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當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可能達到130~200公釐時,中央氣象局就會發布
(A)大雨特報
(B)豪雨特報
(C)大豪雨特報
(D)超大豪雨特報。
(A)大雨特報
(B)豪雨特報
(C)大豪雨特報
(D)超大豪雨特報。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點燃的鎂,可以在裝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燃燒,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鎂可以把二氧化碳氧化 (B) 鎂的活性比碳大 (C) 鎂比碳更易與氧化合 (D) 燃燒是放熱的化學變化。
-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接處,故地震頻仍。(A)O(B)X
- 臺灣的發電方式主要有:(甲)核能 (乙)火力 (丙)水力 (丁)風力,其中哪些發電方式是屬於可更新的資源?(A)丙丁 (B)甲丁 (C)乙丁 (D)甲乙。
- 臺灣冬季東北部降雨多,西南部乾燥晴朗,這是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響?(A)緯度的差異 (B)風向不同的影響 (C)距海遠近的影響 (D)迎風與背風的差異。
- 下列各項敘述中,何者是還原劑的特性?(A) 它一定含有氧原子 (B) 它一定不能含有氧原子 (C) 它的活性比較小 (D) 它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
- 在Mg + CuO → Cu + MgO 之反應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Mg是還原劑 (B) CuO進行氧化反應 (C) Cu是氧化劑 (D) MgO被還原
- 一地在長時間內大氣的平均狀態稱為氣候;短時間內大氣的變化稱為天氣。(A)O(B)X
- 二、選擇題(每題2分) 太平洋上的島國—吐瓦魯共和國,將面臨滅國的危機,是因為哪一種環境問題?(A)土壤鹽鹼化 (B)雨林消失 (C)全球暖化 (D)礦產枯竭。
- 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為何? (A)大範圍的海陸性質差異 (B)大陸橫跨熱、溫、寒三個氣候帶 (C)地形西高東低的影響 (D)沿海寒暖洋流交會。
- 下列何者為硫酸(H2SO4)水溶液中正離子總電量與負離子總電量的比? (A) 2: (B) 1: (C) 2: (D) 1:1
內容推薦
- 空氣中粒徑小於或等於5 微米的細懸浮微粒,簡稱「PM5」,易隨呼吸進入人體而對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目前PM5 的監測數據成為觀測空氣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A)O(B)X
- 任一平衡的化學反應式,其箭號左、右兩端的哪一因素必定相同?(甲) 分子種類 (乙) 分子總個數 (丙) 總質量(丁) 原子種類 (戊) 原子總個數 (己) 原子的排列方式(A) 甲乙己 (B
- 2 6 ( )坎兒井主要引自下列哪種水源? (A)雨水 (B)泉水 (C)河水 (D)地下水
- 以下哪些行動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甲)隨手關燈;(乙)資源回收再利用;(丙)必要時才使用冷氣機;(丁)盡量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取代自行開車。正確的是 (A)甲乙 (B)乙丁 (C)乙丙丁 (
- 【題組】呈上題,颱風中心風速要達到多少才被稱為強烈颱風? (A)51 (B)(C)(D)10 公尺/秒
- 臺灣最常見的氣象災害包括颱風、豪雨、乾旱、寒害,而其中寒害的形成過程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A)O(B)X
- 酒精的化學式是C2H5OH,【題組】其分子量為何?(原子量:H=1,C=12,O=16)(A) 68 (B) (C) (D) 34。
- 2 7 ( )世界陸地與海洋的面積比大約是多少? (A)3:(B)3:(C)7:(D)8:3
- 國家地理頻道正在播映非洲大陸的影片,影片中乾季內植物凋萎,地面乾裂,水源枯竭,塵土飛揚;可是等雨季來臨,草木茂盛,河水潺潺,一片碧綠。該地草木高1~4公尺,多草食性及肉食性的動物。影片所描繪的
- 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於哪個區域﹖(A)赤道兩側至南北緯10度間 (B)南北緯10度至回歸線之間 (C)南北回歸線附近 (D)南北緯40度至20度之間。
- 海嘯及建築物破壞的現象,都是屬於地震所引起的間接性災害。(A)O(B)X
- 西歐沿海各國冬暖夏涼、年溫差不大,氣候溫和濕潤,請問該區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地中海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 以下關於颱風的敘述何者「錯誤」? (A)北半球的颱風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旋轉 (B)颱風是由熱帶性高氣壓所發展形成 (C)颱風的中心因旋轉時造成的離心力,故颱風眼內會出現無風
- 地震強度則是指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而地震規模,是用來表示地震時各地的人所感受的震動程度或物體破壞程度,通常以芮氏規模表示。(A)O(B)X
- 下列氣候類型中,全年高溫多雨的是 (A)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B)熱帶莽原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 希臘愛琴海沿岸等地,是屬於哪一個氣候帶?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熱帶莽原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 北美落磯山以東到大西洋的廣大大陸,夏暖冬寒,年溫差大,屬於何種氣候類型? (A)溫帶大陸性 (B)溫帶海洋性 (C)溫帶地中海型 (D)副北極氣候。
- 下列敘述何者是對「天氣」的敘述? (A)明日將是「晴時多雲偶陣雨」 (B)臺灣東北部「冬雨連綿」 (C)地中海地區「冬雨夏乾」 (D)南極大陸終年酷寒。
- 人類正面臨全球暖化的威脅,每個國家至個人都有責任阻止暖化的加劇。以下哪種行動對於減輕暖化沒有助益﹖ (A)多開發利用可更新資源 (B)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的溫室氣體排放規定 (C)節約能源,減
- 水分子藉由擴散作用通過膜的現象稱為(A)滲透作用(B)消化作用(C)代謝作用(D)蒸發
- 小安用10 ×物鏡,如附圖(一),觀察水中的小生物時,在視野內看到一個矽藻,如附圖(二),如果他要換較高倍的物鏡繼續觀察此矽藻,下列有六個使用複式顯微鏡的操作步驟:(1)轉動粗調節輪(2)轉動細
- 黑人想將住家後方桂花樹移到鄉下奶奶家。他首先以電鋸將樹枝鋸掉一大部分後才移植。范范看見後,問說:「為什麼黑人將樹鋸得光禿禿的?這樣根本無法遮蔭!」請問,黑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A) 增加養分運
- 以臺灣的情況而言,寒害主要造成的影響為哪些方面? (A)工業、交通 (B)農業、養殖漁業 (C)農業、居民生活 (D)工業、農業。
- 植物細胞形狀較規則且不易變形,是由於它們皆具有何種構造? (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核
- 全世界最大最明顯的季風帶位於何地﹖ (A)北美洲 (B)歐洲大西洋岸 (C)大洋洲 (D)東亞到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