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宋朝由於理學興盛,詩人喜在詩中進行議論,在生活景物描述中,暗含很多人生哲理。以下各首理趣詩,那一選項哲理闡釋有誤?
(A)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能蔽日,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喻站得高,看得遠,要有不平凡抱負;也可指作者自負自許,不畏奸佞小人
(B)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軾〈廬山煙雨〉﹞:喻人往往對沒實現的事有無限嚮往,真得到了,感覺也不過如此。這是人性不知足的盲點
(C)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其一〉﹞:喻萬物運行各有其理,條件不成熟時,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徒勞無功,只有條件成熟時,才會悠遊自如,水到渠成
(D)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以春喻道,勉勵門生不斷努力而入聖人佳境。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2),C(3),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