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以下關於孟子的內容說明, 錯 誤 的 選 項 是
(A)由 「 人 皆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 先 王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 斯 有 不 忍 人 之 政 矣 。 」 可 知不忍人之心,乃不忍人受害之心,即仁心;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B)「 上下交征利 」 的 「 上 下 」 是 就 方 位 而 言
(C)《 史 記‧孟 子 荀 卿 列 傳 》「 太 史 公 曰:余 讀 孟 子 書,至 梁 惠 王 問『 何以利吾國 』, 未 嘗 不 廢 書 而 歎 也 , 曰 : 嗟 乎 , 利 誠 亂 之 始 也 ! 夫 子 罕 言 利 者 , 常防其原也。故曰 『 放 於 利 而 行 , 多 怨 』。 」 可 見 孟 子 與 司 馬 遷 都 認 為 爭 逐利益是戰 亂 的重要原因。
(D)「 苟 能 充 之 , 足 以 保 四 海 , 苟 不 充 之 , 不 足 以 事 父 母 」 意 謂 擴 充 善 端 , 則君可安定天下,民可善待父母 。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8),C(2),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