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某地區的人口金字塔如附圖所示。請問:有關該地區的人口結構特色中,何者敘述最為正確?
(A)低金字塔型的人口結構
(B)勞動人口所占比例最少
(C)壯年男子人口外移明顯
(D)受扶養人口約為 35%。
(A)低金字塔型的人口結構
(B)勞動人口所占比例最少
(C)壯年男子人口外移明顯
(D)受扶養人口約為 35%。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中國第一級階梯土地資源利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地肥土沃,土地生產力高 (B)溫溼多雨,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 (C)資源豐富,環境負載力高 (D)生態環境脆弱,不利大規模開發。
- 臺灣經濟研究院所的論文中指出,民國 105 年臺灣人口將達到高峰,而後逐漸下滑,115 年的勞動人口將只剩 1,567 萬人,低於目前的水準。這和臺灣目前何種人口特性的關係最大?(A)人口分布不
- 如下圖,四邊形 ABCD 為正方形,△AED 為正三角形,則∠BEC=__________________ 度。
- 【題組】(甲)拉力(乙)推力(丙)國際遷移(丁)國內遷移(戊)永久遷移(己)暫時遷移。進藤光與藤原佐為為日本籍國民,但因想過悠閒且安靜的生活,故遠從日本搬到臺中光正村,並寄宿在哆啦 A 夢家,
- 土壤鹽鹼化多發生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區,會造成土地鹽分過高而無法耕種。請問:土壤鹽鹼化與下列何種人為因素最為相關? (A)過度灌溉 (B)圍湖造田 (C)超抽地下水 (D)興建三峽大壩。
- 第二關為史詩唱唱看,以下為題目:【題組】你唱完以後感到慷慨激昂,這首猛回頭便是革命軍所做。當時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哪個革命組織,組織革命軍?(A)興中會(B)同盟會(C)國民黨(D)中華革命黨。
- 坐標平面上,下列哪一個數對所表示的點,與原點距離最近? (A)(3 , 5)(B)(4, -4)(C)(-5 , 3)(D)(-6 , -2)
- 中國哪個氣候區內,因人口稠密,工商業高度發展,缺水及水汙染的情形較為嚴重?(A)沙漠氣候 (B)草原氣候 (C)季風氣候 (D)高地氣候。
- 6 . 一線型函數,若 ,則 =__________________
- 解聯立方程式 ,y= __________
內容推薦
- 中國某一地區的居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搬遷到水草豐盛的地方,為了拆遷方便,常採用組合式的屋舍。房屋是由環狀格網的框架構成,為適應當地溫差大的特性,框架上會覆蓋毛毯,天冷時可保暖,炎熱時則可打開通風
- 甲、乙二國的冬麥收成時間相差近半年,但早期因二國間路程遙遠,加上海上運輸不發達,甲國利用收成時間差異出口冬麥至乙國的優勢並不明顯。直到大型海上運輸技術改善後,此一優勢才慢慢凸顯。下列何者最可能為
- ( )如圖,△ABC 中, =8, =6, =10,且直線 L 為 的垂直平分線且交 於 P 點,則△PBC 的周長為何? (A) (B) (C) (D) 10。
- 如右圖,已知 L//M,∠1=50°、∠2=75°、∠A=20°,則∠P=? (A) 95° (B) 105° (C) 115° (D) 125°。
- 若一等差數列的前9項和為 -200,前10項和為-100,則第10項為?(A) 100 (B) 0 (C) -100 (D) -300
- 凱雯閱讀文章時,不小心把文章上緣撕掉了!請參考右圖剩下的內容主題為提示,判斷失落一角的內容主題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王安石變法 (B) 自強運動 (C)秦始皇焚書坑儒 (D) 庚子後新政
- 下列哪一個數不是不等式3x-2≧9的解?(A) (B) (C) (D) 6
- 在12與36之間插入8個數,使其成為一個等差數列,求此數列的總和?(A) 600 (B) 408 (C) 240 (D) 0
- 近年來中部地區成立多個蔬果、花卉專業生產區,成為台北、高雄等都會區的蔬果供應地,主要是反映哪項農業發展特色?(A)集約耕作 (B)耕地面積廣大 (C)農產品商品化 (D)農村勞力老化。
- 如右圖,圓O的半徑為10,圓心角∠AOB=90°,求灰色部分的:【題組】(1)弓形面積 (3分)
- 如果x>5且x<-3,求x的範圍?(A) -3>x>(B) 5>x>-3(C) 3>x>-(D) 無解
- ( )若 A(a+3,b-2)與 B(3,4)代表同一點,則 a+b=?(A) (B) (C) (D) 9。
- 寒暖洋流交會的地區,水溫適中、浮游生物眾多,魚群聚集。黑鮪魚於每年4-6月隨哪股洋流向北洄游至臺灣周圍海域? (A)黑潮 (B)紅潮 (C)親潮 (D)中國沿岸流。
- 已知△ABC ~ △DEF,且其對應高長度的比是 4:3,則對應邊 : =?(A)1:3 (B)3:7 (C)4:3 (D)7:4 。
- ( )辰新列出幾項「都市」的特色,下列哪個說法最適當?(A)都市面積比鄉村大 (B)都市的居民都是從事第三級產業 (C)都市的生活品質較好 (D)都市的人口密度比鄉村高
- ( ) 如圖,∠B=45°,∠C=70°,且四邊形 ABED 與四邊形 AFCD 均為平行四邊形,則∠1=? (A) 115° (B) 110° (C) 105° (D) 120°。
- ( )今天早上,小文、大華和小明一同到早餐店買早餐,小文拿 元買 杯豆漿和 個三明治,老闆找她 元;大華拿 元買 杯豆漿和 個三明治,老闆找他 元
- ( ) 如圖,在象棋盤上,如果把 的坐標定為(0,-4), 的坐標定為(4,-6),則 的坐標為?(A) (-3,-1) (B) (-6,-2)(C) (-4,-2)
- 因式分解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m + n = 2016(B)m + n = -2016(C)m + n = 2015(D)m + n = -2015
- ( )請判斷以下四國哪一國的都市化程度最高?(A)妙妙國:鄉村人口占總人口60% (B)奇奇國:都市人口占總人口70% (C)花想國:總人口1000萬人,都市人口有550萬 (D)飛輪國:總人口
- 右圖是中國傳統農牧業分布簡圖。根據此圖,下列何人的說法有誤?(A)玟儀:農牧的分布差異主要是受氣候因素影響 (B)映蓉:甲乙兩區主要的糧食作物分別是水稻和小麥 (C)士偉:丙區的畜牧方式為水平方
- 連續丟擲公正的硬幣兩次,正面反面各出現一次的機率?(A) (B) (C) (D)
- 有一個十三邊形,其內角和為幾度? (A) 2340 (B) 2160 (C) 1980 (D) 360
- 靖賢參加二年級隔宿露營回來後,對三國的 歷 史 感 到 很 有 興趣,於是上網查詢資料。以下是他找到的內容,哪一個敘述是有問題的?(A)曹丕為篡東漢發動了赤壁之戰,開啟了三國時代的歷史 (B)為
- ( )「都市化」的定義用下列哪句話最為恰當?(A)人口由鄉村向都市集中的過程 (B)都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C)都市範圍擴張,與鄰近市鎮緊密連成一體 (D)都市人口除以總面積