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決定是否需要設置中央護欄,考慮的基本因素為何?
(A)路幅寬度與車道數
(B)中央分隔帶之寬度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C)車道數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D)路幅寬度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A)路幅寬度與車道數
(B)中央分隔帶之寬度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C)車道數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D)路幅寬度與平均每日交通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64706
統計:A(0),B(13),C(0),D(4),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些跡證之位置就是撞擊地點?(A)刮地痕起點 (B)煞車滑痕轉折點(C)落塵終止位置 (D)撐傘行人被撞後雨傘終止位置(E)玻璃碎片終止位置
- 下列何種胎痕特徵,與研判行車方向有關?(A)煞車隱跡 (B)煞車痕兩端之濃淡程度(C)煞車痕長度 (D)凹胎拖痕與凸胎滑痕(E)煞車滑痕與偏向拖痕之銜接胎痕
- 承上題,在已排除機車自撞的情形下,為再調查該事故之肇事實情,下列何者為正確之作法?(A)調查騎士右手肘有無瘀傷,並對之拍照(B)尋找目擊者,訪查肇事過程(C)對附近住家,訪查肇事頻次(D
- 假設車流參數中,速度與密度呈線性關係,其方程式為S=80(1-0.018 D),其中S代表速度,D代表密度,請問在自由車流情況下,其速度為多少?(A)95公里/小時(B)90公里/小時(C)80公
-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未注意車前狀況,其「未注意」的衡量基準,下列何者最為接近?(A)緊急反應時間0.5秒 (B)緊急反應時間1秒(C)一般反應時間3~4秒 (D)一般反應時間7~8秒
- 「安全停車視距」需考慮到駕駛人之「反應時間」,關於「反應時間」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時間長短與黃燈時間相當 (B)是從察覺、確認、判斷,到做出反應之時間(C)時間長短與全紅時間相當 (D)
- 在機車事故中,若欲瞭解機車相關之車速,請問針對該機車應調查下列何種事證?(A)刮地部位與高度 (B)刮地痕長度(C)質心高度 (D)終止位置(E)重力加速度
- 白天,在直線施工路段,某大學生甲騎機車撞右側路緣而摔車,因而撞擊右側電桿而受傷,送醫後不治死亡;警察在事故現場並未發現路面有容易引起摔滑之坑洞、碎石、油漬等情形,也未發現該機車車體有被撞之痕跡。【題組
- 某車輛時速為72公里/小時,若以等減速度2公尺/平方秒減速到停止時,其所走的距離有多長?(A)85公尺 (B)100公尺(C)120公尺(D)150公尺
- 某汽車駕駛人最短之緊急反應時間為0.5秒,當其以時速80公里行駛,從其發現緊急狀況開始到該車產生煞車作用為止,該時間內該車共行駛了幾公尺?(A)7公尺 (B)9公尺(C)11公尺(D)13公尺
內容推薦
- 於交通事故現場,對駕駛人實施吐氣酒精濃度檢測,檢出值為每公升0.25毫克,經該受測者請求為第二次檢測時,關於警察因應該項請求之作為,下列何種法令有規定?(A)警察職權行使法 (B)道路交通管理處
- 在交通事故現場中,若定義「車損程度vs. 撞擊力大小」之關係為「直接相關」,下列何者亦屬之?(A)緊急反應時間vs.車速 (B)煞車痕長度vs.車速(C)煞車痕長度vs.車重 (D)傷勢輕重vs
- 警車臨近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時,下列何者是警車停車之最佳位置?(A)停於事故車輛本車道之下游 (B)停於事故車輛本車道之上游(C)停於事故車輛他車道之下游 (D)停於事故車輛他車道之上游
- 某道路之車流密度40車/公里,空間平均速度5公尺/秒,則該處之交通流量為多少車/小時?(A)200車/小時 (B)400車/小時(C)500車/小時(D)720車/小時
- 在圖(三)所示之電路中, =?
- 在事故現場可從下列哪些項目中,辨別出煞車滑痕與車輛之歸屬關係?(A)痕寬vs.胎寬 (B)痕溝數vs.胎溝數(C)痕溝寬vs.胎溝寬 (D)胎痕位置vs.車輛終止位置(E)胎痕起點之前後距離vs
- 深夜,在單向二車道有中央分向島的道路上,A~L等12位成年人約定,各騎機車成「一」橫排,佔用西往東之所有車道快速行駛;行駛時,遇前方警察臨檢,全隊12人於原車道掉頭,繼續成「一」橫排,繼續佔用西
- 在交通事故中,若作用力為F,汽車之質量為m,速度為v,汽車被撞擊後,因作用力產生之加速度為a,則有關「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之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F=m×a (B)F=0.5×m×v2(C)慣
- 下列何者不屬於輔助車道?(A)路肩 (B)加速車道(C)右轉專用車道 (D)中央左轉專用車道
- 2014 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於 11 月在中國北京登場,此次峰會的主題是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APEC 的成員中,以下列哪個地區的會員國為數最多?(A) 大洋洲 (B) 東
- 在交通事故現場中,若小貨車與機車同向行駛發生擦撞,肇致機車騎士受重傷,騎士送至醫院後即未再醒來;當欲查明該案之肇事原因時,下列何者為應偵查之關鍵事項?(A)小貨車是否超速行駛 (B)小貨
- 警察於交通事故現場佈設交通管制設施時,下列哪些情況容易肇致其危險?(A)離開警車,擺設交通錐及警示設施時 (B)流量不大而且車速快(C)安全停車視距不足 (D)現場管制之路寬變更線距不足(E)車
- 在機車擦撞A2事故中,為釐清機車第一次碰撞部位,應針對何種跡證攝影取證?(A)刮地痕位置(B)騎士受傷部位(C)散落物位置(D)機車終止位置
- 於縱坡度變化路段,設計凸型豎曲線之最短長度,其決定因子為何?(A)最短安全停車視距 (B)車燈所能照射到達路面之距離(C)最小轉彎半徑 (D)最大超高率
- 春分過後,東南亞至東亞的夏季季風環流漸次形成,並開始季節性的移動。但在北方冬季季風環流尚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於雙方交界處存在著滯留性的鋒面,並形成雨區。此種降雨的名稱在各地略有不同,台灣一般稱
- 承上題,為能證明該案肇事原因之關鍵事項,下列何種跡證屬之?(A)小貨車終止位置 (B)監視器中兩車之車流順序(C)機車刮地痕長度 (D)兩車對應碰撞部位(E)散落物終止位置
- 依法律規定,經警察報請檢察官許可,不予解送之道路交通事故現行犯(俗稱「函送案件」),下列何者屬之?(A)過失致重傷者 (B)業務過失致重傷者(C)過失致死者 (D)酒醉不能安全駕車者(E)肇事致
- 甲大貨車與乙小貨車於雙向二車道(無中央分向島)之路段發生對撞,下列何種「事證」,最能證明該肇事之關鍵原因?(A)兩車碰撞部位(B)兩車碰撞地點(C)兩車行車速度(D)兩車開頭燈狀況
- 為考慮公路橫面排水,自中央高處往兩側路緣傾斜所形成之坡度設計稱為:(A)超高 (B)邊坡 (C)合成坡度(D)路拱
- 印度社會人口眾多,貧富差距大,但社會穩定,主要是受下列何項因素影響?(A) 佛教倡導的慈悲為懷 (B)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 (C) 伊斯蘭教的五功 (D) 錫克教平等友愛的主張 。
- 承第33題,若刑事警察局針對採樣車漆之鑑定結果表示「機車左後扶手處轉移痕漆與小貨車右前車門處原漆成分不相似」,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小貨車實際上未擦撞到機車 (B)該兩處痕跡之物理特
- 為釐清機車有無被其左後方之小客車擦撞到而倒地,下列何者是警察應加以蒐集之關鍵跡證?(A)機車左手把端痕跡特徵 (B)機車騎士左手肘傷勢特徵(C)機車倒地位置與方向 (D)機車刮地痕位置與滑行方向
- 機車停等區線可視需要設置於行車速限每小時多少公里以下之道路?(A)40公里/小時(B)50公里/小時 (C)60公里/小時(D)70公里/小時
- 承第1題,其中WB12與WB15之車種,其WB12與WB15所代表意義為何?(A)車長 (B)車寬(C)轉彎半徑 (D)第一輪軸至最後輪軸之距離
- 發生在不對稱、號誌化交叉路口之事故,關於現場測繪及相關資料之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以路口範圍為現場範圍 (B)三定點法為較適合之測量法(C)應提供號誌管制資料 (D)現場圖應能計算出撞擊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