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阿瀧使用切除一半的凸透鏡做實驗,透鏡如右圖所示,則透鏡所成的像應為何?
(A)成像只有物下半部,但亮度不變
(B)成像只有物上半部,但亮度不變
(C)依然可成一完整像,但亮度變暗
(D)無法成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關於人體循環系統,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所有的動脈都是充氧血 (B)所有的靜脈都是減氧血 (C)靜脈血壓最低 (D)靜脈彈性最佳
- 甲、乙、水三種不互溶的液體依序加入U型管中,甲液、乙液高度均為4 cm,右管水的高度4 cm,左管水的高度3 cm,乙液的密度0.8 g/cm3,則甲液的密度為多少g/cm3?(A) 2
- 右圖是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拿一長條鋁箔包住其中一片葉片中間部分,放置在陽光下2~3天後,取下此葉片以沸水加熱數分鐘,再用酒精隔水加熱。然後在葉片上滴上數滴碘液,觀察葉片的顏色變化。請問:【題組】
- 下列敘述,何者與靜電現象無關? (A)潮溼的手拔插頭,發生觸電的感覺 (B)脫毛衣時,聽見劈啪聲 (C)上下車開車門時,發生觸電的感覺 (D)切割後的保麗龍屑易吸附於刀片上
- ( )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與能量的敘述,何者錯誤?(A)燃燒木材須先點火,故木材燃燒是吸熱反應 (B)電解水時須要通入電能,所以是吸熱反應(C)濃硫酸加入水中會使溶液溫度上升,故為放熱反應 (D)
- 【題組】承28題,今日晚上七點有沒有機會看到月亮(若當下完全是無雲無雨的狀況)?(A)完全沒有 (B)會在東邊的天空看到上升中的月亮 (C)會在西邊的天空看到月亮 (D)會在頭頂正上方的天空看到
- 右圖為一般的植物細胞,請問香菇的細胞,缺少圖中的哪一種構造?(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 )表中哪些原子的化學性質可能是一樣的?(A)甲乙(B)乙丙(C)甲丙(D)三者相等。
- 臺灣海岸因自然及人為因素不斷變化,下列何者敘述錯誤?(應選二項) (A)因為板塊作用,使臺灣西南部底下基盤下陷,導致海岸改變 (B)超抽地下水不但造成地層下陷,也造成土壤鹽化 (C)因為人為工
- 光合作用進行時包括下列過程:二氧化碳的吸收、水的分解、氧的釋出、葡萄糖的合成,試問哪些過程發生在光反應? (A)二氧化碳的吸收、水的分解 (B)水的分解、氧的釋出 (C)二氧化碳的吸收、葡萄糖
內容推薦
- (根據上圖繼續作答) 冰島曾被選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關於冰島地質構造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是玄武岩質、乙是花岡岩質、丙是安山岩質 (B)未來冰島的面積可能會越來越大 (C
- 附圖是在北半球高、低氣壓分布情形,試問 A、B 間空氣流動情形的俯視圖應接近下列何者? (A) (B) (C) (D)
- 【題組】水分運送到葉後,是由哪一部分散失出去?(A)F (B)G(C)H (D)I
- 有兩種生物其學名分別為Felis tigris與Felis leo,則這兩種生物在分類位置上為何? (A)同屬、不同科 (B)同屬、不同科、不同目 (C)同屬、同科、同目、同綱 (D)同屬、同科
- 【題組】承上題,若將二株親代高莖豌豆進行異花授粉,如果所得第一子代中高莖有746株、矮莖有248株,請問親代的遺傳因子組合應為下列何者?(A) Tt X Tt (B) TT X Tt(C) TT
- 聲音在鋼鐵、空氣、海水中傳播速率大小,何者正確? (A)鋼鐵>空氣>海水 (B)鋼鐵>海水>空氣 (C)空氣>海水>鋼鐵 (D)海水>空氣>鋼鐵
- 【題組】( )承上題,這是依據何者所做出的推斷?(A)質子數(B)中子數(C)質量數(D)電子數
- ( )下列化學反應平衡式的寫法正確的有幾項? (A) 1項 (B) 2項 (C) 3項 (D) 4項
- 關於地球同步衛星和繞極軌道衛星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應選三項) (A)前者之高度較高 (B)後者影像解析度較佳 (C)前者繞地球公轉之速率較快 (D)後者一次拍攝影像涵蓋範圍較大 (E)前者
- 【題組】承30題,若在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各有一名觀測者在海邊,則當日何處可見到海水水位最高? (A)乙和丁兩地皆可 (B)乙和丙兩地皆可 (C)甲和丙兩地皆可 (D)甲乙丙丁四處皆可。
- 下列有關靜電感應、感應起電及接觸起電敘述,何者錯誤? (A)帶電體不經接觸,而使其他物體內正、負電分離的現象,稱為靜電感應(B)接觸起電後,帶電體的電量減少 (C)感應起電後,帶電體的電量增加
- 【題組】如將一片葉子用酒精隔水加熱去掉葉綠素再滴上碘液,則圖(二)的哪些部分將呈現藍色?(A) E、F (B) F、G (C) G、H (D) H、I
- 【題組】(1)在「植物呼出的氣體」活動中(如下圖),為什麼要從漏斗加水到錐形瓶內 (2分)?
- 【題組】(2)萌芽綠豆和乾燥綠豆的呼吸作用速率有何差別(2分)?
- 板塊的運動無法完全地解釋下列哪一種現象?(A)由褶皺形成的山脈 (B)火山帶的分布 (C)海洋與大陸的分界 (D)海溝的形成。
- (四)阿翔從旱溪中撈起大肚魚,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大肚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情形。請試著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在血液流動的觀察實驗中,為何要用魚的尾鰭? (A)尾鰭血流量較大 (B)尾鰭色彩較漂亮 (
- 【題組】實驗中,若溼棉花未能蓋住魚的鰓蓋與身體,則大肚魚可能會如何? (A)吸入空氣而活蹦亂跳 (B)無法游泳而死亡(C)無法呼吸而死亡 (D)到處游動不易觀察
- 關於植物輸導組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養分可上下雙向運送 (B)根向下運送水分 (C) 木質部運送養分 (D)韌皮部運送水分
- ( )小北加熱200公克的水,若熱源穩定供熱,每隔2分鐘測水溫度一次,得溫度與時間之數據如表,試問自第4分鐘至第10分鐘內水吸收多少熱量? (A)400卡 (B)600卡 (C)800卡 (D
- 下表是人體「呼吸運動」的比較,試問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 附圖表示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箭號表示氣體擴散方向,則關於 a 和 b 氣體濃度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甲.a 氣體的濃度在肺泡中比微血管中高;乙.a氣體的濃度在肺泡中比微血管中低;丙.b 氣體的
- ( ) 已知3 g的甲化合物恰可與3 g的乙化合物完全反應,生成6 g的丙化合物。若取5 g的甲化合物和10 g的乙化合物進行反應,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反應時,10 g的乙化合物剛好用完
- ( )圖三為某河道剖面圖, 若甲、乙、丙為同一條河流上不同地點的河道剖面圖,則從下游排列至上游應為何?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 【題組】在顯微鏡底下看見大肚魚尾鰭血液中流動的紅色小顆粒應為何? (A)血漿 (B)血小板 (C)白血球 (D)紅血球
- 下列有關臺灣附近海底地形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澎湖群島南方海域,海底地形屬於大陸坡 (B)琉球海溝以南有沖繩海槽 (C)東部外海水深變化大 (D)西部海域有海底山 (E)南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