢查結果為何?接收端為何知道有錯誤發生?(6 分)
- 2該訊息的 CRC 檢查碼為何?(4 分)
- 3差異蛋白質體學分析平台對於疾病指標分子的搜尋較具直接的關係,說明SELDI-TOF MS 的原理以及所提供的優勢?(10 分)
- 2說明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為何可應用於自體器官的藥物治療篩選。(10 分)
- 四、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為偵測傳輸錯誤最常用的技術之一,假設準備傳送訊息 11001001001 並用CRC多項式x3+1 偵測錯誤發生,請問:【題
- 2找尋一個受到外在環境或人體內部因子影響的動態蛋白質體,可做為高特異度的單一生物標記分子。試說明目前分析蛋白質體有那些方法?(5 分)
- 五、幹細胞具有無限分化的能力並可形成特化細胞。1試比較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和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的異同。使用胚胎幹細胞的爭議與缺點為何?
- 三、請比較 NRZ(Non-Return to Zero)(2 分),Manchester(2 分),Differential Manchester(2 分),BASK(Binary Amplitud
- 43 下列何者不是組織內常用的溝通協調方法?(A)會簽制度 (B)制定工作流程圖 (C)專業分工 (D)設置意見箱
內容推薦
- ⑸胎座(Placenta)
- ⑷血藤與臺灣葛藤
- 該網域最多有幾個子網路?(2 分)
- 二、請寫出下列各樹種之科名、學名及主要特徵:(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⑴大葉桉
- 2在 PSK 調變系統中,傳輸信號通常加上差分編碼(differential encoding),其目的為何?差分編碼對系統的效能以及傳輸速率有何影響?(12 分)
- ⑸九芎與烏皮九芎
- 取甲、乙、丙與丁共四個燒杯,分別裝水 40 克、60 克、80 克與 100 克。放在同一熱源上加熱 3分鐘,下列何者上升的溫度最高?(A)甲(B)乙(C)丙(D)丁
- 當此電腦要傳送一個封包給 1123 以及 1172 時,ARP 及 Routing上有何不同?(4 分)
- ⑵水黃皮
- 3就頻移鍵(FSK)訊號之同調解調(coherent demodulation)效能及系統成本等角度,說明為何在實用上,FSK 解調器經常使用非同調(non-coherent)解調方式來製作。
- 四、何謂羽狀複葉類?包括那幾部(目)?臺灣自生有那幾科?每科並請列舉二種自生代表樹種。(20 分)
- 下列各元素之基態電子組態中,何者有最多半填滿軌域?(A)V(原子序=23)(B) Zn(原子序=30)(C) Ca(原子序=20)(D) Fe(原子序=26)
-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 6 分,共 18 分)1簡述說明何謂 RSA?(5 分)
- ⑶野牡丹
- 四、常見的多重存取(multiple access, MA)技術有 FDMA、TDMA 以及 CDMA 等。請分別說明這三種技術之基本原理及特性,並比較其優缺點。(15 分)
- 五、殼斗部(山毛櫸部)的植物,臺灣產有那幾科?請以列表加以區分,並列出臺灣所產該科之各屬。(20 分)
- 定溫下 0.02MAgNO3 與 0.10MNaCl 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後,求溶液中[Ag+]之平衡濃度?(註:該溫度下 AgCl 之 Ksp=4×10-10)(A)1×10-8(B) 5×10-
- 2假設兩質數 p=7 與 q = 11,請詳細說明如何利用 p、q 以 RSA 加密演算法對訊息進行加密與解密動作,並舉例說明。(15 分)
- ⑷臺灣冷杉
- 五、某(5,1)重複碼(repetition code)將信息位元重複 5 次以形成碼字(codeword),例如信息位元為 0 時,則編碼為(00000)。編碼後之信號傳輸經過離散無記憶通道(dis
- 已知 NaCl 的晶格能為-73 kJ/mol,Na 的昇華熱及游離能分別為 107 kJ/mol、496 kJ/mol,Cl2的鍵能為 24 kJ/mol,氯原子的電子親和力為
- ⑸臺灣赤楊
- 2寫出其 ML 解碼規則(maximum-likelihood decoding rule)。(3 分)
- φ = 0;A 為離散隨機變數,P A(A =1) = P (A =2) = P (A =4) = 1/3 。(5 分)
- ⑵引證(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