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下料模具的剪斜角,其功用為
(A)提高精度
(B)減少毛邊
(C)減低沖剪力
(D)提高材料使用率。
(A)提高精度
(B)減少毛邊
(C)減低沖剪力
(D)提高材料使用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4),D(0),E(0)
內容推薦
- 何者不是沖壓模具中設有沖頭背板的優點 (A)防止模座產生壓痕而凹陷(B)使沖頭容易安裝(C)使沖頭沖壓受力時產生均佈負荷(D)可維持模具之壽命。
- 沖剪模具留有角間隙的目的是 (A)製作容易(B)沖頭與下模容易配合(C)使沖剪工件容易落下(D)容易保養。
- 沖剪模具之模柄應裝置於模具的 (A)偏向前側(B)偏向後側(C)正中央(D)壓力中心。
- 為減輕沖孔的沖剪力,通常採用的方法是 (A)增加送料槽間隙(B)減少沖模間隙(C)沖頭作倒角(D)沖頭作剪斜角。
- 圖(十)是1970至1995年期間,依照各國平均國民所得進行分組後的部分資料。根據圖中內容判斷,下列哪一項敘述最合理? (A)各國依賴國際貿易增加所得(B)各國經濟合作機會大為增加(C)國家之間
- 彎形模具的沖壓力與何種條件較有關 (A)材料厚度與彎形長度(B)彎形長度與材料寬度(C)彎形模間隙(D)沖壓油。
- 硬質材料沖剪時,料片之模輥較軟質材料 (A)為大(B)為小(C)相同(D)無關。
- 模具之沖剪力與何者有關 (A)模具高度(B)模具長度(C)沖頭長度(D)料條厚度。
- 模具之定期維護保養是 (A)模具維護人員(B)模具使用者(C)領班(D)組長 的責任。
- 彎形之回彈量大小是如何表示 (A)角度(B)速度(C)距離(D)作用力。
內容推薦
- 為了提高沖壓工件的平面度,何項因應方法較適當 (A)採活動式脫料板(B)用隧道式脫料板(C)加大沖模間隙(D)加長下料沖頭。
- 模具拆卸時的動作為 (A)先拆固定銷(B)先拆螺絲(C)同時拆卸固定銷及螺絲(D)先將螺絲放鬆,再將固定銷敲出後取出螺絲。
- 沖壓下料加工時加沖壓油,那一項敘述不正確 (A)剪斷阻力可減小(B)可冷卻模具刃口(C)能延長模具壽命(D)容易引起燒焦現象。
- 沖壓加工中,"S.P.M."是指 (A)沖頭速度(B)模具重量(C)材料進給量(D)沖床每分鐘衝程數。
- 在沖壓加工正常間隙下,沖壓成品斷面佔比例最大的是 (A)模輥(B)剪斷面(C)撕裂面(D)毛邊。
- 在彎形加工中,與最小彎形半徑無關的是 (A)沖床形式(B)材料厚度(C)材料結晶組織方向(D)材料硬度。
- 沖壓加工中剪斷面形狀,受何者影響最大 (A)沖模間隙(B)沖頭材質(C)工件尺寸(D)沖床速度。
- 一般沖壓模具拆卸修整後,再次組裝的基準是何種零件 (A)導料板(B)固定銷(C)下料沖頭(D)止料銷。
- 模具組裝,若發現零件配合不良時,應先 (A)報告組長(B)通知設計人員(C)比對圖面(D)自行修改。
- 何者不是模具送料引導的目的 (A)沖床操作容易(B)迅速確實(C)製模容易(D)材料定位。
- 何者不能作為放電加工的電極 (A)紅銅(B)銅鎢(C)石墨(D)電木。
- 何者不是製圖常用的比例 (A)1:1(B)2:1(C)3:1(D)5:1。
- 細放電加工的電極尺寸比粗加工電極 (A)大(B)相同(C)小(D)無關。
- 下列三板模脫料板行程何者較易脫模 (A)1㎜(B)2㎜(C)5㎜(D)10㎜。
- 母模表面過於粗糙會造成 (A)脫模不易(B)表面縮水(C)毛邊(D)充填不易。
- 何者非模具材料的硬化處理 (A)氮化(B)高周波(C)淬火(D)電鍍。
- 三板模母模開模行程應比料頭總長度 (A)大10㎜(B)小10㎜(C)相等(D)無所謂。
- 三板模比兩板模多一塊 (A)承板(B)脫料板(C)頂出板(D)耐磨板。
- 用槓桿量錶量測時,測桿與測量面成 (A)10度以下(B)20度(C)30度(D)45度。
- 何者不是常用模具冷卻的媒介 (A)空氣(B)乾冰(C)油(D)水。
- 模具中側壁的打光方向應與開模方向 (A)平行(B)垂直(C)交錯(D)無所謂。
- 塑膠模具的頂出行程需考慮 (A)成品厚度(B)成品總高度(C)模具的高度(D)成品寬度。
- 成品發生毛邊應檢查 (A)頂出行程(B)滑塊行程(C)開模行程(D)分模面。
- 鋁合金製造模具有何種優點 (A)抗壓強度大(B)熱傳導係數高(C)比重大(D)模具壽命長。
- 何者無法用線切割加工 (A)頂出銷孔(B)螺絲孔(C)斜銷孔(D)鑲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