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下圖為溶解度(每 100 克水中,所含溶質的克數)和溫度的關係圖,試參考此關係圖,判斷下列個選項何者正確?
(A)氯化鈉(NaCl)的溶解度,相對來說較不受溫度影響
(B)溶解時為放熱反應者有 5 種
(C)硝酸鈉(NaNO3)與硝酸鉛(Pb(NO3)2)的混合物,適合以結晶法分離
(D)溶液溫度於 80℃時,二鉻酸鉀(K2Cr2O7)的溶解度約為硝酸鉀(KNO3)的兩倍
(E)將 40℃的飽和溶液再度加熱,會有沉澱析出的物質有 2種。
(A)氯化鈉(NaCl)的溶解度,相對來說較不受溫度影響
(B)溶解時為放熱反應者有 5 種
(C)硝酸鈉(NaNO3)與硝酸鉛(Pb(NO3)2)的混合物,適合以結晶法分離
(D)溶液溫度於 80℃時,二鉻酸鉀(K2Cr2O7)的溶解度約為硝酸鉀(KNO3)的兩倍
(E)將 40℃的飽和溶液再度加熱,會有沉澱析出的物質有 2種。

參考答案
答案:A,E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北部臺灣的榮枯,就看 的盛衰」;「一旦 衰退,則臺灣北部的全部貿易等於零」。這兩句是形容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臺灣北部對外貿易的情形。請問 應該填入哪項物產最合適? (A)茶葉 (B)樟腦 (C
- 清末有位大臣向朝廷奏請:「艋舺當雞籠、龜崙兩山之間,沃壞平原,兩溪環抱,村落衢市,蔚為大觀……非特淡蘭扼要之區,實全臺北門之管錀。擬於該地創建府治,……」請問:這位大臣應是何人? (A)沈葆楨
- 設四面體 ABCD 中,̅=̅=̅=̅=5,̅=6,̅=4,令平面 ADC 與平面 BCD 所夾的二面角(銳角)為θ,則 cosθ=【 】。
- 【題組】M. 滿足方程式 x+ y+ z =15的所有非負整數解中,符合 x ,y ,z 的乘積為偶數的解有47組。(0 為偶數)
- 【題組】A、B 兩物體的質量分別為 1 kg 與 2 kg,原先兩物體一起以 2 m/s 的速度向東運動。兩物體因為彼此的作用力而相互分開,且分開過程中沒有任何外力作用。若分開後 A 的速度為 8
- 日治後期,日本開始重視工業發展,那項工程的完成,使得進一步推動工業化成為可能,且被視為工業發展的重要指標?(A)縱貫鐵路 (B)基隆港 (C)嘉南大圳 (D)日月潭水力發電廠。
- 近代以來,中國大陸崛起的城市,多半為不平等條約裡被列為通商口岸的城市,在中國呈現內陸與沿海地區發展懸殊的特殊現象,但臺灣卻沒有出現這種發展不均的現象,試推論其原因為何? (A)臺灣未受不平等條
- . 所有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依其本質可被區分為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即強力、電磁力、弱力、重力。單獨存在的中子很不安定,平均經過約16分鐘就會衰變成質子,同時還會射出電子和反微中子,促成中子衰變的
- 【題組】下列關於溶液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A)泥漿為一種液態溶液,水作為溶劑,泥土作為溶質 (B)0.30M 的氯化鈉溶液,有固定的沸點 (C)儲氣合金可視為氣體的固態溶液 (D)不鏽鋼可
- 【題組】一質量為 60 kg 的成人駕駛質量 1500 kg 的汽車,在筆直的高速公路上以時速 108 km/hr 等速度行駛,車上載著質量 40 kg 的小孩,兩人皆繫住安全帶。途中不慎正向追撞
內容推薦
- 以下哪一個選項最適合用來解釋從康熙年間的「臺灣錢淹腳目」,到道光年間客家歌謠的「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在此期間所產生的變化? (A)臺灣的土地開發已呈現飽和狀態,後到的移民生計有困難 (B)清
- 請仔細閱讀日治時期三段資料,然後回答問題:資料一:一本討論日治時期的方志說「總督抵臺之後,希望軍民分治,改革地方制度,警察對地方管轄的權力顯然減少,逐漸走向地方自治,並成立了街庄協議會。」資料
- 【題組】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動,每隔 0.02 秒小球的位置如右圖所示。每一段運動過程分別以甲、乙、丙、丁和戊標示。試問在哪一段,小球所受的合力為零?【94 學測】 (A)甲(B)乙(C)丙(D)丁
- 多重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答錯倒扣該題分之五分之一【題組】右圖為某些病毒的繁殖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胞飲作用發生在步驟(B)步驟3時,寄主細胞的溶體參與其中 (C)步驟4
- . 有一移動的聲源以等速度向一個聲音的反射面靠近。當聲源發出頻率為f0的聲音時,反射面接收到的聲音頻率為f1,反射出去的聲音頻率為f2,則三種聲音頻率關係為(註:聲源移動速度小於音速)
- 日治時期的經濟政策,可分為三個階段,下列何者正確? (A)第一階段致力推動水稻、茶葉為中心的商品化經濟 (B)第二階段則以工業化建設為中心 (C)第三階段以現代化的基礎建設為重點 (D)交通基
- 【題組】0如圖,有甲、乙、丙三塊木板平放在地上,一個 公斤重的物體放在甲板上時,將木板一端提起,當木板與水平成 θ角時,物體開始下滑,同一物體放在其他兩板上,做相同操作。放在乙板上角度
- 【題組】依上圖之結構觀察,下列何者為木糖醇的「示性式」? (A)C5H12O5 (B)H2C5(H2O)5(C)C5H6O5 (D)(CH2OH)2(CHOH)3 。
- 【題組】0為了安全的考量,一般腳踏車或汽、機車輪胎的表面都有胎紋。當胎紋的磨損嚴重時,必須更換新輪胎。下列何者是輪胎有胎紋的主要原因? (A)多樣化的胎紋,使輪胎看起來比較美觀 (B)可減少製造
- 【題組】下表為澳洲和紐西蘭比較,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丁)(戊) (D)(丙)(丁)(戊)。
- 「□認為對殖民地的統治,須從生活、產業、衛生、教育、交通與警察等重要層面多管齊下,恩威並施。為了達到全面有效的統治,他一面進行各種『舊慣調查』,掌握有關臺灣的精確數字,另一方面建立各種流通網路
- 第二部份:多重選擇題 20% 說明:41~50 題為多重選擇題,每題各有五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答案以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標出,每題 2 分,答對一個答案得 0.4 分。【題
- 下圖裝置有一真空管,管壁塗有 ZnS 螢光劑以便觀察,管中壓力約為 10-5 大氣壓,且於管中偏下緣處架設一只小風車,電源供應器提供 25000 伏特之電壓,當實驗開始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題組】N. 在右圖的每個格子中填入一個數字(圖形不可轉動),填入的數字可為0 或正整數。若任一個直排的兩格填入數字的總和須大於 0,且假設上排五格的總和為 x ,下排五格的總和為 y 。若 x =
- 【題組】由於有太陽系中最大質量行星的龐大引力,可以為地球吸走大多數的隕石,使地球避免受到太多隕石的碰撞,減少生命受威脅的機會,請問這是哪一顆行星?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
- 以下為光緒帝給軍機大臣的諭令:「……現在臺灣南路開山已抵卑南,北路開山已抵岐萊,而時有兇番出沒其間,……即著該大臣等將撫番事宜心經理,……琅王喬,屢有洋人前往窺探,亟應乘時布置,以社覬覦;該大
- 【題組】清廷對臺灣的政策,可以套用英國史家湯恩比的理論「挑戰與回應」:遇到外力的侵逼,清廷才被迫改變,下列哪些史事即可印證之? (A)鴉片戰爭→臺灣開港 (B)羅妹號事件→樟腦取消專賣 (C)
- 【題組】若在△ABC中, , 則 邊上的中線 長為何?(A)√(B) 2√(C) (D) 2√(E) 4√
- 清領時期臺灣的民間社會有一俗諺說:「做木的無床」、「做磁的吃缺」、「織蓆的睏椅」。請問這些俗諺反映了下列何種歷史現象? (A)清廷對臺民的役使無度 (B)清領時期臺灣社會繁榮富庶 (C)清領時
- 「□所以一面要宣傳,糾合同志,推翻日本統治,建設民族國家之必要;而一面分發神符、咒文,謂持此可以避彈;又常扶乩,藉神示,宣告臺灣革命一定成功。」請問:上述□應填入何人較為適當? (A)劉永福
- 【題組】以下為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中、日雙方經營臺灣的策略與成果的比較,何者正確? (A)兩者皆曾出現「棄留」臺灣與否的爭論 (B)初期清廷採取消極的態度,日本則以鎮撫兼施的方式穩住統治基礎
- 十八世紀中葉隨著商業的興盛,臺灣出現「郊」的組織,以下有關「郊」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目的以避免同業競爭,控制貨品價格為主 (B)郊多設置於內陸平原地區,以便產品採購 (C)郊商主要負
- 以下何者『非』臺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在臺建設時期的作為? (A)在中法戰爭發生時,修建「億載金城」,以對付法國人 (B)完成基隆—臺北段的鐵路,有利於軍事、商旅往來 (C)在臺北設置中西學堂
- 【題組】歷史課堂上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學各自描述一位與臺灣有關的歷史人物。請問,那幾位同學的敘述內容正確? (A)甲生:「巴克禮,清領後期來臺之天主教道明會傳教士,所辦《府城教會報》開啟臺
- 【題組】古蹟文物是歷史的最佳見證,下列哪些歷史見證合於史實? (A)牡丹社紀念碑──甲午戰爭 (B)獅球嶺「曠宇天開」隧道──沈葆楨治臺 (C)滬尾炮臺──同治末年日軍侵臺 (D)孤拔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